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白色沙漠”中的35个春秋:中国南极科考大事记
从自然资源部传来好消息:春节前曾碰撞冰山的第三十五次南极考察队成功脱险,顺利完成后续各项考察任务,队员们已搭乘“雪龙”号于3月12日顺利回到上海。
类似碰撞冰山这样意想不到的挑战,只是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的一个小插曲。
从1984年我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活动算起,我国南极科考事业已走过35个春秋。今年,还恰逢南极中山站建站30周年,昆仑站建站10周年,泰山站建站5周年……
35年来,南极科考经历了怎样的挑战,取得了哪些成绩?面向未来,南极科考还要做什么?
南极科考,始终贯穿“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铭刻在南极科考史上的,是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南极故事。
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首次建长城站的艰辛,长城站首任南极越冬考察队队长颜其德依旧动情。由于卸运物资的条件有限,首次队必须抢建一座供小艇停靠、汽车能吊运物资的码头。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科考队员们毫不犹豫,纵身跃入冰冷的海水中,抡锤、扶钎、打桩……一组10个人冻坏了,就上岸休息片刻,另外10人立刻下水接替。晚上,队员们睡在充气帐篷里,每天12点之后收工,由于过度疲劳,他们往往是一躺下便睡着了。
南极大陆98%地区被冰雪覆盖,内陆冰盖更被称为“生命禁区”“白色沙漠”。昆仑站所在区域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8.4摄氏度,是南极冰盖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作为我国首任昆仑站站长的李院生,于2009年率领内陆队员进行昆仑站的建站工作。为了把500吨建站物资从雪龙船运到昆仑站,他们曾遭遇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海冰卸货刚刚开始,就有一辆雪地车压塌海冰掉入几百米深海中,开车的机械师差点葬身海底。”
当李院生带领车队向南极内陆行进时,车队常常十几个小时连续行驶。将近1300公里的距离、海拔4100米的冰盖高原、500吨的建站物资、运力严重不足的车队以及极其有限的作业时间……这些就像一组天文数字一样压在内陆队心头。“那时开车久了,人甚至出现了幻觉,行驶在平坦的冰盖上,眼前却像有冰山撞过来一样。”
抵达昆仑站后,队员们克服严重的低温和高原缺氧困难,抓紧时间拼命干活儿,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全部时间都用在了作业上,打地基、安装钢结构、搭建筑模块等,在工程机械极度缺乏、仅靠卡特车自带吊车活动的条件下,争分夺秒地建站。当终于建好站、队伍撤离昆仑站时,李院生拿起对讲机让大家回望一下屹立在冰雪中的昆仑站,心里充满了激动和自豪:“看!这是我们中国人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亲手建成的科学考察站。”
提起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的建站前期准备工作,第三十四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夏立民对登陆恩克斯堡岛印象深刻。他回忆,当时队员们被一块漂浮的海冰挡了去路,只好借助天然冰面作转运平台,将设备送上了岛。恩克斯堡岛人迹罕至、砾石遍布、场地坑洼,27名科考队员克服了低温、冻土、暴风、强紫外线、设备有限等困难,利用南极极昼光照的有利时机,争分夺秒,仅用25天就完成了原计划50天的工作。
张体军在11年的时间里先后参加了8次南极考察。他说,南极科考面对的最大风险就是“不确定”,有时需要“靠天吃饭”,随时利用好天气连续作战,15个小时不眠不休是“家常便饭”。作为第三十二次南极考察固定翼工作队的队长,他最担心的是“雪鹰601”飞机生病。有一次自动驾驶仪出现故障,飞机无法按照恒定速度、高度和姿态飞行,迫使本该由机器自动控制的部分不得不改由人工操作。“长达七八个小时的飞行,完全由机组人员手动操控,这种劳累和危险非常人能够想象。”
距离中山站600多公里的格罗夫山美丽而凶险,到处是陡峭的冰崖和巨大的冰缝,稍不留神就可能迷路或跌落深渊,但这里恰好又是一座天然实验室。方爱民曾率领团队在这里实地考察。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户外,队员们饿了就从怀里掏出带着体温的酱牛肉吃上两口。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格罗夫山考察完成了地球化学、冰上地质学、地球物理探测等综合性科考。
“只有去过南极,你才会真正爱上她。”这是不少科考队员们的心声。中山站的水暖工王刚毅说,南极看起来是一片荒凉之地,生活枯燥压抑。可当他坐在极夜的苍穹下,看流星倏地划过天际,看绚丽多彩的极光舞动,即使冻得全身发抖,也想再多看上几眼。他颇为感动地回忆:“有次我在修理水管,一只企鹅摇摇晃晃地过来,歪着脖子瞅瞅我,又看看水管,仿佛在说‘你在干吗?’它不见了,我会挂念;它一叫,我就会马上去找它。”
南极故事的背后,始终贯穿一种精神,这就是“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别的国家能做,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这种精神在南极科考中代代流传,它坚定着队员们的决心——坚决执行命令,扎实推进每一项工作;它赋予队员们勇气,在严酷的环境中,抱定拼搏的信念毫不退缩,才能一次次地化险为夷。
中国人从能在南极生存、能在站区附近观测采样,逐渐成为有能力到自己感兴趣、具有科研价值的区域活动
南极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气候最独特、空间最神秘的一片净土,也是科学观测数据最匮乏的地区。这种“最匮乏”不仅体现在科考站空间分布零散,还体现在人类观测的时间很短。作为一项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为了更好地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我国多年来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零的突破。时间倒回1985年2月20日10时整,西南极乔治王岛,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的落成典礼在欢呼声中举行。首次南极科考队用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提前完成了长城站主体工程,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南极速度”。
