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宿敌、热血、梦想……这样的高中篮球联赛比漫画更动人
三月的最后一天,卢湾体育馆里,计时器的时间走到了最后15秒,球场大荧幕上的分差只有4分。防守方不停移动着,试图逼迫对手失误来发起最后的反击,但领先一方的后卫扬手投篮,命中了杀死比赛的一记三分球……
在NBA赛场上经常出现的“一球决胜”,如今在耐克高中联赛(下称:耐高)上海赛区的决赛中被完美复制。
最终,传统名校南模中学完成了在上海高中篮球的21连霸,队员们围成一圈将教练高高抛起,观众席上的同学挥舞着旗帜疯狂呼喊着“王者”的口号。
而落败的一方,是最近几年快速成长的“最强挑战者”上海中学国际部,他们的球员在场边忍不住落泪,而身后为他们呐喊的同学和家长,仍然情绪激昂……
这是属于校园篮球独有的画面——不同于职业篮球,这片球场上更多的是一份单纯对篮球的热爱,以及对胜利的渴望。
吴泽昊投篮。高中联赛也有“宿敌”故事
在NBA里,球迷和媒体总喜欢讲述一段段“宿敌”的故事,就像湖人和凯尔特人的对抗,以及詹姆斯和杜兰特的对决。
而如今,类似的“宿敌”较量戏码,也出现在了上海高中篮球的赛场上。
这几年,上海高中的传统强队南模中学和上海中学国际部(下称:上中国际)总是会在各种高中联赛的决赛赛场上相遇。站上耐克高中联赛上海赛区最后一站的赛场前,他们刚刚在Jr.NBA联赛上碰面。
而南模中学一直以“王者”的身份胜出一筹,两队之间的比赛,分差时常以两位数收场。上中国际像是被“宿命”束缚了一般,一直难以越过南模中学这座大山。
但上中国际的英国教练罗思杰不服,“在耐高的决赛上掀翻南模,甚至是我们一年前就制定好的计划。”
这也确实是上中国际最好的机会,因为南模中学的两名内线核心都因伤缺战,以身高和身体对抗为优势的南模中学,一下子失去了最大的取胜关键。
比赛当晚,卢湾体育馆里每一位上中国际的学生和家长都声嘶力竭地呐喊着,即便他们在上半场曾经一度落后了接近20分。
“上中国际恐怕是没机会了,又要吞下一场打败。”两位高中生观众在中场休息时议论着,然而大部分人没有想到,下半场一开始,上中国际的球员突然在球场上进攻更加坚决,拼抢更加积极,也防守得更加凶猛……第一次代表上中国际出场的陈子杰命中了8记三分球。
当上中国际在第三节完成反超时,南模中学的观众席陷入了一片沉默。这么多年来,这支上海高中的“王者”还从未被逼入如此尴尬的局面。
如果不是南模11号核心球员吴泽昊的稳定发挥,上中国际几乎要完成大逆转。可惜,“幸运之神”这次还是未能站在上中国际一边。
陈麒钧赛后痛哭。热血源于那份归属感
当终场哨响之时,比分定格在了94比87。
上中国际其实早已经“弹尽粮绝”,5位主力球员中,有4人在最后一节犯满离场,但是留在场上的高二后卫陈麒钧和高一前锋陈子杰却没有放弃。
即便他们身边替补上场的球员有些手脚生疏,但他们还是不断鼓励着队友,自己努力折返于球场的两端。
陈麒钧打到腿部抽筋,在队友的搀扶下坐到场边,但是不到三五分钟,他又重新回到场上。当他走上球场时,身后的同学爆发出了山呼海啸的尖叫,正是他在最后48秒投进了一记“漂移三分球”,将分差缩小到了4分。
“如果他的队友没有犯规过多,如果他们能够留在球场上拼到最后,如果他的抽筋没有影响到他……”
一位多年跟随CBA球队的记者都被这样的画面震撼,“真的比不少职业比赛还要热血。”
走下决赛的赛场时,陈麒钧哭了,他用球衣遮住自己的脸,而球队的高三中锋庄成则上前一把搂住了他,不停地安慰。
在他们的头顶上,一块耐高联赛的广告牌贴在墙上,上面写着“一生只有一次耐高”。对于陈麒钧来说,他的高中联赛才刚刚开始,而庄成只能将遗憾留在自己的高中生涯。
“这其实就是一种归属感。”在场边见证了这样一场精彩决赛的中国女篮国家队员邵婷颇为感慨。
邵婷曾经也在上海的建平高中参加了数次耐高联赛,不过都没能打入决赛,所以,她更能理解这种情感。
“没能在高中打到决赛是我一直的遗憾,但是在高中时代的那份归属感对我的篮球人生影响很大。”
邵婷到现在都记得,当年每一场比赛,学校的学长学姐都会来为她加油,球队里每一位球员的家长都坐在一起,奋力呐喊。这么多年过去,这样的场面依旧在高中篮球的赛场上一次次出现着。
南模中学赛后庆祝。从商业价值到社会责任
“其实我真的很羡慕现在打球的学生们,他们的比赛环境已经比我们好多了。当年,我们有时候还是在室外场比赛,更不要说这么好的卢湾体育场了。”
邵婷在赛后的一句玩笑,道出了如今国内高中联赛的真实一面——这几年,校园篮球正在被越来越重视。
在全国各地,特别是一二线城市,越来越多高中联赛正在举行,不同的主办机构找到了不同的合作伙伴来搭建起高中篮球的平台。
比如这个包含了16支球队、38场比赛、240名球员的耐克高中篮球联赛上海赛区比赛,就为上海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创造了交流和对抗的平台;而在北京赛区,女子联赛也拉开了战幕。
更重要的是,这些校园联赛的商业价值正在逐渐得到挖掘。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今年的耐高联赛和去年一样,四强球队助威T恤都可以在实体和网上商城买到,而联赛特有的周边产品,包括球鞋、球裤、运动外套等等一应俱全。
“这些为联赛专门设计的装备,价格都做出了调整,比较适合学生的购买力。”一位耐克公司相关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而且这些周边产品在学生的圈子里很受欢迎。”
比赛现场,几乎所有学生都穿着这样的球衣和球鞋到场助威。更有意思的是,不少已经毕业的学生也为了母校而去购买这些装备,然后“拖家带口”前往球场加油。
这样的画面,难免令人联想到了美国的NCAA篮球。
可容纳3000人的球馆座无虚席。NBA中国青少年发展副总裁王晔就曾对澎湃新闻记者坦言,“校园篮球的商业价值正在被发掘。”
“以篮球作为载体活跃校园气氛,才会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其实现在有不少企业都希望成为校园篮球赛事的合作伙伴。”
商业化对于推广校园篮球并不是一件坏事,学生球员可以由此享受更好的比赛环境,拥有更多的转播平台,并且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此同时,球员依旧能保持那份对篮球纯粹的热爱和执着。
不仅如此,如今的高中联赛不仅开发了商业价值,也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决赛之前,四强球队就走进了四所小学,和小学生们分享篮球技巧和打球经历,传播篮球的正能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