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大代表潘越建议:让教学楼“长高长胖”化解“入学难”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厦大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潘越带来了《关于出台学校集约化建设技术规范的建议》。
“简单来说,就是让校园的教学楼‘长高、长胖’,化解‘入学难’问题”,潘越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这也是当前许多城市教育发展的共同需求。”
潘越观察到,越来越多类似厦门、广州、深圳这种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在学校用地无法扩大的情况下,开始探索集约化学校的建设,以提供更多的学位,满足户籍适龄儿童和随迁子女的就学需求。但在实践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问题,亟需抓紧研究出台集约型学校建设技术规范,进一步提高学校校舍资源的使用效益,以满足土地资源集约型城市教育发展需求。
潘越认为,我国《中小学设计规范》(GB50099-2011)在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应合理布局,合理确定容积率,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节约用地”,但是在具体条款中,又规定各类小学的主要教学用房不应设在四层以上,各类中学的主要教学用房不应设在五层以上等,间接限制了建筑密度,为推进集约化学校建设制造了障碍。
由此,潘越建议适当突破教学楼层数限制:一是分类对教学用房层数限制提出要求,对使用率高的普通教师可限制层数在四层或五层,对于实验室、功能教室、阅览室等使用率较低的教学功能空间可适当突破层数限制;二是鼓励设置学生电梯,让学生在到超过4层(小学)或5层(初中)教室上下课时安全使用,减少学生上下楼的疲劳感;三是规定教学楼高度。按有关规定,建筑物高度低于24米(超过24米为高层建筑,疏散要求与多层建筑不同)在安全疏散方面的要求是一样,可统一教学楼最高不可超过24米,在不违反此规定的前提下,给地方在学校层数建设一定的灵活性。
另外,《中小学设计规范》规定“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潘越认为,此条规定主要是为了避免教学楼间声音的相互干扰,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通过教室窗户设置隔音玻璃、教室内加设吸音板、走廊设置隔音屏、室外设置绿化树木等多种方式降低相互干扰。
因此,潘越建议有条件地放宽教学楼间距限制,将规范要求调整为在满足日照和消防间距要求的前提下,对已采取适当降噪措施,保证教室内噪音水平不超过50分贝的,放宽教学楼间距25米的限制。
此外,潘越还建议进一步细化学校地下空间利用的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可设置于地下的功能以及所需采取的技术措施,为学校高效利用地下空间提供技术支持。
潘越举了个节约化办学比较成功的例子。
她介绍,厦门市近期规划设计的教科院附属小学位于思明区核心地段,人口密集,用地紧张,在1.6万平方米的用地上需建设36班的小学,生均用地面积不足10平方米。如按常规设计方法,学校仅能布置24班教学楼、200米跑道和一片篮球场,远无法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的需求,而片区学位十分紧张,必须建设36班方能满足要求。
为此,该校设计在规范的指引下,经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合理布局,突破常规:
一是高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设置两层地下室,地下二层作为公共停车场,缓解周边停车压力,地下一层作为学校使用辅助空间,设置下沉广场、家长接送、运动区、储藏区等功能。
二是将田径场架空一层,利用架空层和地下一层的层高,设置了半地下的篮排球场、游泳馆,解决了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因半地下室上部为架空设计,不会出现地下室通风不畅的问题,采光可通过下沉广场、光导技术用于解决。
三是突破小学四层的限制,将教学楼高度做到五层,普通教室布置在四层以下,部分功能教室以及办公功能设置在五层,因体育场架空抬高一层,教学楼最高层到体育场的实际层数仍未超过四层,并不会造成上下楼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四是规划、建设和教育部门通力协作,沟通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如该项目地处老城区,周边建筑密集,规划部门综合考虑周边情况后,允许与周边部分建筑的退线在满足消防安全间距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建设图审部门,对于与现行规范有冲突的地方,组织相关专家,科学论证,为项目实施创造了条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