- +1
地球的一半︱中国的南极治理,世界尽头的现实与梦想
2018年的最后一天,我登上了“乌斯怀亚号”考察船,与来自26个国家的90位女科学家一起正式开始三周的南极之旅。此前,我设想了不同场景,这个跨年夜会有多少不一样的体验和惊喜。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全世界都在欢庆新年的时候,吃了足量晕船药的我竟然一觉睡了过去。
再睁开眼,时间已经是2019年1月2日,“乌斯怀亚号”用两天时间跨过了风大浪急的德雷克海峡,进入南纬60度,也就是地理意义上的南极海域。海面辽阔而平静,航行图上显示,前方就是乔治王岛。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就建在这个岛上。
你好,长城站
我是参加“家园归航”国际项目来到南极考察。这个项目由澳大利亚发起,计划从2016年开始,用10年时间在全球范围招募1000名女性科学家和青年领袖,通过领导力培训和南极考察开展跨界合作,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制定和行动创新。在得知自己入选的时候,我和另外六位中国队成员就开始想办法联络长城站,希望能够在南极期间访问这里。但是现在所有到访长城站的需求都要向主管部门申请,而网上并没有公开申请的流程和通道,几经周折才打通了长城站站长的电话。
站长说,长城站限流的规定是2018年刚出台的,主要考虑中国到南极的游客数量急剧攀升,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长城站规定只在周末接待一定数量的游客。
国际南极旅游组织行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7-2018南极旅游季,全球共计有58131名游客到访南极,其中,中国游客8219人,占比达14%,仅次于美国。中国已经成为南极旅游“超级大国”,难怪长城站要有“限流”措施。
我们向站长解释,“家园归航”的成员是全世界跨学科背景的女性科学家,我们不是普通的游客;而且,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长城站在2019年开年接待26个国家的代表来访,可以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中国的开放。站长在电话那头想了一下,果断地说,好,欢迎你们!
当我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船上90个同伴的时候,“乌斯怀亚号”沸腾了!恰好原计划登陆的岛屿因为天气原因取消,这样,长城站成了我们此次南极考察的第一站。大家围过来跟我们学”你好“、“谢谢”,China(中国)迅速成了全船热点词。
“乌斯怀亚号”朝长城站的方向开去,视线中逐渐出现中国红的房屋,朝阳的山坡上有一大片鲜艳的绿色,长期跟踪研究南极植被的澳大利亚沃伦冈大学生物系教授Sharon Robinson说,那是苔藓。这些小家伙能够适应极地气候生存,但一般要用四五百年才能冒出地面。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洋变暖,在乔治王岛的苔藓数量这些年明显增多。
长城站的工作人员已经在码头上等着我们。大家参观了长城站的生活区和工作区,最有意思的是温室和博物馆。南极是世界上最冷、最干旱和风最大的地方,我们到的时候是南极的夏天,平均温度在零度上下,太阳每天在天边晃悠。这样的“好日子”在南极只有三四个月,剩下的八个月时间都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极夜。为了改善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长城站建起了一座温室,里面种小白菜、黄瓜、茄子、西红柿这些家常蔬菜。这样,虽然工作人员不能抬脚就回家,起码可以吃上家里的蔬菜,也能安慰一下想家的“中国胃”。
长城站的博物馆在一号栋,这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永久建筑物,标志着中国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开端。一号栋陈列的文物记录着中国极地科考30多年的历史。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591名队员从上海出发奔赴南极,在乔治王岛上开始长城站建设工作。在591名队员的巨幅合影上,我们数出了5位女性工作者,队友们为她们竖起了大拇指。
考察结束,我们回到码头等冲锋舟,一只阿德利企鹅站在海边准备下水,远处有工作人员走来走去检修装备,阳光洒在南大洋平静的海面上,那一刻,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与南极治理
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没有原住民的大陆,也是极少数不受联合国框架约束的地域。国际社会开展南极治理的依据是《南极条约》。今年正是《南极条约》签署60周年。1959年12月,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智利等12个声索对南极拥有领土权的国家签订《南极条约》,成为南极治理的起点。1985年10月7日中国成为该条约的协商国。在南极治理问题上,中国整整落后了25年。
长城站此次接待我们体现出的灵活开放可以说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一个缩影:虽然在诸多全球治理议程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都是“后来者”,没有“游戏规则”制定权和主导权,但中国用自己的勤奋来弥补,在不同的进程中努力发挥建设性的贡献。
我作为观察员自2009年开始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与此相应的是,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也完成了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相比气候治理,南极治理是更小众的议题,过去30多年,中国积极参与南极治理,已经拥有了“一船四站”,即雪龙号两万吨级极地破冰科考船、长城站和中山站两个常年科考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两个度夏科考站。2018年2月,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在全球最大的海洋保护区罗斯海选址奠基。很明显,中国的成长是快速的,特别是在硬件上展现出大国的雄厚实力。不过通过和美国、阿根廷、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考察站对比,中国在南极治理上还有一段路要走,尤其需要好好锻造“软实力”。
