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复旦新闻学院评论课引新援:聘请8位资深媒体人助力课程建设
素有“记者摇篮”之称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将打造评论“高地”的战略放在了首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评论业界导师授聘仪式。3月22日,农历春分节气的第一天,该院召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评论业界导师授聘仪式”,为即将到来的90周年院庆系列庆祝活动打响“头炮”。
在当日的授聘仪式上,《中国青年报》首席评论员曹林、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澎湃新闻网首席评论员沈彬、知名评论人石述思、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部评论员王石川、《中国教育报》首席评论员张金岭以及作家侯虹斌等8位资深媒体人作为业界导师加盟复旦新闻学院,助力新闻评论课程建设。
社会流变,培养学生“硬核”能力不减
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教授在授聘仪式上致辞时表示,“90年来,复旦新闻已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媒体从业者,涌现了一大批活跃在新闻传媒业一线的精英,他们与时代同向同行,书写、记录中国社会发展,在中国传播业界和学界有非常高的声望。”
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教授在授聘仪式上致辞。徐雷还表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一直重视本科生的教育,长期坚持“两典一笔”的传统,“两典”是马列经典,文史经典;“一笔”就是笔力,是写作的功夫。多年来,时代向前,社会在流变,而我们对学生“硬核”能力的强调没有改变。
针对新闻教育中对学生“硬核”能力的培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也深有感触。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在授聘仪式上致辞。张涛甫在致辞中说道,“在鼠标和拇指时代,我们似乎习惯了在网上看风景,漫游世界,似乎脚下功夫和笔头功夫显得不怎么重要了。其实,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不管是在4G、5G或是‘NG’时代,硬核能力是我们新闻人的刚需。”
张涛甫还指出,人工智能再发达,也替代不了人的思想能力和表达能力。评论写作是锻造思想和表达硬核能力的靶场。评论写作绝对不是空心的修辞术,不止于舌尖功夫和笔尖功夫,而是一个全身运动,它对阅读、思维、表达等能力有全方位的要求,评论写作不能关起门来,坐而论道,对空言说,而要有天下关怀,胸中有乾坤,笔下有千钧,对社会保持足够的敏感和洞见,且能倚马可待,百步穿杨。
2017年,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评论掌门人米博华受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他带领复旦新闻延续“好学力行”的传统,把丰富的评论实战和管理经验运用于复旦新闻教育实践,迅速提升复旦新闻学院的评论教育水位。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此前报道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新闻学教育上“新突围”的尝试,即开设新闻评论课程。在这门课程中,老师、学生一齐动笔上阵,收获颇丰。
“实战”,成为新闻评论这门课程最大的特征。
2018年下半年,复旦新闻学院与澎湃新闻网联合组建“复旦—澎湃新闻评论小组”,小组中有七八位同学以“澎湃特约评论员”身份,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发表了数十篇新闻评论,在业界引起一定反响,收获了专业评论员肯定的目光。
2018年年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大四学生陈禹潜登上领奖台,拿下浙江日报举行的全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的特等奖。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数位复旦新闻学子还关注两会动态,撰写评论文章12篇,共计12万余字。学生在全国两会上不仅仅是旁观者,还是参与者。
除此之外,十数名复旦新闻学子的评论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澎湃新闻、上观新闻等主流媒体,他们以积极踊跃的姿态在媒体上发表新闻评论,发出青年一代的声音。
搭起“旋转门”:把导师请进来,把学生培养出去
当一面“旋转门”工作时,左边可进,右边可出。
在张涛甫看来,此番复旦新闻学院聘请资深媒体人、评论员作为业界导师的这种机制,可以形象的比做“旋转门”。
张涛甫说:“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探索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专业能力培养模式。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开门办学,搭建学界与业界的‘旋转门’,将业界一线的经验和智慧引流到大学,引入课堂,将评论界的精英请进来,同时也把我们的学生送出去,送到评论一线,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深度融合,能让我们学生的评论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澎湃新闻了解到,复旦新闻学院一直谋求新闻教育创新尝试,试图建立开放课堂,邀请媒体界从业人员进入课堂给同学们开展讲座、分享经验,同时也帮助学生进入业界试水练兵,推荐优秀作品到专业媒体发表,鼓励同学参加全国性比赛。
如今,复旦新闻学院正式搭起“旋转门”,聘请8位在评论界颇有声望和建树的专业评论员作为业界导师。
在授聘仪式上,中青报首席评论员曹林谈到未来对于新闻评论课教什么的考量。曹林表示,不应该把业界焦虑传递给学生,应该先把最基本的知识框架教给学生帮助他们“塑型”,成型之后才能谈“转型”。
曹林说,“我们现在要谈的新闻教育就是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是防火墙,新闻教育也是一个防火墙,学生既要和实践保持勾连,但是同时也要保持一种距离。这种距离就是对浮躁话语、过度转型所搭建的一堵防火墙。我作为一名业界导师,愿意为学新闻的孩子塑型、成型贡献我们的力量。”
澎湃首席评论员沈彬在发言中谈到“教学相长”,除了与学界教师切磋合作,组成一支两个兵种的混编阵型,他也期待从复旦新闻学子身上吸取新鲜的血液,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建立复旦新闻学评论“高地”。
沈彬认为,很多新闻知识是实践性的东西,未必可以在文字教材里面写出来。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在实践当中摸索。
“这些知识以前老师不教,或者不方便教,如今有了业界导师这样的平台,就可以把新闻生产一线的知识分享给学生,避免走弯路,未来可以把新鲜的血液提供到新闻业界。”沈彬说道。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