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吴洪亮谈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划:仿佛园林,又若诗意长卷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发自北京
2019-03-27 08:03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将于5月11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开展,本届威双展中国国家馆的主题为“Re-睿”,展览的策展人为北京画院副院长、知名策展人吴洪亮,参展艺术家为陈琦、费俊、耿雪、何翔宇。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是“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也有翻译为“恰逢其时”。对于中国国家馆的策展,吴洪亮昨天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对话时表示,中国在继承艺术传统的同时也越发强调创新,希望通过展览虚拟与现实世界的两条线索,营造一段让观者回归本心的路径,“展览空间上还采用双循环加错位的逻辑,就像中国的园林,需要花时间做游走的选择,一步一景、移步异景,别有趣味。又如同一幅中国画的立体长卷,幽深而诗意。”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搭建方案
睿建中国馆现场-ipad点位

中国国家馆的主题“Re-睿”源于对本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主题的再思考。所谓“有趣的时代”放在21世纪上半叶的今天,的确是有所指的。从媒体的信息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一个“我”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人类仿佛开始面临所谓的“新问题”。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海报

面对已然步入的这个“有趣的时代”,中国馆以“Re-睿”来回应。“Re”是西方多种语言词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前缀,有“回、向后”之意,给后缀的词汇构成一个往前回溯的动势。中文里有一个相似读音的字:睿,它的意思是智慧。面对今天的新问题,回眺或许才能获得由“Re”及“睿”的洞察。因此,策展人吴洪亮希望通过展览虚拟与现实世界的两条线索,营造一段让观者回归本心的路径。展厅的空间节奏如同一幅中国画的立体长卷,它的有趣之处在于不能一览无余,时而逼仄,时而豁然开朗,观众可以漫步其中进行体会。

中国画般的立体长卷

此次的中国国家馆的展场位于军械库展区最深处,在威尼斯曲折的巷子和错综的水道桥梁之间穿行很容易迷路,艺术家费俊利用手机App创作了作品《睿寻》,将威尼斯的桥与导航功能相结合,不仅可以游戏般体会人类过往创造中“桥”的相似,更能指引观者去往中国国家馆方向。

《睿寻》app效果图

走进中国国家馆后,观者首先必须穿过一条狭长的通道,这条通道的右侧是军械库历史建筑古老的斑驳砖墙,而左侧是一个与观者、玩家互动的,正在成长中的虚拟世界。走过历史沧桑与未来感对望的部分,是一片开阔的小广场,走上广场一侧圆拱形的小桥,可以站在整个展厅的制高点俯视艺术家耿雪的《金色之名》,这是一件影像装置作品。

《金色之名》耿雪2019 视频截屏16/ 摄影:刘大鹏
《金色之名》耿雪2019 视频截屏19/ 摄影:刘大鹏

长10米高4米的视频作品,整个影片主体在绝对的黑白世界中呈现出这位女性艺术家对生命初始与轮回的关照。在结尾时一艘金色的船从黑白影像的虚空中漂来,呼应着地面上几朵金色如“水花”、如“脐带”的装置,其中的影像是一个金色的人漂浮、分解、羽化……水是这一区域的主题,无论观者在桥上还是桥下,都会透过漏窗,看到艺术家陈琦巨大的、超写实的、源自中国传统的黑白水印木刻作品《2012生成与弥散》。

陈琦《2012生成与弥散》
何翔宇装置作品《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

观者可以穿过桥,沿着窄窄的夹道进入一个粉红色空间。这是艺术家何翔宇的装置作品《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此作将身体内部的触觉感知外化,他用舌头碰触上颚,再将触觉感受到的形状转译出来做成铸铜雕塑,数年间像日课一样持续完成这种身体知觉的可视转化。观者可以坐下来,触摸那些雕塑,达成与艺术家触觉的共知。

互动激发的多维体验

此次中国国家馆中,科技部分占了较大的比例。

不仅有费俊的作品《睿寻》,策展人吴洪亮还尝试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给部分观众制作了体验手环。通过与手机的联动,可以根据观者参观过程中的生理数据测算出情绪状态,并转换成一幅以陈琦老师作品为基础的你自己独一无二的心理图像,成为此行的留念。

