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阿丽塔》:被吐槽又如何?这部片子10年内将无人超越
他创造的记录都由他自己来打破,
他监制的新片《阿丽塔:战斗天使》,
又一次站在了当今电影视效技术的巅峰。
为了拍这部电影,他准备了20年,动用了3万台电脑,
特效场景渲染时间4.32亿小时,
据说电脑渲染《阿丽塔》时排出的热气,
甚至改变了城市的温度。
一条在北京专访了卡梅隆及该片导演罗德里格兹,聊了聊这部片子诞生的故事,
以及卡梅隆设想中电影的未来。
那是一个真人演员和虚拟CG人物并立的未来。
“我并不是要用特效代替演员的表演,
我的特效不如说是一种高级化妆术。
拍完《泰坦尼克号》,
我们才知道该怎么拍《阿凡达》,
拍完《阿凡达》,
我们的表情捕捉技术实现了,
可以拍《阿丽塔》了。”
撰文 谭伊白、石鸣
詹姆斯·卡梅隆今年65岁了。他27岁开始当导演,将近40年的职业生涯里,只拍了7部电影。《泰坦尼克号》之后,他十年才出产一部新片,最近上映的科幻动作大片《阿丽塔:战斗天使》他任编剧、监制,是他二十年磨一剑的产物。片子改编自日本漫画《铳梦》。没有上映之前,很多人都等着看卡梅隆翻船。毕竟,好莱坞改编日漫的黑历史太多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有粗制滥造的《强殖装甲》《北斗神拳》。最近几年,制作精良但依旧“水土不服”的有《七龙珠》《攻壳机动队》《死亡笔记》。大友克洋的名作《阿基拉》2008年就被华纳买走了版权,至今没有拍出来。
另一方面,人们也隐隐怀着期待救世主的心情期待“卡神”新片的降临。从《异形2》、《终结者》系列到《泰坦尼克号》、《阿凡达》,他每一次出手,都刷新了人们对电影视效的认知。
《阿丽塔:战斗天使》刚在北美上映时,口碑并不理想。烂番茄的影评人指数一度只有31%,然而爆米花指数却高达94%。国内上映后,豆瓣评分7.6,猫眼9.0,上映4天票房近5亿,呈现出“叫座不叫好”的态势。剧情发生在26世纪,讲述的是一个少女自我发现的故事。主角阿丽塔是一个机械改造人。她来历不明,被身为人类的依德医生在垃圾场里发现。那时她的身体已经不翼而飞,只剩头颅,头颅里的人类大脑还活着。
依德为阿丽塔装上机械身体,她苏醒后却发现自己对过去完全失忆。她一边努力寻找自己的真实身份,一边开始探索和适应新的现实世界。
她似乎拥有一段神秘而黑暗的过往,和周边无人能敌的强大战斗力。随着谜底逐渐浮出水面,阿丽塔也从一个天真少女蜕变为成熟的战斗领袖。拍这部片子,卡梅隆学习如何做父亲
《阿丽塔:战斗天使》的原漫画《铳梦》,从1991年开始连载至今,被翻译为13国语言发行销售,在全世界培育了一大批粉丝,被奉为蒸汽朋克、赛博朋克和末世预言的圣经。
卡梅隆从1980年代开始就是漫画迷。他看到这部漫画是1995年,那个时候才画完第一部全9卷。他的好友、《水形物语》的导演吉尔莫·德·托罗给了他一张《铳梦》的动画录像带。
那是1993年日本人自己出的《铳梦》OVA(原始光盘动画),改编了漫画前两卷的内容,分上下两集,时长不到一小时。
卡梅隆一下子被《铳梦》触动了,“因为那个时候我的大女儿刚刚6岁,我心里一直在想,自己该成为一个怎样的父亲,这恰恰也是这部漫画的一个主题。”依德捡到阿丽塔的头颅之后,为她装上的是为自己的女儿准备的机械身体。他为她起名阿丽塔,是他曾经的女儿的名字。他认定阿丽塔也是13岁,他的女儿正是在这个年龄不幸死去。
