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都挺好》的幕后推手

2019-04-01 18: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王不易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都挺好》再一次将正午阳光推上舆论顶峰。如果说北京文化是电影界的押宝机,那么正午阳光则是名副其实的电视剧爆款制造机。从2015年《伪装者》“出道”至今,4年时间,正午阳光超额完成了侯鸿亮当年对它的设定:用3到5年时间,将正午阳光品牌化。

“正午出品,必属精品”。当一个电视剧制作公司以及电视剧的制片人拥有核心粉丝群,这种IP力量恐怕是任何流量IP都难以企及的。

正午阳光拥有了这种力量。寒冬里,好像只有那一处阳光普照。

2014年,当山影准备上市时,侯鸿亮决定离开。他说上市涉及到太多资本运作,令他疲于应对,“我觉得该走了”。

这让人很迷惑正午阳光往后的走向。作为正午阳光的董事长,侯鸿亮曾经说过,他的短期目标是正午阳光的品牌化,“公司不想做上市,但会和上市公司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我们只专注做内容”。这近似乌托邦宣言了。

但正午阳光最终还是走上了资本之路,2016年1月接受华人文化基金投资,2017年6月,第一财经曾报道称,正午阳光的上市计划已启动,处于初级阶段。两年过去,上市的动静似乎沉入水底。正午阳光离上市还有多远?正午阳光处理好资本与优质内容的关系了吗?盘旋在外界的是这两大问号。

去年一年风云变幻,各种力量从各个维度“打击”影视行业,已经上市的影视公司艰难过冬,走在上市路上的如华视娱乐、新丽传媒、开心麻花、和力辰光等中止IPO,新丽则最终选择委身腾讯旗下阅文集团,再谋后动。

在如此环境下,正午阳光却在理想国里调整自己的节奏。2018年整整一年,正午阳光只在年末播出了两部电视剧——《大江大河》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今年初才有《都挺好》再掀舆论狂潮。

正午阳光就像是在方外之地搞创作,很沉得住气。

这种沉得住气,是从山影带出来的惯习。山影全称山东影视传媒集团,更早的时候还没有集团化,由山东电视台出资,打造“鲁剧”品牌。因为地理文化优势,山东电视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就出了很多精品剧,譬如《武松》《孔子》《今夜有暴风雪》,严肃剧时代,山影是一块金光闪闪的大招牌。山影走的是国企制度,比之民营企业的挣钱压力,它更加游刃有余,山影拍戏不是为了去挣钱,而是拿奖,金鹰奖、飞天奖,奖拿得越多越彰显实力。

侯鸿亮说:“‘山影’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重视创作。我没有后顾之忧,我会为了创作去超支,只要我超支有理由,我可以挺直腰杆,我说我需要超支。”①

侯鸿亮这波人——孔笙、李雪,还有孔笙曾经的副导演、如今独当一面的张开宙,都是从山影出来的。某种惯性存在于他们的基因里。

2011年,老大哥孔笙带着李雪、孙墨龙两个导演成立了正午阳光,注册资金为300万元,当时正午阳光还只是一家后期制作公司。2014年,侯鸿亮辞职,带着策划、宣发、制作、经纪、商务等部门加入正午阳光,这才有了公司的样子。侯鸿亮给正午阳光的定位是独立制片公司,从最开始,就确定了制片人中心制,2014年的正午阳光,侯鸿亮持股31%,孔笙持股25%,李雪持股18%,孙墨龙持股15%,制片人和导演都与公司深度绑定。

这家公司只奔着一项核心业务去——拍好电视剧。侯鸿亮说:“我就是一个拍电视剧的。”如果从投资角度来看,正午阳光过于单一的业务,应该是一个风险点。

动辄打磨剧本就三五年——《琅琊榜》从筹划到播出耗时5年,《欢乐颂》剧本就写了两年,《大江大河》筹备历经三年、剧本打磨一年零七个月……一年出品剧作不超过5部。这种节奏很不市场。