《睿建》

与威尼斯双年展同步,策展人在中国各地建立了多个分享信息的“驿亭”,在中国就可以感受威尼斯双年展的魅力。这些户外装置还将与太阳能技术相结合,使作品更加节能环保。当然,作为一个普通的参观者,不借用手机、手环,在展厅中一样可以体会《有趣的世界》、《金色之名》、《别处》、《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甚至双循环结构的空间带给你的多维感受。

新的技术的运用不仅是为了增强体验感与参与感,更重要的是解决当代艺术的语言与文化表述,如何让各个层面的观众找到人类共有的认知问题。为此,中国馆展览将心理学、大数据的研究成果与艺术家的作品融合,来拓宽展览的边界。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都在面临某些共有问题的升级,中国馆利用互动体验希望强调这种共有性和艺术本体的人文精神,尝试地将不同领域的成果融于作品与展览,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虚拟与现实调和,为观者构建一个感知的场域,从而更好的思考自己、世界以及这个“有趣的时代”。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 吴洪亮

澎湃新闻专访策展人吴洪亮我习惯于用一种过去式的方式去看将来

澎湃新闻:从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至今,中国国家馆已经参与8届,上一届的策展人以“不息”为主题进行了自己的诠释,本届定名为“Re-睿”,你的策展思路跟之前历届展览有什么承续以及创新之处?

吴洪亮:每个策展人都有自己对艺术表述的方式,这跟艺术家的性格有关,上一届策展人邱志杰一直是一个能挑战系统和大家的思考边界的这样一个策展人和艺术家。他是一位很具前卫气质的艺术家与策展人,他的能量在于一直在打穿传统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的那些在意识中被固化的东西。

而我可能是那种偏温和型,我记得范迪安院长曾说过:什么是策展,策展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服务。我理解的策展有创新之余,也要去服务。首先是服务艺术家、艺术生态,还要服务观众。我一直是这样做的。

我不希望大家觉得当代艺术就是抽象,就是看不懂。比如这次,中国国家馆所在的位置很让人不愉悦,它在最末端。我就设置了一个方式做一种引导,让大家可以开开心心走过来。

澎湃新闻:您怎么评价此次参展的四位艺术家,尤其是挺着大肚子的耿雪,她作为一位八零后,2014年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毕业,是相对年轻的艺术家。

耿雪《韩熙载夜宴图的一种表述》

吴洪亮:本次参展艺术家中有两个八零后,耿雪其实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艺术家。她在陶瓷创作上很有经验,比如她刚毕业的时候做的《韩熙载夜宴图的一种表述》,研究生毕业作品是《海公子》,此后完成了《米开朗基罗的情诗》。

她的特别之处除了敏感、完成度强以外,我觉得她会有一种能量,这个能量其实是我们这么多年所忽视的——关于叙事的能量。很多艺术如果放在大的叙事里面,它可以进入更强悍的一个历史。我们在认知艺术的时候会发现,有些问题要更本真,讲故事就是一个永远不会落幕的方法,包括电影,包括舞台的戏剧。比如人艺,你总会说他那种讲故事的方式怎么会落幕呢?

本次耿雪的作品《金色之名》的故事情节是用泥土塑造了人物,象征着那些不可回避的困境和磨难,故事的脉络则暗示着人必须主动面对林林总总的问题和现实。最后出现的金色同样潜藏着欲望和潜伏着危险,那么这种明亮是美好还是陷阱。这其实就是一个致敬女娲和女娲造人的故事,这就是艺术家切身能体会到什么叫切肤之感和切肤之痛。

陈琦《无去来处》

澎湃新闻:本次参展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都是为此次展览新设计制作的吗?陈琦本次威双展放在展厅外草地上的《无去来处》和他之前的作品《云立方》很相似。

吴洪亮:其实都会为这个展览至少是在调整和改进,陈琦老师的作品,像“虫洞”“别处”的概念,其实是从去年开始已经在展览在做实验。从他在南京的个展到去威尼斯都是一步步在做升级,因为我觉得艺术家的创作其实都是在他的艺术体系中做延续。

每一次展览往前走一点,或者每次展览加入一点别样的想法,在应对一个国际上的这种艺术场域的时候,你不仅用到自己的某一阶段的某几个作品,而是整个艺术生命。

澎湃新闻:四个艺术家也各自有各自的风格和艺术理念,那么如何将他们组成一个整体?

