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两会教育观|减少PPT教学防近视,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文
2019-03-08 07:43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正值两会召开之际,各界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教育界的代表委员们也带来不少新的提案建议,也有一些代表委员就当前的教育热点话题提出了看法和见解。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梳理近日媒体报道发现,防控近视、家庭教育、大学生就业等话题,是当前较为关注的热点内容。

限制课堂PPT使用防近视

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的话题。教育部2月22日公布2019年工作重点,也强调强化近视防控工作责任制。

这也是全国政协委员、沈阳何氏眼科医院院长何伟关心的话题。澎湃新闻报道,今年的两会上,他带来了题为《关于限制课堂PPT课件使用时间完善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建议》的提案。

何伟在提案中如是写道,据统计,我国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初中生近视比例为74.4%,高中生近视比例为83.3%,大学生近视比例则高达87.7%,我国近视患病人数已居世界首位。而容易引发学生近视眼的诱因之一就摆在教室里。

根据随机调查的数据,何伟分析现状时如是认为,PPT课件的对比度较传统的黑板和白板低,长时间连续观看容易产生视觉疲劳,长期的用眼疲劳会损伤孩子的视力,导致近视发生。

何伟为此建议,应尽量限制课堂播放PPT课件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强化传统板书教学模式,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规范多媒体课件标准,严禁使用不合规的多媒体设备,以免对学生们的眼睛造成危害。

何伟还建议鼓励孩子尽可能走出户外,接触大自然,让孩子远离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

减少使用多媒体教学以保护学生视力,有学校已在尝试。据新京报报道,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推出“黑板日”,每周四不再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该校校长称是为保护孩子视力,适度使用电子设备上课。

给“家庭教育”立法,避免“甩手掌柜”式家长

“家庭教育”、“家校矛盾”、“家校微信群”等教育关键词近一年来颇受关注。

“我遇到一名家长,孩子尚在学龄前,对他的学前教育就已投入120万元。”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在接受未来网采访时表示,目前有不少家长盲目对孩子教育投入,将培养孩子交托给学校或教育机构。

对于这种家庭教育,全国人大代表、宇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光宇认为,教育孩子应该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法定职责,应该让学校回归教育本质,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而家长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只有双方明确责权和分工,才能更好配合。

未来网报道称,他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应出台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配合的系统性指导文件,明确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教育任务。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谢文敏也在两会上指出,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边缘化位置,缺乏正规指导、监督和约束。因此,他呼吁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立法,将家庭教育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特别是明确学校、家庭及社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芜湖市中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张荣珍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呼吁通过立法推进家庭教育规范化发展,促使家庭承担起教育功能,家长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家庭教育层面,除了呼吁建立“家庭教育”法,避免“甩手掌柜式”家长,还有人大代表就“家长过度干涉学习”提出看法。全国人大代表、黄冈中学校长何兰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赞赏家长天天辅导孩子做作业。她认为,学习是有规律的,家长辅导反而会让孩子误学。她建议,家长们应在活动、运动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阳光、灿烂的成长。

建议给予学校适当惩戒权

近年来,校园欺凌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国家也针对校园欺凌出台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加强中小学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等。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今年两会,民进中央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有效治理校园欺凌问题的提案》。民进中央认为,校园欺凌问题的辨别、介入与处理极其复杂。在现行政策下,学校在面对欺凌事件时,出于政府部门与家长之间的“夹心”位置,同时承受两方压力。由于缺少教育惩戒权、法律顾问和专职心理教师,学校治理校园欺凌的权能也有限。

因此,民进中央提出,一是应加强校园欺凌综合治理,增强政策实施,制定欺凌治理的相关法规,为依法治校提供依据。二是应给予学校适当惩戒权,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对任何校园欺凌事件必须予以解决而不能搁置或推脱,建立校园欺凌治理的激励和问责机制,激发学校对校园欺凌治理的主动性。三是应制定科学的反欺凌治理工作评价标准。四是为校园欺凌创造有利环境,要求家长落实监护指责、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明确其配合。

对于给予学校惩戒权,河北邢台学院文学院教授、民盟邢台市委会副主委陈凤珍表示支持。据文汇报报道,她呼吁,为了使学生少犯错误健康成长,使教师摆脱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使中小学校学生管理进入正常轨道,应该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教师的惩戒权,既是对教师正确合理使用惩戒权的法律支持,也是对学生不受教师滥用惩戒权侵害的法律规制。

大学生就业应“不死磕”一线城市

如今正值毕业季“春招”,不少代表委员都把目光聚焦在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

“虽然年年都被说是‘最难就业季’,但我觉得近两年大学生就业的态势是向好的。”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称,目前社会对劳动力,包括高层次人才的吸纳程度和经济增长是基本成正比的。“以我们这样的‘985’高校为例,我能感受到学生毕业季的焦虑程度降低了,这说明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认为,目前不“死磕”一线城市、不追逐“铁饭碗”,正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势。“现在大学生就业选择机会越来越多,他们在个人发展平台、就职区域、职业环境等方面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很多人不会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称,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魏洪义认为,要让更多大学生走进基层、留在基层,还需国家政策支持。“基层就业尤其是农村就业,目前还面临着农村工作环境、待遇、职业能力提升等问题。”

他举例称,学农业专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时和产业结合前景更大,但不少农业专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时仍首选大城市,这与相关的招聘和待遇政策支持不够有关。“有些下去的村官和乡镇科技人员,村里甚至无法提供像样的住宿条件。”因此,魏洪义呼吁国家出台更多优惠政策,进一步向留在农村的大学生倾斜。

    责任编辑:马世鹏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