它更像一个作坊。侯鸿亮、孔笙、李雪“铁三角”搭档,外事都由侯鸿亮处理,但他也不乐于干这些,否则不会从山影辞职。人物记者采访他时说过,联系侯鸿亮很难,他几乎不接电话,也极少安排会面,而他的朋友碰上他第一句话就是:为什么我找不到你。①他大部分时间都扎在片场,最近几年可能正在调整这种状态。和正午阳光合作了多次的作家阿耐,《大江大河》《欢乐颂》《都挺好》都出自她手,她却神秘得几乎不露面,只知道她是宁波人,曾做过某民企高管。

《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编剧兰晓龙曾和侯鸿亮团队合作过《生死线》,他说:“侯鸿亮这个团队,特别都像是从村里出来的人。”拍《琅琊榜》那会儿,侯鸿亮虽然启用了胡歌,但他并不知道“逍遥哥哥”是谁,开机那天,还有资深导演在问胡歌是谁。在市场用鲜肉PPT就能立项时,正午阳光的任何一部剧集,演员的片酬都不超过50%。

侯鸿亮

山影习性,令他们注意不到市场的很多潜规则,而正好,大众苦于这些潜规则久矣。所以当正午阳光横空出世,被雷剧轰炸多年的大众就像是从小黑屋被放归旷野,呼吸到了新鲜空气。召唤严肃剧回归的时代,正午阳光有了“自来水”(注:即免费水军,指自发为喜爱的作品宣传的粉丝),他们自动吹爆正午阳光的每一部剧。

为拍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定制了1600多件瓷器和1000多件家具,《大江大河》1:1还原实景搭建了一个70年代的村子,小雷家村头的那棵树是开拍前一年移栽的……粉丝们称他们为“处女座剧组”,当抠图之风盛行,艺术被市场踏到脚底,正午阳光成为最有力的反击力量,也成为唯一期望。连侯鸿亮都有了粉丝团,他们叫他“侯帅”,微博上还有粉丝去正午阳光的工作地“朝圣”,贴上图片感慨一句:来到了正午阳光,可惜没有碰上“侯帅”。

早期正午阳光的电视剧通常和山影联合出品,发展进入快速道后,正午阳光完全脱离山影,站稳了脚跟。

在快速发展的路上,正午阳光一定会遭遇资本。侯鸿亮最终选择了华人文化基金。华人文化基金是中国迄今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4年内投资了《中国好声音》《蒙面歌王》的制作公司灿星制作、制作了《吐槽大会》的笑果文化、B站、一条、快手、一条等,对文娱内容赛道势在必得。而这背后操盘的,是有“内容之王”的称号、曾为SMG(上海文广集团)总裁的黎瑞刚。

黎瑞刚和侯鸿亮的路径有些相似,2014年侯鸿亮从山影辞职,2015年黎瑞刚被免去SMG总裁一职,俩人都从体制内出来,俩人都对好的内容有渴望。

华人文化从2015年年中起就开始接触正午阳光,2016年1月才终于落听,正午阳光宣布获得华人文化基金的A轮投资,后者持股25%,成为第一大股东,侯鸿亮以23.5%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黎瑞刚和侯鸿亮只见了一次面就决定了合作意向。侯鸿亮说:“大家算是同类人,就是共同把内容做好。”华人文化给了正午阳光极大的自由,没有签任何对赌,也没有一年要拍多少戏的要求。

但资本介入后侯鸿亮的布局与路线明显发生了改变。最初对公司“小而美”的单纯期望显然已不符合当下,当初想将孔笙随意起的“正午阳光”改名为“得闲”,如今恐怕已经不是相同的心境。独立制片公司的定位开始向全产业链影业公司转移,作坊不能永远是作坊。

获得投资后,正午阳光迅速注册了三家公司:锦麟影视,吸纳刘涛为明星股东;得舍影视,吸纳王凯为明星股东,得空影视,吸纳靳东为明星股东。正午以一种新的和明星合作的方式,涉入明星经纪业务。