吴洪亮:第一个支撑就是回到人本身,其次是回到一个文明的共同的发言状态,然后还有回到生命等等。还有我觉得很多我们今天能得以交流的那些共同的东西,其实就是在各自的文化中,比如说威尼斯的水跟中国的或者苏州的水,威尼斯的桥和中国绍兴的桥,比如咱们的乌篷船和他们的船等。我们总有一个生存的共同的理由,那个理由是我关心的,然后这个理由用艺术家的方式阐释之后,你会发现原来我们是可以沟通的。

澎湃新闻:这次的主题是“愿你生活在有趣的世代”,我们的中国国家馆的展览怎样去扣这个题?

吴洪亮:所有人都告诉我不用特别靠这个题目,但是我还是扣一下。艺术本身很开放的,但我确实也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时代。各种艺术生态在中国都可以找到,你想倒退100年那时候的中国面临的状况和艺术家的状况,至少不如今天的生活得那么让人踏实。

你回到威尼斯双年展的历史,有多么波澜壮阔的故事,也停过又重新开放,中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历史也很曲折,包括我们今天做这个展览也遇到太多的困难,但现在我觉得我可能还是属于心态好的策展人,我还是充满希望,尽量做到别让大家太失望。

澎湃新闻:此次双年展中国国家馆运用了很多禅意、空灵的意象,不管是园林、小桥还是艺术家们的制造云水相融的意境,您怎么看此次中国馆的整体艺术氛围的营建?

吴洪亮:其实这次展览我觉得有些人会说我是个老人,我习惯于用一种过去式的方式去看将来,这个是我一直的工作,我差不多近十年的展览,我都干的是一件事。我觉得已经形成一种风格,在我看来很幽深,又很有诗意,然后又有对专业的尊重,当然也有危险。

陈琦《别处》

澎湃新闻:中国有句话“技进乎道”,这次也用了很多“技”层面的东西,比如用到很多高科技的手环,设计高科技的引导路线等。你怎么看“技”与“道”的结合?

吴洪亮:今天我用的那些所谓的高科技都是为了表达我们核心理念或者艺术的终极目标,这个东西当然还是有一点“技”与“道”的关系,其实所谓的技难道不是道,它里面是有道理的,你比如说费俊老师去思考他的思考他的作品的时候,他的思维就是他的所谓咱们说的什么虚拟现实什么的,这就是他的笔。

就跟中国画画下去以后,那一笔下去,可控和不可控之间,其实不可控才是艺术的妙处,最后我们选择不可控的美的部分就叫好。所以这个过程中你怎么知道科技会教你什么?它可能能直接帮你达到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说技术就是一个完全的工具,而艺术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它们有并行和重叠或者相同,我觉得也别偏废它。

—————————————

延伸阅读:“每一个国家的国家馆都会自带这个国家的气质”

对于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这样的盛会,中国参展的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从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至今,中国国家馆已经参与8届,从2005年中国馆首次亮相威尼斯(2003年因为“非典”未能成行)策展人蔡国强直言不讳要“打中国牌”,当年一些艺术评论人发表在《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等专业媒体上的文章就尖锐指出中国馆实为“熊猫馆”。

2009年卢昊担任中国馆策展人,主题是“见微知著”,这一年恰逢新中国成立60年,参展艺术家由刘鼎、邱志杰、何森、曾梵志等老中青艺术家贯穿。这一年所有作品都非常小,需要观众自己去发现。

2011年的策展人彭锋研究的是所谓的中国哲学,他的策展主题“弥漫”和气息有关,选择的五位艺术家通过中国文化中的五种气味(白酒、中药、绿茶、熏香、荷花)传递。将“五行”的理念做成了“五味”的概念。

2017年,邱志杰为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选择的4位艺术家声称更立足于中国本土的文化意境。但是皮影戏等作品则被质疑是将中国精神形式化。邱志杰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从今年接收的方案中,经过非常激烈的讨论,甚至最终的入选方案,评委们也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建议,供策展人修正和参考,最终得到了吴洪亮先生的这么一个评选方案,“平心而论,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几位艺术家都是我非常尊敬和喜爱的艺术家,跟其中一些人还是好朋友,吴洪亮先生用他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将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有效的连接起来,形成了清晰的叙事,很好的印证了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的总主题,我想这是最终我们整个评选委员会将这么重大的责任交予这批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原因。”

陈琦《别处》
    责任编辑:陈若茜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