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在马来西亚修“慰灵碑”,解说牌称二战日军为“英雄”被拆
近日,日本政府出资在马来西亚吉打州首府亚罗士打兴建一座所谓的“慰灵碑”,其中解说牌上将二战时期侵略当地的日军称为“日本英雄”,引起马来西亚华社不满。
日本驻马大使馆参赞折笠弘维25日辩称,“慰灵碑”是为了让马来西亚民众了解日军在当地的历史,并非为了美化二战日军。
在二战中及战后,日本各地及海外共建立超过1.3万座慰灵碑。但日本的“海外慰灵”活动一直受到来自海外的厌恶与抵制。日本《产经新闻》2015年时就曾报道,2012年到2014年期间,塞班岛、天宁岛上的慰灵碑经常遭到“针对性破坏”。日华媒当时就曾分析指出,安倍个人的历史修正主义转化为日本的国家行为,这是安倍美化战争行为的一步,也是日本历史认识的后退。
州部长致歉并拆除解说牌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3日报道,这个纪念碑位于亚罗士打市内吉打河畔的旅游局范围内,立有马来文、日文及英文解说,同时标明这是“三名日本英雄攻陷亚罗士打桥梁的历史”。根据解说,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941年12月13日侵略亚罗士打的三名日军,由于拆除英军绑在附近一座桥梁的炸弹而遭炸死的事件。而事实上,日军占领马来半岛与新加坡期间,曾大量屠杀平民。
据新华社,1941年12月8日,日军入侵当时的马来亚,开始3年8个月的日据时代。
事件引发争议后,吉打州负责旅游、青年及体育事务的行政议员(州内阁部长)阿斯米鲁称,州政府并非歌颂或美化日军对当地的侵略。“日本英雄”字眼纯属技术性错误,当局将尽快修正错误。
不过《联合早报》指出,阿斯米鲁22日为纪念碑开幕时,其邀请函也以马来文及英文列明是“日本英雄纪念碑开幕礼”。
马来西亚华社对此事十分不满。“陈嘉庚基金文化中心”秘书长陈亚才23日告诉“当今大马”:“从日本的角度来说,这是纪念他们阵亡的同胞。但对马来西亚人来说,他们是侵略者,谈不上‘英雄’,更遑论立碑纪念。这与马来西亚的历史事实不符,我们更没必要纪念日军。”他认为阿斯米鲁应为其疏忽致歉,否则对不起日据期间牺牲的抗日英雄。
马华公会总秘书周美芬23日在其脸书(facebook)撰文质问:“设立这个日军慰灵碑是为了纪念,还是赞扬日军当年的‘入侵’和对马来西亚人民的暴行?”周美芬在文中谴责说,设立这座“慰灵碑”无异于在人民惨痛记忆的伤口上撒盐、是非黑白不分。她指出,立刻拆除是唯一可做的行动。
阿斯米鲁24日亲自移除慰灵碑旁有关“日本英雄”字眼的解说牌,25日则再次针对此事道歉。
日本海外“慰灵碑”曾屡遭破坏
日本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参赞折笠弘维25日告诉媒体,重修亚罗士打的日军慰灵碑,是为了记录日本战迹,也让民众了解日军在当地的历史,并非为了刻意美化任何人。
折笠弘维声称,日军慰灵碑并非由日本政府建设。但日本日本驻槟城总领事馆23日曾明确表示,重修慰灵碑耗资3万令吉(约5万元人民币),这笔费用由日本政府承担。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及广大亚洲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右翼势力依然试图美化那段丑陋的侵略历史。
在二战中及战后,日本各地及海外共建立超过1.3万座慰灵碑,从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政府开始着手系统性重建海外“慰灵碑”,新建“慰灵碑”覆盖美属太平洋岛屿、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从2005年日本天皇首次赴塞班岛“海外慰灵”开始,主张“正常国家化”的安倍政权在战后右翼遗族势力的支持下,更为积极地推进海外慰灵与遗骨收集活动。
2015年时,日本的海外“慰灵碑”曾屡遭破坏。据《产经新闻》当年11月报道,日本政府在塞班岛设置的“慰灵碑”又出现碑石被涂鸦,旗杆上的国旗被盗等情况。报道称,日本政府认为,这些“有针对的破坏行为”时常出现,主要是日本与其他国家有历史、领土矛盾背景下,外国游客因怨愤日本而为,日方要求当地政府保持警惕。
据新华社报道,每年8月15日,都有老兵和右翼分子身穿二战军服在东京靖国神社招摇过市,为军国主义招魂,更有政治人物公然为战犯“慰灵”。而在靖国神社,不仅日军战犯,就连为侵略战争送命的战马、军犬和军鸽也都拥有所谓的“慰灵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