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五矿董事长:将国资投资公司改革由“大写意”转向“工笔画”

王璐/经济参考报
2019-03-07 07:43
能见度 >
字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19年是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五矿”)被列为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第四个年头。“我在内部讲,要把我们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和运转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走出国企改革的成功道路,形成‘五矿模式’的典型样本。”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五矿董事长唐复平向《经济参考报》记者描述下一步的思路。

其中一个核心任务就是采用改革的方法,全面实施“竞争力提升”行动,建立以契约化管理为核心的市场化经营管理机制,把外部竞争压力充分引入内部。据透露,2019年,契约化管理从中国五矿总部职能部门到业务单位将一一对应,完全落实。

2018年1月,唐复平从鞍钢集团履新中国五矿。过去的一年,这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32亿元人民币,利润同比增长16.5%,经营业绩创历史最好成绩。截至当年底,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1.86万亿元,其中资产总额9115亿元,管理金融资产9499亿元。

背后的秘诀之一是向市场化机制改革要效益。2018年,中国五矿推出一系列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布局,其中一个是在围绕如何提高国有资本运行和配置效率上,以“契约化”管理为导向进行了管理体系的重塑,把“责权利”搞清楚,制度化、清单化。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实际上开展了内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内部优胜劣汰,实现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唐复平解释称。

另一个重要内容,则是围绕重组整合需求,推进同质化业务整合,推动各类要素资源有效配置、有力聚合,加强内部协同。

2015年12月,国资委宣布中国五矿与中冶集团重组,中冶集团整体并入中国五矿。“这两个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间重组,本身就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这个重组整合,就是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提供一个样本和模式。”唐复平表示。

此外,中国五矿还参与“双百行动”,成立了创投公司和五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等,以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作用和国有资本在产业整合、培育方面的功用。

“企业发展很快、体量很大。”唐复平坦言,“但我们对自身有着比较清醒的判断,中国五矿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这‘三期’分别是重组融合期、扩张调整期、结构调整攻坚期。在这个阶段,企业发展面临方方面面的挑战比较多。中国五矿身处金属矿业领域,金属矿业、冶金工程等业务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非常大,传导性很强,外部环境压力也比较大。”

当前,国企改革正处于“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阶段。2019年,中国五矿将继续推进试点实践往前走,逐步调整理顺、解决难题、化解风险。按照 “三步走、两翻番”的步骤安排,到2020年实现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的目标。

唐复平认为,“世界一流”本质上是对标竞争、市场排名的概念。具体而言,世界一流的企业一要有一流的产业和子企业,由一批世界一流企业组成的集团才能称得上世界一流的集团;二要有一流的技术研发;三要有一流的管理与协同。在金属矿产领域对标分析当前世界一流的金属矿产企业集团,它们都拥有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特色。

唐复平分析了中国五矿的独特优势。首先,从勘查、采矿、加工到贸易物流的全产业链布局合理,能够较好地应对市场周期的影响;其次,产商融匹配较好,能够有效打通商品流和资金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再次,拥有较强科技实力,拥有数十家国家级的科研机构,能够开展多个金属品种的冶炼加工及高端应用材料研发;最后,拥有几十种金属矿产资源,尤其是在部分小金属领域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但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仍然任重道远。”唐复平指出,中国五矿规模足够大,但效益不够高,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所以要瞄准竞争力不足这一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下大力气解决,全面实施“竞争力提升”行动。

在唐复平看来,通过这一行动,要做到“一切行为方式和规则都围绕市场化要求,一切产出结果和指标都围绕竞争力提升”,牵引各级企业成长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进而增强微观市场主体的活力,最终实现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只有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市场化的手段推进‘竞争力提升’行动,尽快借助改革乘数效应和政策红利作用,才能形成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差异化优势,逐步缩小与传统矿业巨头的差距,达到‘世界一流’。”唐复平说。

(原标题:唐复平委员:将国资投资公司改革由“大写意”转向“工笔画”)

    责任编辑:贺梨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