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家指路“青岛学赶深圳”:避免形式主义,完善学习效果考核

澎湃新闻记者 张家然
2019-03-28 12:45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3月25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率青岛市党政考察团赴深圳考察学习。当天下午,考察团在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参观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参观过程中,王清宪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展区驻足,看着带有历史感的牌匾若有所思,招呼考察团成员一起合影留念。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今年春节后,山东召开“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动员大会,将今年作为“工作落实年”,省委书记刘家义也在会上给干部“立规矩”,有媒体对此评价为“山东着急了”。

事实上,作为经济大省山东的“龙头”之一,青岛市对于发展尤为急迫。一方面,青岛要“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山东省委也要求青岛打造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

另一方面,青岛也面临来自省内、省外兄弟城市的双重竞争。譬如山东省内另一副省级城市济南合并莱芜后,正在建设“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冲刺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支撑下,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兄弟城市都在加速崛起。

“学深圳、赶深圳”,3月5日,在青岛市委党校举行的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王清宪为青岛找到了发展的“标兵”。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青岛分院院长、教授刘鹏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专访。

刘鹏认为,有人将青岛称之为“北方的深圳”,甚至一度有人提出“南深圳,北青岛”。然而,这些类似头衔却掩盖不了两座城市日益扩大的发展差距,无论是在经济规模,还是发展质量,抑或是营商环境,以及政府效率等方面,深圳都已经明显领先青岛。

在刘鹏看来,两城发展最重要的差距在于学习的差距,而这种学习的差距从内容上看又可以具体分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三个层面的差距。青岛向深圳学习,首先学习的并不一定要是具体的政策和措施,而是学习深圳如何学习。

【对话刘鹏】

不能照搬对标城市经验,要结合本地实际

澎湃新闻:成为经济特区初期,深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探索?

刘鹏:学习态度是决定学习行为的基础,个人间学习如此,城市间学习也是如此。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几乎不可能完全故步自封地靠自己摸索,而或多或少都向别的对象参考学习过。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和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深圳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一个政策学习和赶超的过程。早期的深圳只不过是宝安县的一个穷乡僻壤,经济特区建立以后,近水楼台的最大优势就是向其近邻香港学习。

虽然深港两地制度体系并不相同,特区当时也能享受很多国家的政策优惠,但当时第一批特区的拓荒者们还是基于香港的发展经验,自加压力地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观念。

澎湃新闻:初期对标学习香港,此后的深圳又经历了什么对标学习的过程?

刘鹏:上个世纪90年代,有学者提出要取消经济特区,20世纪初面临产业转型的深圳也曾经被人拷问被谁抛弃了,这些环境的挑战与内部的质疑,更加强化了深圳向外学习的主动性,从2007年起,深圳市政府开始大规模派考察团去新加坡学习取经。

时至今日,深圳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已经分别超过了作为曾经老师的新加坡和香港,但依然强调在城市治理、营商环境以及法制建设等方面仍然需要向新加坡和香港学习,在科技创新研发向美国硅谷学习,在金融中心建设、城市规划和治理方面向上海学习等,这种终身学习的态度绝非简单的外部发展压力逼迫的结果,而是一种源于对城市自身发展以及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驱动力。

澎湃新闻:同一时期,青岛是如何向其他城市对标学习的?

刘鹏:青岛也很早就提出要学习其它城市发展经验,从1995年开始,当时的青岛市委市政府就曾经提出过“学上海,赶大连”的对标口号,近年来又提出要重点向上海、深圳、杭州等南方先进城市学习,但总体感觉学习的动力更多的还是来自于自身发展的压力,特别是一些上级政府的行政压力。

澎湃新闻:山东省领导此前曾带队到南方学习,如今青岛市委书记又带队赴深圳。在你看来,青岛对标学习其他城市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刘鹏:在青岛,一些政府公务员同志至今认为青岛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老百姓生活幸福感比较高,各方面发展并不逊色,之所以要去南方学习,更多的是因为上级政府的任务和压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被迫学习”的心态,导致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现象,究其根源,还是原来所提到的“红瓦绿树综合征”,不仅仅是缺乏危机意识和改革精神,也缺乏一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内驱动力。

因此,青岛向深圳学习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把迫于压力的被动学习心态转变为超越自我的主动学习心态,主动并快乐地去学习和创新,变阶段性学习为终身性学习。

学来的经验重在本地化落实

澎湃新闻:在向对标城市学习的过程中,深圳是如何依据本地实际进行经验落地的?

刘鹏:学习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政府之间的政策学习,既要积极主动,更要在尊重地区差异和学习行为科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精准、务实地开展学习。学习能力是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关系到政策学习最后的实际效果。

深圳40年来的快速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跟深圳这座城市所具有的高超的学习能力密不可分,这种高超的学习能力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而是能够将学习对象的经验跟自身情况进行巧妙结合的本地化能力。

例如,深圳从很早开始,就希望借助于毗邻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理优势,推进建设区域性乃至全国性金融中心的规划,但由于金融法律法规体系的差异以及金融人才的不足,香港的很多做法不可能直接拿到深圳来用,因此深圳更多地是在借鉴香港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深港金融合作与衔接的办法,大力发展证券业、公募和私募基金以及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

更可贵的是,深圳对香港较为单一的金融产业发展经验进行了批判性的吸收,在推进金融业发展的同时,更加强调金融业服务于实体创新产业经济的作用,从而推进了深圳高科技与创新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这些产业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深圳金融业的不断升级,最终走出了一条基于香港、却超越香港的高新产业与金融业互补发展的深圳之路。

此外,深圳在行政许可、公租房制度、社区社工体系建设、事业单位改革等方面也都创造性地借鉴了香港的成功经验,并和深圳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成功的结合。

澎湃新闻:刚才讲到的深圳向香港学习转化的过程,给青岛什么启发?

