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观察|高校异地办学莫“削峰填谷”,而要“造峰扬谷”

澎湃特约评论员 王石川
2019-03-27 16:1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高校是人才的第一培养地、聚集地、创新地,也是人才战略的核心。”据报道,一些缺高校的万亿级经济强市,正试图通过异地办学的方式来补短板。一个例子是,最近,苏州与南京大学签署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协议,成功将南京第一个异地办学点拉到苏州。 

与直接抛出各种政策大招吸引人才相比,“拉高校”更棋高一着。打个不甚恰当的比喻,高校就是会下金蛋的母鸡,有了高校,不愁“孵化”人才。更何况,一些知名高校本身就是金字招牌,自带吸引潜在优秀人才的光环。正因如此,多年来,不少城市纷纷布局,希图在异地办学上有所突破。 

站在地方发展的立场看,一些城市经济条件较好,先天教育资源却匮乏,特别是缺乏名校,在承办名校校区、分校上做文章,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乃人之常情,并无不可。但从高校和教育质量上看,异地办学的高校不少,为人称道的办学成却似乎乏善可陈。 

这不是说城市谋求高校异地办学就一定不好。揆诸美国加州大学的分校模式,不是没有成功之道。而是说,地方要对“拉”高校有清晰理性的认识。N年前,就有城市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办学理念,对名校渴望之情,溢于言表。为了吸引到名校分校在当地落户,又是斥巨资又是给政策,可谓诚意满满,但最终成效不显。 

那么,异地办学究竟如何才能皆大欢喜? 

首先应明确,办学离不了资金,但仅有资金也难以办出名校。一所名校,往往沉淀着历史意蕴,也氤氲着独特的精神气质,而这些靠金钱是“砸”不出来的。换言之,发达城市为了吸引名校,慷慨解囊并无不可,但更应该在涵养大学精神上下功夫;有名校之名,更要有名校之实,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让名校的气质和内涵也接洽过去。 

其次,异地办学不是建几座美轮美奂的教学楼、搞几个世界领先的实验楼、招一些名头响亮的科学家那么简单,成果不可能一下子就显现出来,这就需要主政者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功近利;多培植开放而宽容的办学环境,少一些“逼鸡下蛋”的量化思维。

以往,一些城市看中的是名校的名气,等到异地办学落地后,却既没有动力给校区、分校足够的自主权,更不舍得投入相应的资金支持。这样一来,分校、分校既无财力,也谈不上人气。而“母校”呢?更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这就导致校区、分校办了几十年却无起色。这样的异地办学,谈不上双赢。

还应厘清的是,异地办学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造峰扬谷”。如果掏空了名校本部,就失去了异地办学的意义。我们常说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均衡不是摊大饼,也不是共同劣质化,而是共同进步,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变得均衡。 

有学者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大幅扩张的时机已经过去了,目前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这标志着名校与地方政府日趋务实。相向而行,既扬长避短,更取长补短,在各取所需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异地办学将走得更稳妥,甚至有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名校的分校更有号召力,这也让人乐见其成。 

再回到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的话题,应该说,作为百年名校的南大与江苏经济强市苏州携手,称得上是一次强强联合,双方都大有文章可做。期待南大底蕴深厚的人文、教育资源能改变苏州“强经济、弱教育”的格局,而苏州强大的经济实力也能为南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