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徐美洁︱光禄寺的茶汤
明代光禄寺劣迹斑斑,可不是一时的事。皇帝的伙食不上心,招待外宾就更要克扣了,有官员向皇帝投诉:“朔望见辞酒饭甚为菲薄,每碟肉不过数两,而骨居其半;饭皆生冷,酒多掺水而淡薄无味,……安南、朝鲜知礼之邦,岂不讥笑?”(马文升:《题振肃风纪裨益治道事》,《名臣经济录》卷五)冷饭淡酒,不是待客之道,文官怕的是被邻邦耻笑了去。但光禄寺的茶汤,倒是批评不得的,皇帝也不过是发发牢骚了事。
嘉靖七年(1528),京城出现了“京师十可笑”的民谣,说的是:“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神乐观祈禳,武库司刀枪。管缮司作场,养济院衣粮。教坊司婆娘,都察院宪纲。国子监学堂,翰林院文章。”(褚人获:《坚瓠集》十集)帝国这些最高档、最专业的机构,做的事既不高档也不专业,成了名不符实的“十可笑”。而光禄寺茶汤,则位居榜首,可知其口碑。有好事者把这“十可笑”写成大字报,贴到了朝堂上。那些被“光禄寺茶汤”粗暴对待的小官吏,本意或许是嘲讽,或许也想借嘲讽造点舆论,以便碟子里的肉多上几两,冷饭变成热饭。但事情却无意间变复杂了。
首先,明朝廷最讨厌匿名文书,《皇明通纪法律全传》:“永乐元年闰十一月,禁匿名文书。”(卷十四)可能是永乐初政,大家对政权更替有异见,所以匿名文书开始流行起来,而禁止一件事呢,正表明这件事正在流行或失去控制。自此以后,匿名文书被抓的话,一般都是以“妖言”重罪论处。如同书卷十九:“正统十一年二月,锦衣卫卒王永为匿名文书数太监王振罪恶,揭于通衢及振侄王山家。辑事者得之,刑部论以妖言斩。”天顺八年三月,朝廷又重申匿名文书皆处死罪的律例(《明宪宗实录》卷一)。
所以嘉靖七年的这个“十可笑”,首先被当政者认为是针对自己的执政与管理能力,彼时张骢、桂萼因“大礼议”进内阁,身处漩涡,面对异己十分敏感;加之有成例,定下的调子就是“妖言罪”。于是派出锦衣卫千余四处捕人,后来逮定席瑶等十余名,就要论斩。还好当时的刑部尚书胡世宁清直正廉,说这些年轻官吏,只是调皮心态下传播市井笑话,并非始作俑者,定性从对抗政权回到言行不谨,事态降级,以徒杖之刑了结。
光禄寺茶汤是凉薄,但对奢侈浪费却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本来也是名不符实“专业机构”的一体两面,正经花费没有,“不正经”花费却层出不穷。明武宗最是一个胡闹的皇帝,他爱养画眉鸟,每天要光禄寺杀数十头鹅,取鹅脑来喂他的画眉。光禄寺丞杨伯玉劝谏说民穷财困,不可如此。武宗大怒,派中官去责问,又罚其囚衣跪午门外,大太监刘瑾还亲自跑去骂他“穷措大”(张鼐:《宝日堂初集》卷二十三),最后被贬去做隰州同知。可见光禄寺的茶汤还真不好管,皇帝要用,太监要拿,厨役要偷,奈得了他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