刘鹏:青岛也在自身学习能力的建设方面取得过一定的成绩,例如在90年代中期青岛在提出的“赶大连,学上海”之后,全面吸收上海和大连建设国际化城市和发展港口经济的重要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在推进制造业品牌质量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建设北方大港、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都走出了一条富有青岛特色的道路,特别是当年以“大企业、大品牌、大产业”为特色的 “群象经济”模式和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制造业品牌建设战略,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甚至还吸引了一些南方省市过来取经。

然而,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08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加速,青岛的“群象经济”模式日渐暗淡,急需进一步升级发展,由此青岛进入了向南方先进城市学习的新阶段。

坦诚而言,十多年来,青岛虽然一直再努力跟南方先进城市寻找差距,在学习的频次、方式、力度上不可谓不够大,但目前看来却鲜有可以将南方先进城市发展经验跟青岛市自身发展特点进行充分结合的战略和政策出台,一些政府公务员同志从南方学完回来也抱怨,南方先进城市的一些经验很难在青岛直接落实。

这些抱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岛政策学习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即如何更好地创造性地将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如何更好地学习到先进经验的实质精神而非简单的表面形式,这种创造性、本地化的学习能力往往比具体的政策更值得青岛进一步学习。

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借鉴和学习经验的效果

澎湃新闻:一直以来,现在很多城市都确定对标学习城市,并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你认为,应该如何保证对标城市发展经验的本地化落地?

刘鹏:衡量一个政府学习行为的有效性,除了态度、能力和过程,最终的也是最重要的维度是看学习最后是否取得了实效,达到了学习之初所设定的学习目标。很多时候政策学习之所以效果不好,跟政策学习者对政策学习结果的理解和判断的偏差有关。

政策学习并非简单的一种政策采纳,而是一种结合决策、执行、监督和评估全流程的闭环的政策过程,因此建立起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全流程的支撑制度和体系,尤为重要。

澎湃新闻:深圳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

刘鹏:深圳在向香港学习取经的时候,非常重视如何通过扎实有效的制度建设来保障借鉴和学习香港经验的效果,例如深圳在2006年出台的《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全文就25次提到借鉴香港相关经验,内容涉及到经济、社会、交通、法治、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将深圳的发展规划与香港经验几乎全方位对接。

2012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的《深圳市2012年改革计划》也多次提到要借鉴香港的法律和制度、经验和做法,在前海地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与香港高等院校办学合作、完善政府工程管理体制、推进深港合作办医体制创新等方面全面学习香港的经验,同时规定了每项工作的对接和主责部门,并明确了具体的考核要求。

此外,在政府职能转变、改进区域性民商事立法、土地利用模式、金融业发展、税收管理体系、现代酒店业发展、发展现代化特色购物中心以及基层社区建设等方面,深圳相关的具体部门都有非常详细的学习借鉴规划及其相应的评估体系及标准。

这些卓有成效的制度体系建设,有效确保了实学而非虚学,即保障深圳学习借鉴香港经验最终能够落到实处,并产生了实际的政策绩效和影响。

澎湃新闻:青岛也曾到南方城市考察学习过。之前学习的效果如何?

刘鹏:2006年4月,青岛市政府领导率领党政代表团考察厦门、深圳、东莞、珠海、广州南方五座城市,从那开始,青岛市就开始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向南方先进城市学习的热潮,每年去南方访问、考察、交流、取经的代表团也不在少数,至今已经有十三年之久。

这当然反映出青岛学习包括深圳在内的南方先进城市经验的定力与韧性,但同时也揭示出这种取经学习的效果有点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在于,一些学习考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为学习而学习的形式主义,看人家的时候热热闹闹,发言表态的时候信誓旦旦,撰写体会时字字珠玑,但最终跟自己地区和工作落实的时候却大打折扣,既增加了不必要的行政成本,也影响了市民对政府开展学习对标的看法和信心。

澎湃新闻:现在青岛对标学习深圳,你如何评价?

刘鹏:此次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将对标的对象更加精准地确定为深圳,一方面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做法更加务实,另一方面市委市政府能够真正建立起一套切实有效的、贯穿全流程的学习实效保障机制,包括决策、执行、监督和评估等环节配套机制。

同时,也不能过于急躁和功利,要求学习一夜之间就要马上有效果,这样反倒可能倒逼一些部门以形式主义的套路来应对,应该在相对较为宽松的环境下更加注重绩效导向的学习考核,并把最终学习效果的评价权赋权给社会机构和市民,让他们成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最重要主体。

唯有如此,青岛此次“学深圳、赶深圳”才会更加富有实效,青岛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要学、善学、实学的学习型城市,从而早日建成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化大都市,在中国的北方再造一个“深圳”。

    责任编辑:蒋晨锐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