“他觉得曾经失去的女儿又回到了他的身边,他把她当做13岁的女孩,一厢情愿地认为她心里也这么想,”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说。
这种父女关系一开始似乎维持得很好。可是,随着阿丽塔自我发现的逐渐深入,依德成为了她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她觉得刺激的,依德觉得危险,她想要了解过去的秘密,依德却不愿意向她透露,因为会妨碍她继续做他的女儿,一个天真的少女。
卡梅隆在这种关系中眼睁睁地看到了自己。“有一天我将会成为这样一位父亲,而我的女儿就是这个女孩。”
“她会想要变得独立、自由,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而我会想要保护她不受这个世界的伤害。可是过度保护是不对的,我得学着参与她的成长,同时并不干预她的人生,这样她才会拥有自己的力量和个性。”他决定,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拍个电影,“因为拍电影会迫使你不断思考并且得出自己的结论,最重要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身为一个控制狂,卡梅隆其实并不喜欢受制于人的改编,他最出色的几部作品都是原创。《铳梦》之外,他唯一着手改编过的漫画是《蜘蛛侠》,可惜计划因为外部原因中途搁浅。然而,阿丽塔的故事如此吸引着他,以至于他还没有获得改编版权,就先跑到东京去和原作者木城幸人见面。
原作者木城幸人与导演罗德里格兹“他想第一时间向作者传达自己的改编思路,他觉得这是他的责任,”卡梅隆多年好友兼制片乔恩·兰道回忆说。
当时,想改编《铳梦》的不止卡梅隆一人。1999年,他赢得了版权。2005年,他完成了改编剧本,长达186页,注释600多页。
2009年,《阿凡达》上映,火遍全球,拍续集的计划立刻被提上日程。卡梅隆一口气宣布,续集要连拍四部,拍到《阿凡达5》为止。
筹备《阿凡达》续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铳梦》的开拍,被一推再推。“我的女儿向我吼叫,‘阿丽塔在哪儿?我想看阿丽塔!你说过你会给我拍这部电影的,你都没有拍!别管什么《阿凡达》了!”2015年,卡梅隆终于意识到,自己有生之年也许再也没有精力来拍这部电影了。他宣布把这部影片的执导权交给《罪恶之城》的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自己在幕后任监制。
四年之后,《阿丽塔:战斗天使》面世了。“现在我女儿26岁了,她很爱这部电影。她说这部片子来得有点晚了,早点出来的话,她能从里面得到更多东西。”
罗德里格兹比卡梅隆小14岁。他入行时,卡梅隆已经是业内传奇。两个人1993年就已相识成为好友。2003年,在筹备拍摄《罪恶之城》时,两个人曾经合作过,“那个时候我们就在讨论怎么才能拍出一个完全用数字捕捉技术创造出来的角色。”罗德里格兹回忆说。
卡梅隆忙《阿凡达》以及续集计划时,两人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见面。“我甚至以为他住在了新西兰(负责《阿凡达》特效的维塔工作室位于新西兰),”罗德里格兹说,“后来发现他就在洛杉矶的时候,我就约他吃午饭。”
