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杨利伟谈《流浪地球》:有一定科学依据,反映了独特家国情怀
中国军事时政新闻权威发布平台@学习军团 3月4日消息,今天下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两会特别节目《央广会客厅》访谈节目请到了一位重量级的嘉宾——全国政协委员、我国首位飞天航天员、航天英雄杨利伟。
在这期访谈节目中,航天英雄杨利伟都谈论了哪些话题?军团特意为大家梳理了一些访谈要点,供大家品读。
一、杨利伟谈《流浪地球》
虽然我没有到影院观看这部电影,但是关注了它的很多介绍。首先,艺术和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科幻文学、科幻电影等,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是有科学依据的。这部科幻电影,先不去看电影里的科幻情节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仅从表现形式上就值得我们去推广,因为在科学的基础上去发挥人的想象空间,可以更好引领科技的发展。我也看过其他国家的一些太空主题的影片,我觉得《流浪地球》反映了中华文化对家园的一种独特情怀,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团队精神,希望今后有更多类似的科幻作品出现。
二、杨利伟谈第三批航天员选拔,期待“专业太空记者”
去年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启动,目前正按照初选、复选、定选三步的计划进行,目前初选已基本完成。希望进入复选阶段的备选对象,能够积极的备战,迎接下一步挑战,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国家的空间站实际上也是一个实验平台。随着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将来其它行业的同志都可以到空间站工作。上次景海鹏和陈冬同志作为特约记者在太空中进行报道,我想,换做像陈欣你们这样的专业记者效果可能会更好。这两天开会,很多人也问我这个话题,说我们普通老百姓什么时候也能去飞行?实际上从我们现在目前的技术来讲,作为普通人去飞行已经不是问题了,只是我们现在的资源很有限。将来,随着我们技术的发展,整个工程的拓展,希望有更多人参与进来。
三、 杨利伟谈中国航天载人登月和航天员选拔条件
前不久,我们“嫦娥四号”取得很好成绩,而“嫦娥五号”也可能会在今年发射,这对中国航天事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我个人认为,今后载人登月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还没有立项,但是我们已经在做前期准备、关键技术攻关和深化论证工作。我想随着这个工作推进,再有十年左右的功夫,我们登上月球还是可以期待的。
关于登月航天员的选拔,我们会针对不同的任务建立不一样的选拔标准。比如这一次选拔的第三批航天员,不单单有驾驶员,又新增了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他们选拔标准就不一样。作为登月任务来讲,航天员不仅要完成近地空间出舱等工作,还要面对月球的重力、环境和温度等因素挑战。这样的话,我想对航天员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四、杨利伟谈航天事业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是一个大的趋势。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也得益于我们多方面的合作。比如说我国神舟八号曾和德国进行过生物培养箱合作,神舟十一号与法国进行过医学合作等等。现在我们也在与联合国外空司进行合作。
去年5月份,我们发布了航天事业合作项目大纲,有27个国家、42个项目参与,近20个项目入围,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组织专家评审,这也折射出我们合作共赢的理念。
五、杨利伟谈差距和航天精神
从整个航天工程来看,我们一些单项已经走到世界前列,但是在整体发展上,我们与一些航天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航天人去一直在努力拼搏。通过我们的这种不断努力,向航天强国或者向领跑强国迈进的脚步会越来越快。
六、杨利伟回应“航天事业”投入大、产出少、距离民生利用远等问题
其实,我们每一次航天飞行都会听到很多这种声音,这与我们的宣传工作和科普工作还不太够有一定关系。航天技术不像我们今年种下一粒种子,明年它就发芽了,大家就会看到收获。但事实上,我们老百姓当前已经离不开航天技术了,比如说手机通讯,电视信号,太空食品、太空制药、甚至连婴儿用的尿不湿,这些技术都和我们分不开。这几年,从民生到经济发展,再到科技引领,载人航天事业都做了大量贡献。等将来我们的空间站建成之后,会有更多的实验惠及老百姓。这样的话,大家就会更深刻地认识到航天事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七、杨利伟谈自己的2019目标,并寄语追梦太空的青少年
每个人每年都会有自己的目标。作为一名航天员,我会继续坚持进行航天员训练,保持良好状态,随时迎接下一次任务的挑战。从工作角度来讲,我希望能够更好完成当前工作,为中国航天工程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有志飞上太空的青少年们,我想说,通过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插上科学的翅膀,希望你们能够飞越高,越飞越远。
(原题为:当《流浪地球》遇到“载人登月”,听听航天英雄杨利伟怎么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