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清明前纸扎版小米汽车走红,律师称有侵权风险

2025-03-27 15:05
德里国家首都辖区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蓝鲸新闻3月26日讯(记者 陆鹏鹏)小米SU7已经火到冥界了?临近清明节,纸扎版⼩⽶SU7成祭品新宠,电商平台上“纸扎 SU7”单价10元起,一商家链接已售出超过800单。

虽然商品链接没有提及⼩⽶,但纸扎车与⼩⽶SU7高度相似,甚至使用了小米的商标,商家还提供多种颜色选择。不仅是小米,“保时捷”和“路⻁”等品牌纸扎同样热销。

就电商平台热销的“纸扎版小米SU7”现象,辽宁昌赢律师事务所宋显志律师对蓝鲸新闻记者表示,从商标侵权角度分析,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若商家在纸扎产品中直接使用小米SU7的车标、型号名称“SU7”或近似标识,即使商品类别与汽车无关,仍可能因“混淆可能性”构成商标侵权。

例如,消费者可能误认为小米公司与祭祀用品存在关联,进而损害品牌商誉。需要强调的是,司法机关在判定“跨类侵权”时,会综合考虑商标的知名度及商家是否存在利用商标价值的主观故意。

同时,小米SU7的整车外观已获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受《专利法》保护。依据《专利法》第六十四条,若纸扎产品高度复刻原车设计(如流线型车身、灯组结构等核心特征),即使用途不同,也可能被认定为侵权。法律对专利侵权的判定不要求商品类别相同,关键在于两者设计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是否“实质相似”。司法实践中,若普通消费者不仔细对比即可能混淆,则倾向认定侵权成立。

宋显志律师还提到,若从著作权侵权角度来看,若小米SU7的外观被认定为具有“独创性”的美术作品,未经许可的完全复制可能侵犯复制权。但汽车设计中功能性元素(如空气动力学造型)通常难以纳入著作权保护范围。因此,纸扎产品若仅模仿大体轮廓,司法上可能倾向排除侵权认定。

综上所述,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是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石。纸扎行业对知名品牌的模仿行为,既涉及法律边界,也需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关系。建议涉事商家主动与权利方沟通,探索合法授权路径,从而实现民俗传承与商业规范的共赢。

原标题:《蓝鲸 | 清明前纸扎版小米汽车走红,有网店热销800单,律师称有侵权风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0)
    发表
    热评论
    一派胡言。
    2015-11-23 ∙ 安徽
    1
    回复
    举报
      人算不如天算,西方煞费苦心的围堵俄罗斯,估计这下打了不少折扣
      2015-11-21 ∙ 吉林
      回复
      举报
        有理有据,分析透彻。
        2015-11-20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一派胡言。
          2015-11-23 ∙ 安徽
          1
          回复
          举报
            人算不如天算,西方煞费苦心的围堵俄罗斯,估计这下打了不少折扣
            2015-11-21 ∙ 吉林
            回复
            举报
              有理有据,分析透彻。
              2015-11-20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