结果一顿午饭变成了一次长达四小时的面聊。卡梅隆带罗德里格兹参观了筹备阿凡达续集的工作室,“那是一个巨大的画廊,里面可以看到关于这部电影的所有设计、计划,都摆在那儿,只有很少一部分我信得过的人才能来参观。”卡梅隆说。
参观结束,直到最后两人快要分别的时候,罗德里格兹才提起了“阿丽塔”。“如果你接下来要把这么多续集都拍出来的话,阿丽塔怎么办?我可一直等着看呢。”他也是这部漫画的粉丝。“我大概确实是顾不上了,”卡梅隆把那186页的手稿和600多页的注释给了罗德里格兹,“你有兴趣就看看你要不要拍。”
罗德里格兹如获至宝,花了整整一个夏天,把剧本从186页精简到125页。拿给卡梅隆看,后者竟然看不出少掉了什么。“其实整部电影都已经在那儿了,卡梅隆把他想要的电影全部详细记录了下来,只是没有功夫去精修而已。”
老大哥和小朋克罗德里格兹把卡梅隆称为“老大哥”,“他非常慷慨,有什么新发现,新收获,向来都会分享给我。”
他从前拍的都是小成本、B级片,《阿丽塔》却是近2亿美金的大制作。他惯于单兵作战,《阿丽塔》却有一整支世界一流水平的创作队伍。
为了拍片,罗德里格兹专门去上课,学习卡梅隆拍电影的方法。“我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他看了电影之后,觉得‘哎,早知道当初还是应该我自己来拍’。”
卡梅隆把罗德里格兹称为“小朋克”,“他常常给我启发,啊,原来年轻人现在是这么做事情的,我最好赶紧跟上潮流别落后。”
他非常欣赏《罪恶之城》,“对我来说那就是未来的样子。”罗德里格兹自己发明的“极简拍摄法”也深深吸引了卡梅隆。“他说,我只需要两个演员和一把椅子,以及一个方向盘,把他们放在房间里或者车里,哪里都行。没有房间也没关系,我需要的只是往演员身上打阴影,那我在灯光前面挡几根手指头就可以了。”
“他和一些电影明星,比如布鲁斯·威利斯一起拍片的时候,房间里就只有一张绿幕,别的什么也没有。这种拍法当时很先锋,没人这么做过。后来还有人专门上课去学这个方法。《斯巴达300勇士》也是这么拍出来的。没有《罪恶之城》,就不可能有《斯巴达300勇士》。”
没有机动球,就不叫“阿丽塔”现在还在连载中的漫画已经画到了30卷,影片故事主要来源于前两卷,另外还从第四卷中抓取了“机动球”大赛的情节。
“作为漫画粉,我们要为全世界的粉丝在电影版里加这个东西。”卡梅隆说。
在漫画里,富人和穷人被分隔为两个世界:富人生活在天上,穷人生活在地上的垃圾堆里。
天空之城撒冷,从地面上获取资源和劳动果实,再将垃圾排放到地面。地上是废铁城,整座城市都建立在撒冷扔下来的垃圾之上。想要从废铁城上到天空之城的唯一途径,就是参加机动球大赛,获得冠军。
比赛内容类似于赛车或者速滑,在一个弯曲、设立了路障的赛道内,要争夺一个机动球,去成功“投篮”。参赛的都是机械改造人,为了追求更高的速度、更强悍的力量,改造人都想方设法升级自己身体部件的机械性能,比赛的暴力程度也因此大大增加。在电影里,卡梅隆进一步把这个比赛升级成了一场“杀人游戏”,所有其他的参赛选手都想借机杀掉阿丽塔。赛道追逐甚至突破了原作者的设定,从体育场内延伸到了大街上。
“我觉得这个改编棒极了,就是那个瞬间,我意识到我想拍这部电影。”
罗德里格兹被称为“鬼才”导演,对吸血鬼、僵尸、外星人等题材情有独钟,他的作品里常常充斥着黑暗、超现实的暴力美学。卡梅隆一语道破罗德里格兹的心理:“因为你就是想看这些机械改造人撞来撞去,自相残杀,对不对?”
“我们美国有纳斯卡赛车,非常喧闹、高速的赛车,车子会撞到一起。所以我就想,如果你把仿生机器人放到纳斯卡赛车的赛道上,让他们以时速130英里的速度对打,谁会不想看呢?是吧?”
