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半月谈:有人点赞、有人说“假”,“夸夸群”缘何流行?
“睡眠时间永远不够用,求夸。”——“你兢兢业业,克制自己原始的睡眠需求,投入大量精力在学习生活上,实在是楷模,夸!”
“今天单车丢了,找了很久都没找到,求夸。”——“丢了仍不暴躁,说明人极为优雅,下一辆单车更美,夸”……
最近,一种无论你说什么都会被人围起来夸奖一番的“夸夸群”在国内高校流行开来,进而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并持续吸引更多年轻人寻找“夸夸群”入口。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尽管看似无厘头,但很多求夸和回夸脑洞大开,让人在释放精神压力的同时,感到“温暖而治愈”。专家表示,作为当下年轻人自创的一种心理互助模式,在鼓励夸夸群“多飞一会儿”的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在浅社交之外,建立更多现实的联结和支持,让夸赞更真实、更有力。
角度刁钻、认真走心,“夸夸”也是技术活儿
打开“夸夸群”,似乎没有不能夸的问题,只有想不到的角度——有人说“学习了一下午,求夸”;群友夸赞“我想你在平时生活中一定是别人家的孩子,夸”。有人说“论文查重0.1%,有点慌,求夸”;群友夸赞“0.1%还慌,说明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夸”。有人说“周五没学习,求夸”;群友夸赞“劳逸结合,掌握了学习秘诀,夸”……
“群里几乎都是陌生人,反而让自己敢于说出现实中不大会随口而出的负面情绪。尽管很多是抖机灵式的夸赞,但烦闷情绪却在戏谑中得到化解。”济南大学正在准备考研的小李说。
因为交流方式独特,符合当下大学生口味,“夸夸群”在短时间内风靡天南地北的高校。首批“夸夸群”群主、浙江大学大三学生小应说,自己在3月2日建了复旦、南大的“夸夸群”后,这些群立刻活跃起来,“繁衍”速度之快更是出人意料。
复旦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郝西哲也是夸夸群“资深人士”。他和小应都认为,“夸夸群”是一种非常友善的社区形态,大家共同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
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周子涵认为,“夸夸群”通常要求夸人者“鸡蛋里面挑骨头”,硬要从“坏的一面”挖出点好的东西去夸赞人。
“同样的事件,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解释,夸赞别人的过程,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重新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为避免“夸夸群”偏离初衷,郝西哲所在的群有严格的群规:禁止刷屏,禁止发色情和广告内容、游戏链接,禁止语音聊天等。
半月谈记者看到,一些“三观不正”内容也会被群友抵制。例如,有人在群里说“前女友家境不好甩掉了她,找了有钱新女友,把新女友买的手表在前女友面前炫耀气得她哭”,引来了一片指责。
“夸人并非没有底线,大家都有基本的道德评价标准,大家要弘扬正能量,赶走负能量。”有群友留言说。
有人点赞、有人说“假”,“夸夸群”缘何流行?
说起建群的初衷,西安交通大学大三学生小杨表示:“很简单,就是传播快乐、抚慰人心。”基于这份“使命感”,有人夸得认真而走心,郝西哲就是其中之一。
“我会想对方有没有从自己的夸赞中得到想要的开心,如果觉得没有,我还会连着夸好几大段。”他说。
“夸夸群”受到追捧的同时,也有人觉得“假”。在白领徐先生看来,群里很多夸奖一点原则没有,显得比较虚伪。“很多都不是出自真心,有些是复制粘贴来的,而且也不是所有行为都适合夸奖”。
然而,“夸夸群”毕竟火了。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川认为,“夸夸群”的流行一方面与学生群体交往需求相关,一部分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面对面地直白夸奖,相关需求就在网络上寻求表达、放大、满足。
另一方面,年轻人面临的升学、竞争、就业压力非常普遍,负面情绪需要出口,即便被陌生人牵强地夸赞,也会感受到好意,可以起到舒缓压力的效果。
周子涵注意到,很多年轻人都是拿自己的糗事或压力等“坏的一面”来求夸,这样的“伪装”使自己成为一个求助者,姿态更低,不容易被贴上“张扬”“高调”“嘚瑟”的标签。
“坏的一面”也会令夸人者觉得自己是在安慰他人,而不是奉承或拍马屁,也就不吝夸奖。如此一来,人们渴望被关注、被肯定的需求,与通过帮助他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在“夸夸群”里都能得到快速满足,其流行也就不足为奇。
据了解,“夸夸群”并非新鲜事物,豆瓣网早在2013年就出现了“相互表扬小组”。周子涵认为,“夸夸群”之所以流行,还与互联网发展密不可分,“它依托社交网络匿名性、范围广的特点,在一个陌生和弱联系的空间里,每个人都可以卸下‘人设’和防备,彻底地释放情绪”。
面对夸赞“刚需”,现实中的温情不可少
目前,“夸夸群”已走出校园,有人甚至趁热打铁将其做成了一门生意,明码标价在网络上售卖“夸人服务”。然而,跟风购买这项服务的人发现,买来的夸奖都像是复制粘贴的,没有互动、不走心,3分钟的“夸赞时间”一到,群自行解散,十足的一个快消品。
这种风气是郝西哲们不想看到的,他们希望“夸夸群”可以一直夸下去,成为年轻人获得鼓励和信心的地方,如果有人需要安慰,就到群里来,让这种心理互助模式能一直走下去。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师金友兰认为,年轻人都有追新心理,“夸夸群”的持续热度仍有待观察,但“夸夸群”现象折射出的年轻人情感交流、压力疏解的需求却值得高度关注。
比如,学校要对长期处在负面情绪下的学生给予及时关注和指导,多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增加归属感,使之能获得来自现实的夸奖和心理成长的体验;用人单位和企业也要关注青年职工心理状态,建立必要的疏解机制。
“太容易的满足只是一些浅层的刺激而已,时间长了就会变得乏味。”周子涵表示,花时间和精力去建立一段现实的、线下的稳定关系,正面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从中获得的肯定和接纳才是真正能深入人心而经久不衰的。
“我还是鼓励年轻人去建立更多现实的联结,毕竟一个真实的拥抱,一个支持的眼神,会比几句‘夸夸’来得更有温度。”
(原题为:《有人点赞、有人说“假”,“夸夸群”缘何流行?》)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