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神奇吗?这个机器能把湿垃圾变为“有机肥”还能“吐”出清水

上海大调研
2019-02-28 10:02
浦江头条 >
字号

你知道吗?今后你的车,加的可能是你家剩菜做的油!

地处漕河泾开发区的虹梅街道,每天都有20万白领进出,餐厨垃圾的清运“压力山大”。

去年12月,虹梅街道的华悦家园小区门口引入了一台占地4平方米、高度超过2米的笨重机器。拿一桶湿垃圾倒进去,它能够“吐”出来养鱼的清水、可供汽车使用的生物柴油、提供植物生长的有机肥......

今年5月,这台机器还将被引入漕河泾开发区的厂区和园区。它究竟是“何方神圣”,有这么神奇吗?小研马上就带大家体验一下——

“大胃王”专吃厨余剩饭

位于虹漕南路上的华悦家园,是一个有着3000户居民、7000多住户的超大型小区。每天,整个小区28个居民楼门洞内,产出的厨余剩饭总量超过了2吨。

华悦家园本就有一座生活垃圾处理站,“隐蔽”在小区侧门。居民们每天在小区正门的定时投放点扔掉的垃圾,都由环卫清运公司直接运往这座20多平方米的处理点“暂住”,接着再运往街道位于中环线附近的集中处理点处置。

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大调研”

然而,自从去年12月,一台占地4平方米、高度超过2米的湿垃圾处理机开始运作后,华悦家园的湿垃圾在“变废为宝”前,再也没有离开过小区。

这台由上海天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湿垃圾处理机,乍一看外观“平平无奇”,但当机器系统启动运转,“见证奇迹的时刻”就开启了。

湿垃圾处理机
在处理站现场,存放湿垃圾的垃圾桶被自动升往处理机顶端,桶内的厨余垃圾立即被悉数倒入处理机的“大肚皮”。

伴随着一阵低分贝的“嗡嗡”声,油腻腻的垃圾就随同专门添加的生物菌种一起,被处理机这个“大胃王”逐渐消化、分解。

企业自主研发的湿垃圾处理系统 
只需15分钟,处理机就能当场“吐”出可作有机肥的“垃圾渣”,机器内部则对餐厨垃圾的水分和油脂进行了分离,两者随后被分别运往有资质的处理企业进行加工。

政企合作探索废渣变“废宝”

“收集的油脂可以做航空燃料、肥皂、生物柴油,以后你家汽车加的油,可能就是你家垃圾变的……水分处理后水质可达到直排标准,能养鱼也能浇灌绿化。”天微科技执行总裁庄志东告诉记者,湿垃圾在处理机内的循环原理,就像食物在人体内的循环。

“吐出的渣可做有机菌肥的基肥,加入行道树树枝、桔梗、动物粪便、河道淤泥的垃圾后,按比例调配、发酵、喷洒生物菌剂,就能变成种植经济作物的精肥。” 庄志东介绍,有机蔬菜、茶叶、中药等对土壤要求高的农作物都可使用。

类似华悦家园中这台处理机,一天工作8小时可处理超过2吨的湿垃圾,日处理峰值最高可达3吨。更重要的是,因湿垃圾中大部分都是水分和油脂,处理机能当场为湿垃圾减量75%至80%,将垃圾从“废渣”变成“废宝”。

处理机“吐”出垃圾渣 
但华悦家园居民区书记王丽凤告诉记者,看到小区门口多了一台“胖家伙”,也有不少好奇的居民问过她“这是啥”“要不要收费”。

虹梅街道党工委书记蒲亚鹏表示,过去大家认为政府购买设备,企业有经济收益就行。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一个循环,还涉及设备维护、菌种供应、垃圾渣的利用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眼下虹梅街道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企业每处理一吨垃圾,街道支付相应费用,由企业专业人员和街道共同开展后续运维。

为何选择由企业主导湿垃圾的批量化、资源化利用?这也是经过街道仔细考量之后的决定。

小区、园区、厂区“三区联动”

面积约5.98平方公里的虹梅街道户籍人口约2.4万人,但外来流动人口就超过了1万人。街道有22个居民小区,但除此之外,更广袤的区域里涵盖了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仪电集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4927户,每天超过20万白领来往于这些漕河泾开发区的企业总部、研发总部和互联网公司。

由此带来的,是聚集在街道辖区内的68家大中小型食堂和300余家餐饮商户,它们是餐厨垃圾重要的来源。2018年,虹梅街道日均产出的餐厨垃圾达到11.5吨,相当于1.5个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一天的餐厨垃圾总量。

蒲亚鹏表示,传统的处置方式在面对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时渐显疲态,因此去年6月,街道试点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探索生活垃圾的本地化、资源化、批量化处理。

漕河泾开发区
目前,除华悦家园的处理点已经试运行外,位于漕河泾开发区的越界创意园和外资企业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也将设立处理点,三者分别代表了“小区、园区和厂区”三种参与餐厨垃圾就地处置体系的形式。

而在位于桂果路钦州北路的虹梅街道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区,一座垃圾分类市民体验中心正在紧张建设。

市民体验中心效果图
建成后,不仅处置区将充分满足垃圾生物处理的流程需求,实现小区餐厨垃圾的循环处理和资源有效利用,市民还能来现场参观垃圾处置与资源利用的全过程,包括厨余垃圾利用现状、生物处理方法、肥料的种类和成分、不同肥力土壤的种植对比等等。

通过直观的展示,让每一个人了解垃圾分类的益处,我们举手之劳就能为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原标题:《湿垃圾炼柴油,这次不是伪科学》,有删减)

    责任编辑:高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