“没有机动球,这部电影就不能叫《阿丽塔》,”卡梅隆断言。
电影里的阿丽塔,有一双非常二次元的、超大的眼睛。这是卡梅隆的坚持。“他就是想把我们在漫画里习以为常的大眼睛从2D变成3D。”罗德里格兹说。这也是当初拿下《铳梦》改编权时卡梅隆对原作者木城幸人做出的承诺:他不会把阿丽塔这个角色搞成真人扮演,而是忠实地保留她的漫画起源,其中就包括那对标志性的大眼睛。
每次看到设计稿,卡梅隆都要求,眼睛能不能再大一点。设计团队小心翼翼地探索着这条界限,如何一边把眼睛加大,同时现实观感也不会过于突兀。
为了拍出阿丽塔这张脸,卡梅隆花了20年《阿丽塔》拍出来之后,技术团队公布了一组引以为豪的数据:阿丽塔的一只眼睛就由830多万个像素制作,而《指环王》整部电影才动用了15万像素。阿丽塔嘴部的塑造,尝试了176次。一个吃橙子的镜头,花费了一年时间拍摄了2000多个版本。
但其中最值得自豪的,其实是卡梅隆真的把一个2D的漫画人物搬到了3D的现实世界,她的脸和真人并列而置,毫不违和。
“卡梅隆很特别的一点是,他每一部电影的视效,都启发了下一部新作。”乔恩·兰道说。
《泰坦尼克号》拍摄沉船的戏份时,船尾高高翘起又慢慢断裂,乘客纷纷从船上跌落。这里卡梅隆第一次使用了非实拍的动作捕捉技术,那些乘客不是真实的演员,而是捕捉演员的动作之后,用数字合成的虚拟影像。“拍完了《泰坦尼克号》,我们才知道该怎么拍《阿凡达》,拍完了《阿凡达》,我们觉得ok,可以拍《阿丽塔》了。”
换句话说,《阿凡达》其实是一场为《阿丽塔》做准备的技术实验。“拍《阿凡达》的时候,我们还只有动作捕捉技术,通过塑造纳威人,我们发展了表情捕捉技术,这样才能做出阿丽塔那张脸。”
卡梅隆把升级后的动作捕捉技术称之为“表演捕捉技术”,捕捉的不仅仅是肢体动作,而且包括演员的情绪。借由这项技术,他可以采用数字技术,完整地捕捉一个真人演员方方面面的表演,并且以此为依据,在电脑中复制出一个虚拟的角色。
“这样会大大拓宽演员的表演空间和表演范围。比如,在《阿丽塔》里面,女主角的扮演者罗莎可以轻松地变成一个13岁的小女孩,尽管她真人已经30岁。”
这项技术需要投资1000万美金。卡梅隆说服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建立了一个实验室来发展这项技术。“我们分两部电影来做,《阿凡达》和《阿丽塔》,用前一部的收入来分期偿还后一部的投入。而且说不定还能衍生出续集产品,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给未来进行投资。”
演员已经被技术替代了一百年
1993年,卡梅隆成立了一家叫做“数字领域”的公司。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在研究如何能够把脑海中幻想的画面变成现实影像。
为了实现“逼真感”,他发现,没有什么比真实本身更加真实。于是他决定,要把现实尽可能完全地“捕捉”下来,再与幻想叠加,最终实现他梦想中的视觉奇观。
“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就是利用我们的脸部表情,还有声音,这些都是信息。理解这些东西的运作原理——不同的人表演有什么共通之处,到底是哪些东西决定了演员的个性——这就是我们过去20年来一直在投入研究的科学。”“《阿凡达》和《阿丽塔》拍完,我们创建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基于这个数据库,我们最新加入了AI的深度学习、深度算法,可以为每个角色创建一套表演算法。”
“我们用很多台相机拍下演员的表演,确保看清楚演员到底做了什么,然后让技术接手,把演员的表演转化成一个虚拟角色。最后再由动画师稍微调整一下,确保虚拟后的表演仍旧有很好的效果。”
这套技术捕捉下来的数据量十分惊人,每个镜头都有差不多60个角度的素材,使用的磁盘空间是拍《阿凡达》时的3倍。“我想做的就是最终把人从动画制作里完全解脱出来,变成一个很直接的过程,就是演员演戏,啪,真实世界的真人就被完美转化成幻想中的角色。”
