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古代的“全息影像术”,宜兴小伙用墨汁就能完成

2019-03-21 11: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姚汉邦是江苏宜兴丁蜀人,父母都是当地老手艺人,紫砂器是家学。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90后的他迷上了全形拓。

这让制了一辈子紫砂器的老姚多少宽了心,儿子虽然没有跟着自己做紫砂,但是拓印起自己的壶来却是干劲十足。拓印,也是一样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

△陆一飞紫砂大写意作品:九朝
△姚汉邦全形拓作品

全形拓,又称立体拓、器物拓、图形拓,是一种以墨拓技法,把器物原貌转移到平面拓纸上的技艺。

智慧的中国人在照相术出现之前,便发明了这种“以墨传拓青铜器全形”的方法。

△起稿,根据器物的尺寸画出稿子

全形拓起源于清代的金石热。嘉庆道光年间,六舟和尚以灯取形,先在纸上描出轮廓,而后再在器物上拓印。

△上纸,让纸与器物紧密接触

同治光绪,陈介祺发明“分纸拓”法。先将器身、器耳、器腹、器足各部位的纹饰、器铭分别拓印,再将拓完的各部分拓片拼粘在一起。

△上墨

近代民国时期,周希丁、马子云等大师,又将西方传入的透视、素描等技法应用到了全形拓之中,发明出“整纸拓”,使全形拓技法更进一步。

△各种大大小小拓包的制作是基本功

小姚采用的就是整纸拓,买书自学、不断摸索。学习的过程困难重重。为了学习制作出好用的拓包,小姚先是专门跑了一趟西安碑林,又拜访了全国不少名家高手开拓思路,才知道做个拓包有那么多门道。 

△陆一飞紫砂大写意作品“鸳鸯”,姚汉邦拓印

他尝试过用各种材质做拓包,家里的旧床单、老姚的秋衣秋裤、稻壳、小米……也不讲求拓包外型好看,一切标准就是出墨均匀、好用。

全形拓最难的地方不是技法,而是要表现原器物的精神面貌。书法家陆一飞老师和老姚合作,烧成之后的紫砂器上面的字迹斑驳而古朴,字口沙沙的,弥满着山野霞光和山林真色。

△陆一飞紫砂大写意作品“鸳鸯”,姚汉邦拓印

陆老师请他来做砂器上的拓片,有一个要求:直接、简单,以意为上。不必刻意求工,不必小心翼翼追求老式的乌金或蝉翼。小姚盯着壶看了又摸,开始尝试新的拓印法,在保证整体的前提下,一改之前的小心翼翼,着墨深浅自如,整个拓片都自然生动了。陆老师看了之后,很是喜欢。

△陆一飞紫砂大写意作品“照旧”,姚汉邦拓印

家人都是制壶的行家,小姚却醉心于这种古老的“全息影像术,自然有自己的看法。

“原迹珍贵,摄影又缺了气韵,拓片和原器物有最亲密的接触,不但能记录下花纹,还能留下其表面独有的肌理,别有一番味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