质的飞跃。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中山站1989年在东南极顺利落成,成为观测研究南极冰盖、冰架、高空大气物理、南极大陆地质、南大洋的理想之地;昆仑站2009年落成,它地处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汇聚了冰芯科学、天文学、冰下地质地球物理、大气科学等学科的前沿领域;泰山站2014年落成,是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重要的中转站点;罗斯海新站,位于东西南极的交界处,正在积极推进建站前期准备工作,未来将是研究南极岩石圈、冰冻圈的绝佳位置……依托科考站,我国南极考察获得综合保障支撑,考察活动范围和领域持续拓展。
建站,仅仅是我国南极科考能力提升的缩影。时至今日,我国已初步建成了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
拿船基建设来说,除了大名鼎鼎的“雪龙”号破冰船,我国还统筹安排“向阳红1号”“海洋六号”等远洋科考船协同作业。2016年12月20日,我国新一代极地破冰船“雪龙2”号在江南造船集团切割车间完成了第一块钢材点火切割。根据建造计划,新船将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考察船家族将再添“新丁”。
空基建设也不容忽视。随着我国首架固定翼飞机“雪鹰601”2015年投入使用,极地考察在航空平台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作为空中飞行的“实验室”,“雪鹰601”安装了大气采样、激光雷达、航空重力、航空磁力、穿透雷达等设备,具有进行大气科学、高空物理、冰盖动力、冰下地质等多项科学观测的能力。
在海陆空立体科考平台的支撑下,众多南极科研前沿项目取得可喜进展。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到2016年,南极科研项目总投入3.1亿元,是1985年到2000年的18倍。其中,我国在横穿南极雪冰环境研究、格罗夫山古气候环境研究、南极陨石回收与研究、东南极冰盖起源与初期过程研究、冰穹A的天文观测与研究等领域,均获得国际一流科学成果。总体看,我国初步建立了一支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基本稳定的科研队伍,对南极地区的总体认识在迅速加深。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我国已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通过与有关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我国在极地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成员……自开展南极活动以来,我国几乎参与了所有南极和南大洋观测研究大型国际计划,同时也派出人员参与其他国家的南极考察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合作成效。
曾有一位极地专家这样总结道:30多年来,中国南极科考的最大成就,就是中国人从能在南极生存、能在站区附近观测采样,逐渐成为有能力到自己感兴趣、具有科研价值的区域活动。“这是值得全体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成就。”
面对快速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南极科考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历史留下宝贵经验和财富,激励着极地人砥砺前行。
当前,世界各国不断加大极地科考投入,面对快速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围绕海洋强国、极地强国建设目标,专家认为,未来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极地政策和发展规划,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国际前沿科学问题为目标,统筹协调国内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南极科考事业。
具体看,要夯实南极业务化考察,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长期的高质量数据。所谓业务化考察,是指长期、持续地开展考察工作。那些关系人类共同命运的大科学课题,靠研究“孤峰”和成果“碎片”远远不够,需要更趋连贯和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持。
围绕前沿科学问题,积极开展基础科学研究,探索影响全球和极地变化的关键因素、过程或机制。相比美国、俄罗斯等南极科考强国,我国南极科学研究的系统性还有待增强。“我们要不遗余力地推动南极科研由单一学科向跨学科综合研究发展。”第三十五次南极科考队首席科学家陈大可表示。
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推动极地观测仪器、设备的研发和使用,使之更加高效、可靠、自动化。“能力建设不能止步。先进可靠的支撑保障能力,是我国开展南极前沿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只要有中国人去南极,就必须有相应支撑。”
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更多高水平和年轻科学家参与南极研究。“目前我国南极科考都是分散单位参加,有些参与人员具有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这会制约南极科考工作发展。未来将逐步推进南极考察‘职业化’,推进南极长期连续稳定考察队伍的建设。”有专家认为。
“今后,随着国家对南极事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广大极地工作者将持续发扬南极精神,在人类探索南极的历史上,书写下属于中国的崭新篇章。”谈及未来,科考队员们满怀信心。
(原标题 从1984年首次开展南极考察活动算起,我国南极科考事业已走过35个春秋 在“白色沙漠”书写中国传奇)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