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明日报:治理外卖垃圾刻不容缓
据光明日报3月2日消息,“动动手指,美食到家。”外卖行业的兴起,着实解决了不少人的吃饭问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用户规模达3.55亿人,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总量超过2000万单。然而,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外卖产生的大量包装垃圾也越来越成为令人头疼的环保难题。
近日,有媒体就外卖包装对100名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的受调查者在外卖中收到的是透明的一次性塑料餐盒;21%的受调查者收到的是泡沫餐盒;可降解餐盒和其他包装各占6%,纸盒仅占1%。笔者观察到,点一份简单的外卖——哪怕只是一碗面条,也至少要产生以下垃圾:塑料碗、塑料汤匙、一次性筷子、牙签、纸巾、塑料袋、订单条……不难发现,其中大多数是难降解的塑料制品。曾有环保组织研究分析了100个外卖订单,发现平均每单外卖消耗3.27个一次性塑料餐盒/杯。这意味着,目前中国互联网订餐平台上,每天使用的塑料餐盒超过6000万个。
可见,小小外卖所带来的垃圾危害不可小觑。当前,外卖送餐使用的塑料餐盒和餐具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塑料袋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均是自然环境下很难降解的普通塑料。这些塑料制品的去向,一般都是和各类生活垃圾混杂在一起被送进填埋场或焚烧场。而未经专业处理的填埋和焚烧无疑会给城市垃圾处理场附近的土壤、水和空气带来严重污染,给自然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究其原因,一方面,重复利用和可降解材料推广普及不够。目前,很多外卖平台出于成本考虑,使用的外卖材料多是一次性、不可回收利用的,不符合环保要求,从源头上导致了污染的产生。另一方面,塑料回收渠道不畅。虽然外卖垃圾中有部分可回收,但由于回收价格低、再资源化成本高,回收者一般不愿捡满是油污的外卖餐盒,就算捡回来也要耗时耗力清洗,因此塑料餐盒在回收市场上并不受回收企业或个人的欢迎。此外,回收难还与我国垃圾回收体系尚不完善有关。塑料餐盒作为低附加值回收物,难以进入再生资源回收渠道,即便消费者主动将塑料垃圾分类,由于回收体系不完善,环卫车在清运垃圾时也有可能把各类垃圾混在一起拉走。
随着外卖行业的迅猛发展,外卖垃圾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当前亟待重视和解决的城市环保问题之一。就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有关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鼓励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制出成本更低、更易降解、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少的一次性环保餐具并推广使用。一方面,规范一次性餐盒生产企业的准入,禁止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生产,倒逼企业研发、生产可降解类环保餐具;另一方面,出台政策引导商家尽量使用可降解餐具,从而减少一次性餐具的用量。相关部门在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的同时,也有必要将外卖餐具纳入监管视线。
其次,实施源头分类强制政策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激励污染者减少废弃物产出;同时,用资源回收收入弥补垃圾管理社会成本。在这方面,可以效仿国际普遍采用的垃圾回收押金制度,创新回收渠道。消费者购买外卖时先支付部分押金给外卖平台,待用餐完毕后,将外卖餐盒送至自助回收机器或人工回收点。平台确认后,再将押金退还给消费者,以此促进消费者树立健康良好的消费理念和垃圾回收意识。
再次,改善消费行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也殊为重要。一方面,外卖平台应该积极发挥作用,优化管理模式,提醒消费者有意识地在点餐时不要或者少要一次性餐具;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在减少外卖垃圾的问题上作出积极回应,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改变消费行为,降低点餐次数和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作者系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党委副书记,原题为《治理外卖垃圾刻不容缓》)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