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1
    12

马上评︱“孤独的树”能否为野生景点开发带来启示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十味
2025-03-27 15:3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安徽池州,“孤独的树”成为网红打卡点。

近日,安徽池州的网红打卡点“孤独的树”,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很高。这棵静立在大片麦田中不知名的树以“傲然独立”的形象,引来当地众多市民前往打卡合影,因此得名“孤独的树”。但近日,为劝阻市民前往打卡,耕种地农户砍掉了“孤独的树”的粗枝,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孤独的树”确实很美,不过它所处的位置却很尴尬:在农田中间。这也意味着蜂拥而至打卡的游客,反倒会让庄稼遭殃。

正如农户介绍,“目前正是小麦抽穗的关键期,被踩踏的小麦可能就孕育不出籽粒了。”而目前被踩踏田地面积约5亩,经济损失达五六千元。也正是在情急之下,农户做出了砍树之举。

不过事情似乎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池州经开区管委会表示,树已暂时保留,目前只砍了部分树枝,相关协商工作正在进行中。很显然,各方想要留住这棵“孤独的树”,一个自带流量、又提供“治愈”价值的打卡点实在难得,人们很难接受它被毁掉。

网红景点虽美,农户的正当权益也需要被维护,这本质上是一种受益者和成本支付者的错位。游客、网红都可以从“出片”中获益,甚至地方也可能因为一个野生景点带来人气提升和旅游消费,农户却只能被动承担庄稼被踩、生活被打扰的成本,这显然不妥当。

其实,如果真要留住“孤独的树”,就不妨考虑给农户一定补偿。再美的景点,也只有在不损害他人权益的情况下才能持续地存在下去。

事实上,此事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在野生景点层出不穷的当下,人们也应当探讨一种更合理的“运营模式”。在社交媒体时代下,越来越多的非典型景区会意外爆红而进入视野,这种利益错位也会频发,网络热情和当地居民间的利益确实需要一种合理的平衡。

此前也有类似案例,2023年重庆“魔方楼”白象居小区在社交平台爆红,众多网民前去打卡,居民无奈向全国游客“求饶”;同年,昆明也有小区因为能拍到摩天轮,而导致游客大增、垃圾遍地,令居民十分头痛;2024年,成都一小区的健骑机因为“成都迪士尼”的网络梗爆火,导致游客蜂拥而至,社区无奈进行限流管理。

由于网络热点的不可预测性,类似的景点还会层出不穷,那么是否可以形成一种共赢的补偿机制,倒也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探讨。而且相比于人数众多、诉求复杂的小区,“孤独的树”涉及的农户较为单一,从补偿的角度也更有可行性。那么最后能否实现,或实现到什么程度,也还需要各方去摸索。

最后,游客奔赴热点而去,必须顾及公共秩序和他人利益,具备基本的公共道德,不能对周遭事物进行破坏。如果没有这种共识,那么再多的美景恐怕都会难逃一片狼藉的命运。“孤独的树”不再孤独是好事,而更多的野生景点,也需要合理规则的呵护。

    责任编辑:李勤余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12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6)
    发表
    热评论
    “李安电影”背后的推手
    2018-12-11 ∙ 未知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李安电影”背后的推手
      2018-12-11 ∙ 未知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赛事经济火爆春日
        • 中央网信办:增强网络执法震慑
        • 瑞丽62所学校完成安全隐患排查
        • 卫星化学: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4.5亿元-16.5亿元,同比增41.79%-61.35%
        • 挪用欧盟公款,法国极右翼领导人勒庞被定罪
        • 上海市举办F1的赛车场
        • 由海尔集团投资制作的国产动画片,主角是一对不同肤色的兄弟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