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日周恩来总理诞辰纪念日,海棠依旧溢芳华

2019-03-05 16: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

他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身后没有留下任何私人财产。

他曾经说过,一息尚存,就得奋斗!

他虽已远去,但一直活在人们的心里。

他叫周恩来,“人民的好总理”。

2019年3月5日,是他诞辰121周年。

50多年革命生涯,26载总理重任,他的名字,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怀念。

去年(2018年3月1日),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饱含深情地说,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温暖、很自豪。

几十年岁月流逝,一提起这个名字,无数中国的心中他依然会涌起难以抑制的崇敬和深情。

他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

他是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

他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

他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

他是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

他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张周恩来晚年坐在沙发上的照片,侧影憔悴瘦削,老年斑无声地暗示着他的年纪,唯有那深邃目光洞彻时空。

他日理万机,把毕生的精力和满腔的热血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却将自己置之度外。

他为民谋福,直到临终,身上一直佩戴的一块徽章是:“为人民服务”。

如今,回眸周恩来工作生活中的点滴片段,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震撼,激荡我们的心灵。

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是周恩来年少时的豪言壮志。

12岁那年,周恩来来到了东北,不久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一天修身课上,校长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站起来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2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这是周恩来青年时代曾经写下的寄语。

102年前,19岁的周恩来从南开中学毕业去往日本留学之前,为送别他的同学写下了临别预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这是周恩来在一百年前的中国梦,从中我们能够看到他对于国家的这种信念和对国家的热爱。

3

“我认定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这是周恩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周恩来在天津积极投入爱国运动,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周恩来那年21岁,青涩却不乏坚毅。1924年秋,在国共合作期间,周恩来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年26岁,正是英姿焕发的年纪。在那个年代,知识涵养兼备,留洋归来,长相英俊的周恩来,无愧民国第一美男的称号。

即使放到今天偶像流行的年代,周恩来的儒雅大气,英俊潇洒也无人出其左右。周恩来的风度绝不只限于外在,那时一种深深扎根于内的内涵的自然散发。只有这样高尚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美,也只有这样的美才真正能够被人民所景仰和铭记。

4

“每个人都是普通党员”

这是周恩来对自己党员身份的根本要求。

周恩来一生留过5次胡子,曾经被称为“胡公”。年轻时由于刮了胡子太帅,太引人注意,为了革命隐蔽的需要,他特意留了胡子。因为有了胡子,更便于他伪装相貌,有时装扮成商人,有时装扮牧师,从而在多次行动中化险为夷。1934年长征期间,从中央苏区一直到陕北,他一直都留着胡子,不过这回留胡子主要是因为没有能刮胡子的刮脸刀,还有种说法是因为他发誓“不抓住蒋介石就不刮胡子”。

周恩来同志从1927年起就是党中央的核心领导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参与领导了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各项重大工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每一个重大胜利付出了巨大心血。

1935年6月底,警卫员魏国禄当选了周恩来所在党小组的组长。一次,周恩来问为什么很久不开党小组会议。魏国禄说小组会开过了,看首长忙,就没通知。没想到,周恩来严肃批评道:“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是普通党员,谁都要过组织生活,这是个党性问题。”

5

“我做工作,从来没有灰心过”

这是周恩来在自我解剖时说的话。

1951年9月29日,在北京、天津高等学校教师学习会上,周恩来向1700多名教师做了《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报告。他以自己思想改造的亲身经历,回答了知识分子为什么需要改造和如何进行改造。5个多小时里,他以自我批评的精神坦白剖析自己的经历,听者莫不感动。

6

“我是总服务员,要为人民服务而死”

这是周恩来“人民至上”的理念。

周恩来经常说:“我是总服务员。”他要求各级政府管理者,都要服务好老百姓,当好人民的服务员。

7

“畏难苟安,不是共产党人的品质”

这是周恩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实写照。

1972年5月,周恩来被确诊患膀胱癌,发展到每天便血,但仍继续超负荷工作。从确诊到住院的两年内,除了13天以外,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直到1974年6月住进医院。住院期间,他会见外宾65批,在医院召开会议20次,出院开会20次,找人谈工作200次以上。