按卡梅隆的说法,大屏幕上的确没有演员本人,但是演员表演的精髓都被保留下来了,并且这种精髓只来自于这个演员自身的独特性。
“我不过是换了种方式把演员的表演记录了下来。这并不是替代。如果说《阿丽塔》里的罗莎被技术替代的话,就好像你说马龙·白兰度被一卷胶卷替代了一样荒谬。”“胶片是一种数据记录的形式,表演捕捉技术也是一种数据记录的形式,你不能说这一种数据比那一种数据更神圣。”
“真正的核心驱动力还是演员的表演。从这个角度说,其实一百年前,迪士尼的米老鼠诞生的那一刻,演员就已经被动画替代了。我现在做的事情,你不妨看做是一种高级化妆,不是在抹杀表演,而是在提升表演。”
我们的人性到底存在于何处?阿丽塔拥有一个人类的大脑,却拼凑了机械的身体,她的心脏,是一个用最先进的黑科技造出来的发动机。
整个故事设定最有意思的也是这一点,混淆了人类和机器人的界限。
“片子里每个人都有秘密,每个人都有邪恶的一面,就连父亲这个角色也有黑暗的一面,有黑暗的过去。唯一一个拥有纯洁心灵的人,身体全部是人造的,只有大脑除外。”卡梅隆说。
《阿丽塔》中,人与机械改造人共存,人可以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任意改造成机械部件。先来一只机械胳膊,再来一只机械大腿,身体一步步被替换成机器之后,人性还存在吗?
这是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提出过的问题,叫做“忒修斯悖论”。“如果忒修斯之船上的木头被一块块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卡梅隆相信,最关键的那块木头,就是我们的大脑。我们的人性不是存在于我们的心脏里,而是存在于大脑里。
片中甚至有一个场景,阿丽塔打开胸膛,掏出自己的心脏,献给自己的爱人。“这个场景表明了,身体只是思想的载体。”
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飞升《阿丽塔》和卡梅隆其他的电影一样,也有一个强悍、充满力量的“大女主”。只不过,这一次,她的成长并不是简单从懵懂到成熟,而是一个已经定型的成人重新进行自我发现之旅。
“很多女孩子小的时候渴望自由,拥有自信,长大后,社会告诉她们应该变成什么样,她们就常常会失去小时候曾经有过的心气劲儿。如果女性可以在青春期之后,继续保持初心,做自己的武士,那不是很棒吗?”
卡梅隆比较了《泰坦尼克号》里的露丝和阿丽塔:“她们都遇到了一种典型的莎士比亚式的悲剧爱情,也都从别人那里获得了力量。”
“露丝从杰克那里获得了力量,甩掉了社会期望对她的束缚,成为了真正的自己。而这部电影里,带给阿丽塔力量的是她的父亲,尽管一开始他并不情愿。”“阿丽塔的失忆,是一种隐喻。她被当做战斗机器而养大,她没有享受过父母的亲情,也没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从前她只不过被人当枪使。现在她开始质疑一切,因为她真正活过了。”
觉醒了的阿丽塔,变成了全片中人性的灯塔。“其他所有人都妥协了,而她鼓舞他们找回自己失去的东西。她激励他们不要逃离这座城市,而是留下来,把这个世界建设得更好。”罗德里格兹说。
卡梅隆看过创造出阿丽塔这个角色的木城幸人18岁时画的一张漫画,是一个破碎的人偶,背后有一对天使的翅膀。“天使翅膀可以代表一切——自由、重生、保护的力量。天使是比人类更有力量的存在。”
《阿丽塔》的副标题是“战斗天使”。“她发现自己并不是微不足道,她拥有无人能敌的力量。难点是她需要决定如何使用这种力量,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滥用这种力量。”
“这应该是续集要探索的内容了,如果票房足够好到我们能拍续集的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