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票据融资降温:2月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103亿元
在1月火热的票据融资市场,在监管加码和利差抹平等联合作用下,在2月大幅降温。
中国人民银行3月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从表内看,2月票据融资增加1695亿元,较1月的5160亿元缩水明显。而变化更为明显的是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2月减少3103亿元,同比多减3209亿元,直接“拖累”了2月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
简单地说,票据作为一种延期支付的手段,在企业之间流转,在票据到期前,如果持票企业需要提前获得票据资金,可以进行“贴现”,即持票人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转让给银行等金融机构,银行则可以将已贴现未到期票据转让给其他银行,称为“转贴现”。其中,票据贴现计入银行贷款,是表内融资,即“票据融资”,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是“表外”业务,统计在社会融资规模中。
今年前两个月的票据融资数据,可谓冰火两重天。
央行数据显示,1月表内票据融资和表外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分别新增5160亿元和3786亿元,二者合计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19.3%,较去年同期上升13.5个百分点。在央行看来,1月份票据融资显著增加主要还是支持了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通过票据融资的成本出现了显著下降。个别企业通过票据贴现和结构性存款套利,只是短期的,且并非普遍现象,不是票据融资增加的主要原因。
随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点名称:“降准信号发出后,社会融资总规模上升幅度表面看比较大,但其中主要是票据融资、短期贷款上升比较快,这不仅有可能造成‘套利’和资金‘空转’等行为,而且可能会带来新的潜在风险。”
银保监会随后表示,在组织监管人员进行票据融资套利方面的检查,一旦发现资金存在逃避监管套利,没有用于实体经济,将严格问责处罚。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