8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是周恩来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誓言。

“文化大革命”是周恩来十分痛苦的时期。有时他不得不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事,便他坚持“抓革命,促生产”,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保护大批党内外的干部,从而在紧要时刻避免了党可能发生的分裂。

9

“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

这是周恩来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

1958年1月到杭州视察,周恩来随身带着自己的铺盖,枕巾中间已经破损。地方同志看不下去了,就给他换了条新枕巾。周恩来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他坦率地说,他这样做不光是一个人的事,是提倡节俭,不要追求享受,提倡大家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共产党员本色。

10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是周恩来提出的著名新型国家之间关系。

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兼任外交部长8年多,作出卓越贡献。他一直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展现出一种新型的国家之间的关系。

11

“不靠关系自奋起”

这是周恩来为晚辈立下的家规之一。

周恩来特别叮嘱晚辈:“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我的关系,都不许扛总理亲属的牌子,不要炫耀自己,以谋私利。”所以,在周恩来的侄子辈以及第三代的登记表里,都找不到与周恩来的“关系”。

12

“您举世传颂爱情佳话”

我们不会忘记,您举世传颂的爱情佳话

周恩来,这个英俊潇洒、位高权重的男人,一辈子忠于自己的爱情,与邓颖超不弃不离,共度一生。他们在五四运动中相识,于一生的相伴中积淀成深沉的爱。1954年春,中南海西花厅海棠盛开时,周总理正在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无法亲临赏花,于是邓颖超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成标本,夹在书中托人带给总理。总理看到这支海棠花非常感动,百忙中也没忘记回赠邓颖超,托人带回一枝芍药给她。周恩来与邓颖超千里迢迢赠花问候,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整整半个世纪的恩爱之情,真正为世人留下了一段举世传颂的爱情佳话。

在周恩来诞辰121周年之际,最好的怀念,应是不忘他毕生的心愿,延续他千古垂范的精神品格。

虽然他离开我们40多年,但他的身影却时时在我们身边,至今许多人仍是一提总理双泪流,一谈国事就念总理。

总理之所以时时在我们心中,还因为他的“六无”

一无是死不留灰。

周恩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死后不留骨灰的人。他逝世10多年前就与邓颖超约定死后不留骨灰,分别散在北京长城上空、北京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入海口和黄河入海口。

二无是生而无后。

总理并不脱俗,也不寡情。然而遗憾的是,残酷的地下斗争和战争夺去邓颖超腹中的婴儿,以后又摧残了她的健康,他们一生都没有孩子。

三无是官而不显。

周恩来作为一国总理只求不显,在外交、公务场合他是官,而在生活中、在内心深处,他是一个最低标准甚至不够标准的平民。有权不私、有名不显,权倾一国、两袖清风,是他的真实写照。

四无是党而不私。

周恩来在重庆时就被人称周公,直到晚年,他立党为公,功同周公的形象更加鲜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在病榻上“一次输液三拔针”,如此忧国、如此竭诚,怎么能不天下归心呢?

五无是劳而无怨。

担任过8年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的李琦,曾问周恩来为什么你要管那么多具体的事。周恩来回答:我多做些这样的事,就可以使毛主席有更多时间来考虑那些大问题。为了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他甘愿把自己始终放在“配角”的位置。

六无是去不留言。

1976年元旦前后周恩来已到弥留之际,这时中央领导对他的病情已是一日一问,叶帅取来一叠白纸,让病房值班人员随时记下。但总理去世后,值班人员交到叶帅手里的却是一叠白纸。“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就无我,我复何言哉?不必再说,又是一种崇高。

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曾经写下这样的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周恩来同志还说过:“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若不强大起来,不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就要受帝国主义的欺侮。”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人民总理爱人民,

人民总理人民爱”。

人民用朴素的语言,

表达了对周恩来最真挚的感情。

当年送他的十里长街,

如今已是十里繁华。

今日中国,

如您所愿,

国泰民安,

盛世繁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