首先,学会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在此行到访的几个科考站中,中国的一号栋博物馆当之无愧是资料最详实的,各种历史记录和文物摆了好几间屋子,只是全程较少互动,给人一种无形的距离感。相比而言,阿根廷克罗尼科考站在不同环节都安排了工作人员做生动讲解,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了室外球形温度记录仪,这个仪器记录了考察站所在点的温升情况,是南极半岛气候变暖的有力佐证,而且所有数据都在科考站的官网公开、可随时下载,在信息公开上做足文章。更走心的安排是访问结束前,我们被邀请到克罗尼科考站的员工休息室,在温暖的屋子里喝着热咖啡自由地转一转,聊一聊,轮流在留言簿上写下真心感谢的话。英国博物馆的安排也很有特色,除了参观,还专门开了一间慈善商店,卖各种有英国特色的南极纪念品,收入的一半拿出来捐给慈善机构。英国开展南极科考的纲领、鼓舞士气的口号就印在铅笔和纪念本等纪念品上,让人在南极购物的同时做了慈善,还潜移默化地记住了勇敢的英国精神,真是一举多得。
其次,需要更加开放的姿态。作为国际女科学家项目,“家园归航”的领队提出希望能够参观实验室等工作场地,在长城站,我们得到的答复是抱歉,理由是会影响正常工作。但在阿根廷科考站,所有的场地都向我们开放,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还停下手中的工作和我们做了一个多小时的交流。登陆美国帕尔玛科考站的那一天,温度急剧下降,海面上有很大一片碎冰,乘坐冲锋舟登陆的危险系数很高。当我们正在为取消登陆而感到遗憾的时候,队长告诉我们,帕尔玛科考站的站长已经带着核心工作人员们来到了“乌斯怀亚号”上。除了惊喜,我们更多是感动。因为他们来到我们船上同样有冲锋舟被碎冰划破的风险。但站长说,相比我们好几艘冲锋舟过去,他们一艘船过来的风险要低一点。而相比风险,来和我们做交流,一次就能听到26个国家的女性代表的声音,对他们来说更重要。那天的对话就是在这种感动的氛围中进行的,站长向我们全面介绍了美国在南极科考的情况,我们也请教他们怎么解决太多游客想来参观的问题,毕竟美国是南极旅游的“第一大国”。帕尔玛科考站的规定是每年接待10艘船,时间并不限定在周末。谈到如何传播自己影响世界,来访的美国站女科学家说,发表期刊文章已经是非常传统的形式了,工作人员会用博客这类新媒体,这样的形式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在英国科考站,工作人员指导“家园归航”成员如何在南极大陆邮寄明信片。王彬彬 图第三,南极治理也要“以人为本”。回顾在南极的考察,如果说长城站给我们的印象是工作层面的认真,而美国、阿根廷和英国的科考站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这种不同体现在接待风格上,也体现在实际工作的安排上。比如,长城站博物馆的介绍里强调在冰川、大气、测绘、生物方面取得的成绩,而另外三个国家科考站除了这些硬成绩外,不管是为工作人员安排的心理疏导师,还是休息站的一杯热咖啡,更强调他们对人性和精神层面的关照。其实从长城站的蔬菜温室和中国青少年南极纪念碑上都可以触摸到一个国家的温度,但怎样讲出来,被听懂,这里面又是另外一门学问。
说到底,这趟南极行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努力,也看到了更多空间和可能。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国家怎么做是“硬实力”的展示,怎么说体现的则是“软实力”。从中国成功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经验可以看出,两条腿要配合起来在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同时推进,才能走得远、走得稳。
回顾2009年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当时国内对气候变化的重视还没有提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在国际舞台发声的方式也相对保守,结果就是尽管我们为推动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做了实质性努力,但国际媒体还是从既往的成见出发做出一些非客观的判断,不但让中国背负了“哥本哈根协议劫持者”的黑锅,还严重打击了国际社会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此后,中国政府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顺利完成了国际规制的国内落地。在夯实“硬实力”的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也更加重视在国际舞台上积极与利益相关方沟通,通过“中国角”等平台探索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色的形象展示,同时主动扩大信息散播渠道。通过这些多元合作和多管齐下,世界可以逐渐“读懂”中国。中国也最终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完成了从追随者到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转型。
中国是《南极条约》的协商国,在南极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年“两会”期间传出消息,南极立法已经被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这意味着《南极条约》的国内化落地。通过这一举措可以明晰部门职责,规范相关主体的活动,提升南极活动能力建设,以推动中国南极事务进一步发展。
未来,中国有必要也有责任在南极治理中进行更灵活的介入,开展更开放的交流,特别是在建立南极海洋保护区等南极治理热点议题上,中国可以展现更积极的姿态,表达更具建设性的意见。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以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国家,在南极治理进程中,将会有更大气的表现。
(作者王彬彬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家园归航”国际项目第三届成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