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外交女神华春莹发飙记
在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
一看就不好惹的女性长什么样?
评论区中的高赞回答是:
外交天团成员之一——华春莹。
天庭饱满,眉似拱扇,
眼中精光四射,
犀利如电,一看就绝非善与之辈。
——@知乎用户例不虚发探花郎
她,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五位女性外交官——华春莹。
用信念捍卫祖国,用威严震撼世界。她是我国外交部的一朵傲骨“迎春花”。
气质如华的她,语调虽温柔,却字字掷地有声。
前不久,
张艺谋导演的新片《一秒钟》,
因技术问题主动退出柏林国际电影节。
有外媒记者在记者会上就此事不怀好意的向华春莹提问,华春莹表示,外媒记者说的事情应该问相关主管部门。
接着,她顺势硬核推广起《流浪地球》来:“我知道现在大火的电影是《流浪地球》,
不知道你看过没,建议你去看一下。”
外媒记者顿时哑口无言。
像上面这样,华春莹为国霸气怼人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外交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精准的语言就是外交官们手里的武器,
国家是他们身后最强大的后盾。
字字珠玑,寸土必争。
华春莹,就是这样一位站在国际风云变幻之下的铮铮“铁娘子”。曾有人总结过华春莹担任外交部发言人后几次的外交斡旋,每次都可谓是沉稳大气横眉冷对,不失大国风采。
2017年1月,
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再次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
并称,如果日方真的屠杀了30万平民,那必须跪地道歉,
但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南京大屠杀。
在例行记者会上,
有记者提问到名古屋市长的有关言论,
华春莹对此嗤之以鼻:
我想告诉他的是,
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国际上也早有公论。
请这位市长去履行他的跪地承诺。
2016年6月,我国南海事件又陷入争端。
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明确表示支持中国南海立场的情况下,
《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仍声称真正支持中国的国家只有8个。
面对这个问题,
华春莹知道对方是在编造事实,
刻意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
对于这样别有用心的记者,华春莹毫不示弱的怒斥道:
我们以前知道个别西方媒体有时会把白的说成黑的,
现在才知道他们有时居然连简单的数数和加减也有问题。
2018年12月24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
特朗普在用自己的iPhone手机打电话时,
经常被中俄两国的“间谍”监听。
在25日下午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
有来自CNN的记者就此事提问。
华春莹静静地听完该问题后,略作停顿,
然后做出一番连珠炮般的“神回复”:
看这个报道,
感觉现在美方有些人真是在不遗余力地角逐奥斯卡最佳剧本奖。
而这仅仅是开始的预热,接下来,华春莹的一番话令对方无言以对。
“如果可以的话我有三个建议”,她说道:
第一,《纽约时报》它应该知道发表类似报道只会多一个《纽约时报》在做fakenews的证据。
第二,如果很担心苹果手机被窃听的话,可以改用华为手机。
第三,如果还觉得不放心,为了绝对安全起见,可以停止使用任何现代通讯设备,断绝与外界的所有联系。
而一向以处变不惊著称的华春莹,有时竟也会有十分“爽朗可爱”的一面。
2017年12月19日,是出生在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的熊猫“香香”,
首次与日本公众见面的日子。
随后,在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
有位日本记者就此事向华春莹询问她的看法。
可能是由于日式英文的发音问题,
华春莹误将“香香”听成了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杉山”的名字。
正当华春莹一本正经的严肃回应中日一向贯彻的四点原则共识和联合文件时,
幸好在场的中国记者及时提醒:
“日本记者所提出的问题是关于大熊猫香香的。”
华春莹才恍然大悟:“啊!那个香香,我以为你说……”
随后便开怀大笑起来。
这一笑,不仅化解了当场的尴尬,也为她圈粉无数。
众多日媒都在夸赞她开朗的态度,
国内很多网友也纷纷惊呼:
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国民女神!