拍摄节奏也猛然提升,2016年,正午阳光同时开拍了五个项目——《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如果蜗牛有爱情》《外科风云》《欢乐颂2》《琅琊榜之风起长林》。“铁三角”开始忙不过来,二线导演如张开宙、简川訸开始独当一面。

2017年算是正午阳光的小年,2016年开机的几部电视剧播出后,风波不断:《外科风云》内容被质疑不专业、白百合出轨拖累收视;《欢乐颂2》话题敏感备受非议、广告植入多达50多个品牌惹观众不满;备受期待的《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收视率惨淡。除了剧遭遇滑铁卢,正午阳光还被疑雇佣水军抹黑《人民的名义》……

有粉丝嗅到了资本的味道。侯鸿亮曾自豪于正午阳光从不拍摄相同题材,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但《琅琊榜》和《欢乐颂》的良好口碑是资本难以放弃的,在资本眼中,那是值得挖掘至尽的IP,可最终,正午阳光也没有逃脱“续集魔咒”。

2017年9月5日,侯鸿亮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是正午阳光去掉艺人经纪业务。这条声明后来传遍了网络,还引来了王凯和靳东粉丝的骚动。砍掉艺人经纪业务被业内形容为“壮士断腕”,这需要很大的魄力,对文娱类公司而言,艺人经纪是一块很重要的油田,更何况是正午阳光这样的造星机器。在参演正午阳光的戏之前,作为老山影员工的靳东基本没什么存在感,而王凯毕业后签了华谊,也是不温不火。亲手放掉已经红了的明星资源,这张牌很多公司不会打。

但侯鸿亮显得很坚定。这是他去美国考察后,做出的决定。不仅是艺人经纪业务,侯鸿亮还停掉了建影视基地的计划。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全产业链发展是个悖论。一个公司发展,取决于你最长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短的那块。我们把制作做好了,其实就能在业内收获很多尊重了。”

他最终还是决定聚焦内容生产。他曾公开表示过对HBO模式的欣赏:每年产量不多,但部部精品,吸引大量核心用户,旗下剧目成为全球售卖的超级IP。

正午阳光还是有着很强的挣钱能力。剧的收入有两大块:版权和广告。以《欢乐颂2》为例,有媒体替正午阳光算过账:

根据《欢乐颂2》的招商方案,《欢乐颂2》的广告分为三大类:绑定人物的品类植入,工作、生活场景的品牌植入,和钻石级别(限3家)的合作商。如果按照钻石级别每家800万元起、白金级别(限5家)每家500万元计算的话,该剧的商务合作收入至少有数千万元。②

而按照市场传闻《如懿传》的售价:视频网站每集900万,东方卫视和江苏卫视每集300万,热度与品牌度相似的《欢乐颂2》的版权收入可达5亿元。②

但电视剧研究者李星文说过一句话:“中国式资本的逻辑不支持创新,狭隘经验主义的购片逻辑也不支持创新。创新是少数大咖在连续成功后保有的特权,但一次失败后这个特权就立即失去。”①大咖能够保持“任性”,因为它是大咖。2017年的滑铁卢是一个警戒,“作坊”能出精品,但能出精品并能活下去的“作坊”,才有意义。

如今,正午阳光背后有华人文化,华人文化又在2018年完成近100亿人民币A轮融资,背后有创始股东阿里和腾讯,还有新股东万科。马云间接控股正午阳光9.44%的股权,是正午阳光第三大受益人,马化腾间接持有正午阳光6.41%的股权,是正午阳光的第六大受益人。可以说,正午阳光有着华丽的资本后盾。

侯鸿亮与正午阳光要稳稳地走下去,还得学会与资本共处。

参考资料:

①《侯鸿亮 国剧门脸掌门人|年度影视人物》,作者:姚璐 ,人物 

② 《欢乐颂幕后公司正午阳光已启动上市计划 处于初级阶段》,第一财经网

*图片购自视觉中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