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全国两会前夕看改善民生新获得

陈芳、陈聪、屈婷/新华社
2019-03-01 10:20
中国政库 >
字号

每3秒钟,就有一人跨过贫困线;

每1分钟,就有4000多位旅客乘高铁出行、9万多件快递被寄出签收;

每24小时,就有1.8万多户企业诞生;

……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聆听新时代奋进的足音,一张张民生清单、一项项民生实事,背后是普通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加速补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民生改善站到新起点

楚松村,海拔约4000米,中国最难以抵达的村庄之一。

69岁的欧珠加措,在这个“雪域孤岛”生活了一辈子。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宽敞实用的房子,是几代人的心愿。

进入新时代的楚松村,几代人的“住房梦”照进了现实。随着边境小康示范村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推进,欧珠加措欣喜地分到了房子。楚松村所在的楚鲁松杰乡也将全面脱贫摘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一年来,为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一系列改革部署伴随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

1386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7%;

580万套棚户区住房开工,重点改造老城区内脏乱差的棚户区和国有工矿区、林区、垦区棚户区,努力让新市民有温暖的家;

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全面启动,碘缺乏、克山病等地方病防治再加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进一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世纪以来发布的16个中央一号文件,不断释放“三农”改革重大信号。

电商网店在村镇遍地开花,“互联网+金融”融入乡村经济,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让世界见证中国乡村的新活力。河北“手工耿”、宁夏百岁“枸杞主播”、广西拍客“巧妇9妹”,成为新时代的乡村“创客”。

“着力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时代课题,对加快补齐小康短板做出一系列具体安排,让亿万人民暖在心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说。

聚焦痛点难点保障改善民生,让民生和发展在互促共进中实现新跨越

2018年4月,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家住安徽合肥的肺癌患者代先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常规的化疗无法有效治疗,只能使用第三代靶向药泰瑞沙,但药品一盒价格高达5万多元。

短短几个月内,经过国家医保谈判的推进和带量采购新政的实施,泰瑞沙已经降到1万元一盒,医保还能报销70%的费用。目前,代先生病情得到控制,已经出院治疗。

保障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用药,17种抗癌药降价并纳入医保目录——民生“小事”,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大事”。

“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及时感知老百姓的烦心事,从教改、医改到户改,民生和发展互促共进,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300万人在城镇找到工作。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劳动力供给仍处高位,《打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以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带动300万贫困人口脱贫,更多人的“饭碗”有了保障;

从高校毕业生到农民工,户籍改革迎来新利好。1亿多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行动在继续,落户通道被进一步拓宽,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

从中低收入者到小微企业,一大波减税措施正在落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统一提高到5000元/月,包括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6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正式实施;

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全面启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建立中央调剂基金,民生“焦虑”不断化解,社会信心持续增强。

作为一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马全林二十余年如一日,长期奋战在人迹罕至的沙漠腹地。在他眼中,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是近年来民生之基不断筑牢的一个缩影。

马全林已准备了关于西部生态保护的好几份提案。他相信,只要将精准治沙和科学治沙的理念播撒到沙区,就能给干涸的沙漠带去甘甜的希望。

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接续奋斗推动民生改善迈上新征程

河南伏牛山黑虎庙小学的山里娃,今年通过互联网学上了城里学校的课程。

坚守大山17年的“80后”乡村教师、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已两鬓斑白。目睹扶贫带来的重大变化,他连说“真不敢相信是真的!”

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推动教育公平,加快消弭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是代表委员们关心的重要民生议题。随着教育投入持续向困难和薄弱地区倾斜,人们相信,大山里的教师将不再“一个人战斗”。

“蓝图越美好,使命越艰巨,就越需要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表示。

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小至一镇一村,大至神州南北,70年的光辉历程,见证了新中国的沧桑巨变;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千千万万的奋斗者砥砺前行,用实干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前进。

重点突破,“冲刺”全面小康不停步——

2019年是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啃下深度贫困地区的硬骨头,这是最大的任务和挑战。把“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用“责任状”绑定“乌纱帽”,中国将有更多的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多样化需求在发展中破题——

着力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增强非基本公共服务弱项,成为18个部门的最新联动方案。从脱贫攻坚释放的消费潜力,到危房改造激发的市场需求,再到养老、环保、教育等产业的广阔前景,新的增长点就蕴含在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中。

坚持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更大的民生获得——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基”,没有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就会缺乏动力。改善消费环境、加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建设……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落实,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金钥匙”,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金种子”。

岁月荏苒,13亿多人的“民生期待”在升级,不变的是奋斗姿态。

(原标题《以人为本 共建共享——全国两会前夕看改善民生新获得》)

    责任编辑:李丽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