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
弗雷泽:巫术的起源
原始人由于对事物的真正起因蒙昧无知,从而误入迷途。他相信为了要造出其生命赖以生存的伟大自然现象,他只需模仿它们。而由于种种神秘的同情或不可思议的感应力量,他在林间空地或森林环抱的山谷,在荒漠平原或临风的海滨扮演的小小戏剧,就会被更强大的演出者们立即接过,并且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反复演出。他想象用鲜花和绿叶化装起来,就等于帮助了荒芜的大地披上了青青草木;通过演出冬天的死亡与埋葬,他就驱除了那阴郁沮丧的季节,同时为春回大地铺平了道
路。在野蛮人看来,这些事情是可能实现的,如果我们觉得很难体会(哪怕只是想象)这种思想状态,那么我们就会更容易想象野蛮人在最初将自己的思想提高到超乎满足单纯的动物欲望,并且思考宇宙万物形成的根本原因时,对于客观规律(我们今天称之为自然法则)的持续运作所感受到的那种焦虑。这种反复出现的伟大的宇宙自然现象,具有其一致性和规律性,对于我们已是众所周知的认识。至于造成这些自然现象的动因将会停止运作—至少在不久的未来会停止运作,在我们的思
想中是没有这样的见解的。但是对于自然的稳定性这一信念乃是广泛的观察和长期的传统所形成,而蒙昧的野蛮人观察范围狭小,传统短暂,缺乏认识这一现象所需的能力。只要具备这种能力,则面对永恒变化并且时常带有威慑的自然现象,心情就会安宁了。故此,无怪乎日蚀、月蚀都使他陷入惊慌,并且以为如果他不高声呼喊并向天空射出他那纤细的箭杆以保护太阳和月亮的话,这两个天体一定会因天上怪物的吞噬而毁灭。也无怪当流星陨落突然划过黑夜的长空发出闪亮光芒时,或间隙不定的北极光映照着苍穹时,他会惊惶万状。甚至看到那些定期重复出现的同一现象,在没有认识到它们反复出现的规律性之前,也使他忧虑不安。对于自然界这类周期循环变易的认识之迟早,大部分决定于某一特定周期的长短。譬如,昼夜的周期循环,除南极、北极地区以外,到处可见,它们是那么短暂,那么经常,以致人们可能对于其一朝不再循环的现象就并不那么感到困惑。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17/251/478.jpg)
这些以及其他成千上万的这类疑虑纷然麇集在他的心头,搅得他心绪难宁。他只是刚刚开始思考他所生存的世界的神秘现象,能够考虑到比明天稍远一点的未来。在这种思想和恐惧心情下,他会很自然地尽其一切力量试图使凋谢的鲜花重新在枝头绽放,使冬天低沉的太阳重返夏日当顶的天空,并让缺月重圆。我们可以含笑看待他徒然的努力,可是人却是经过漫长的系列实验(其中有些总是不可避免地注定要失败),才弄清楚那些实验的成果以及他的许多尝试方法毫无用处。巫术仪式毕竟只是实验,它们失败了,却仍继续反复进行,其原因如前所说,纯粹是实验者并未认识到它们的失败。随着人类知识的进步,那些仪式或者已完全不再重演,或者虽然仍有保留,而其最初的意图早已被人们遗忘,不过出于习惯尚保留其形式而已。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17/251/480.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17/251/483.jpg)
![](/_next/static/media/pp_report.644295c3.png)
- 踏雪向未来
- 美俄回暖是否影响中俄合作?中方回应
- 国防部回应美在菲部署中导系统
![](/_next/static/media/logo_caixun.cd299678.png)
- 美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
- 2024储能电芯海外出货排名揭晓,宁德、比亚迪、亿纬、远景动力、瑞浦霸榜前五
![](/_next/static/media/logo_104x44_tianzi_white@2x.b88d1296.png)
- 哪种岩层可以找到化石?
- 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中,“月有阴晴圆缺”的上一句
![](/_next/static/media/logo_rebang.f9ee1ca1.png)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