优秀是一种惯性,是一种能力,也是华春莹从小就养成的一种习惯。
2000年,华春莹回到母校江苏淮安中学,
做了一次关于“如何树立远大理想”的报告,
她说:“自律者自由,而自由源于自我主宰。”
自律者自由,在华春莹眼中,
真正的自由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
而是对自我的掌控。
始终如一的极致自律,给了华春莹主宰人生的机会。
1970年的一个春天,华春莹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县。
她是家里的老大,跟其母亲姓,
她的妹妹则随父亲姓钱。
高中时的华春莹(二排左二)高考那年,
华春莹以全县状元的身份脱颖而出,
被南京大学外语系所录取。
刚进入大学的第一天,
华春莹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远大的理想:
那就是当一位外交官。
大学时的华春莹(右二)刚上大学的第一年,
由于是从县城长大的苏北孩子,
华春莹的英语口语可以用“差”来形容了。
为此她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苦练英语。
终于,在大学二年级,
当大家发现华春莹已经可以用流利的英语和外教交流的时候,
才察觉到她竟有一本比老师教案还要厚的笔记。
正如乔布斯所说:自由源自自信,而自信源自自律。
学会克制自己,才能在自律中不断的磨炼出自信。
华春莹把大学四年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
就这样,她成为了南京大学1988届毕业生中,唯一一位考入外交部的学生。
那一年,她23岁,是外交部招录的应届毕业生中,唯一一位女性。
从外交部西欧司科员,
到外交部西欧司副处长,
再到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
华春莹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
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话筒前,
她代表着国家形象,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
如今已经49岁的华春莹,每个周末只要有空闲时间,
她都会坚持到奥体中心打网球。
有时,即使经过了一周超负荷的繁杂工作,
但是为了调整身体状态,更好的应对工作,
华春莹还是会在周末的早上“挣扎”起床赶到训练场。
自律,是华春莹始终贯彻如一的习惯,自律,也是她在毫无背景的情况下,
从小县城走到国际舞台的必胜法宝。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女人的最高境界,
是强得不动声色,柔得泰然自若。
华春莹就是这样的一位女性。
一个温婉如玉的江南女子,在面对媒体记者尖锐的提问时,
她总能用不疾不徐的语速,
温和的语调来回答问题。
既令人如沐春风,
又时刻显示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在有礼有节中毫不让步,
在不卑不亢中彰显大国风范。
而走下新闻发言人讲台的她,
为人处世更像是一个亲切和蔼的大姐姐。
在大学老师的印象中,华春莹是一个性格安静,斯文,笑起来也很恬静的女孩。
高三时,她是学生会主席,
为了帮同学们缓解压力,释放情绪,
她背着老师组织了一场足球比赛。
大学时,她还有个外号叫“迎春花”,
正好是她名字的顺序倒过来,而她也出生在春天。
华春莹虽然没有谈过一次恋爱,
却一直是宿舍里的“情感咨询大师”,
在面对室友的情感难题时,她总是分析得头头是道。
2003年春节,华春莹回老家过年,参加了一次高中同学聚会。
在餐桌上,每当有同学说起哪个同学或老师家庭困难时,华春莹总会听着听着就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
在工作中,也随处可见她这种无微不至的体贴关怀。
在中方出席的记者会上,
只要位置不够,华春莹就是站着靠在墙边用纸笔记录会议的那一个,
因为她要把位置让给别的国家的记者。
在老挝万象的记者会上,她发现一位迟到的日本记者正坐在她身旁的地上。
细心的华春莹考虑到地上很凉,
想要让那位记者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虽然对方一再谦让,但她还是坚持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那位日本记者。
日本外相与华春莹自拍华春莹的丈夫是一位网球爱好者,
而华春莹在他的影响下也渐渐爱上了网球这项运动。
二人经常互相激励,
在球场上切磋球技。
女儿也在华春莹这个启蒙教练的带领下,
挥起了球拍。
华春莹与网球球友每当提起家庭,华春莹的眼里都是满满爱意:
我的愿望就是以后全家人能一起打网球,
每当看到那些一家子都打球的,我就羡慕得要命。
华春莹在香港时,曾有学生问她:对于一名外交部发言人来说,什么最重要?
不是一流的英语水平,也不是敏捷的思维能力。
华春莹的答案是:爱国,要忠于自己的祖国。
要非常爱国,才能有力捍卫自己的祖国。
原外交部长李肇星就曾说过:
外交部发言人,既是人,也不是人。
这是因为发言人代表一种机制。
发言人就是一个代言人,
他所说的话不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国家。
李肇星华春莹做到了,
她深谙自己身为外交部发言人的使命。
她用专业的职业素养,
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华夏精神揉进了自己的骨子里。
当她站在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话筒前时,
她不再是那个温柔似水的江北女子。
她代表了我们整个泱泱华夏之大国。
华春莹用她强硬的实力征服了世界,
而她的优雅谦卑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外交更多的可能性。
华春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彰显出了大国风范。
曾几何时,“弱国无外交”几乎是我国外交场上的代名词。
如今,
中国外交官的发言越来越硬朗,
中国地位在国际政坛上也越来越有份量。
中国声音正在被世界聆听,中国实力正在重新彰显力量。这一切成就,
都离不开每一位像华春莹这样的傲骨外交官,
而矗立在他们背后的,是我们日益强大的祖国。
有一种奇迹叫中国速度,
它正在颠覆全世界的想象;
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外交官;
有一种霸气,叫中国不再好惹!
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小伙伴们,继续加油吧~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并返回“大学习”抽奖版块
团团给你惊喜给你宠爱
来源:花瓣志、最人物编辑:文轩、笑蕾
3.21每周一星投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