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招商经验】深圳“零租金”新政对广西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近期,深圳市政府在支持公司发展方面动作频频,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继出台,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深圳市国资委统筹调配 10 万平方米市属国企产业园区资源,为入园的小微科创企业提供“低成本、高品质 ”的产业空间,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最低可享受2年以内的免租优惠,实现“零租金 ”入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深圳推出的“零租金 ”招商新政,以 10 万平方米低成本产业空间为支点,通过免租优惠撬动科技企业集聚效应,这一创新实践为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广西提供了多维度的启示。在“厂房空置率高 ”与“统一 大市场建设 ”双重压力交织的背景下,广西亟需借鉴深圳经验但更要注重因地制宜,既要破解存量空间利用效率低下的现实困局,又要统筹协调区域产业分工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深圳实施租金新政的“底气 ”
1、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驱动政策创新
作为全国首个经济特区,深圳在完成工业化进程后正加速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转型,但现有产业空间成本已制约初创型科技企业发展。通过“零租金 ”政策定向扶持科技企业,实质是运用空间资源置换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
2、市场机制的成熟度支撑政策落地
深圳敢于实施租金新政的根本底气源于市场化运作能力。其政策设计并非简单财政补贴,而是构建“ 空间换股权 ”的创新机制:对入驻企业设置技术门槛(要求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8%)、 成长性考核(三年内产值复合增长率需达20%以上)、股权期权绑定(优质企业需承诺优先接受园区运营方战略投资)。这种市场化运作既保障政策精准性,又建立风险共担机制,确保公共资源使用效率。
二、深圳实施租金新政的“勇气 ”
在统一大市场框架下,深圳这种区域性政策差异并不违反2024年8月实施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第十二条(起草单位起草的政策措施,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没有对公平竞争影响更小的替代方案,并能够确定合理的实施期限或者终止条件的,可以出台: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为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深圳新政限定了适用领域(重点支持“20+8 ”产业集群,如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补贴期限(最长免租期2 年),且设置了明确的退出机制(后续需按市场价续租或通过技术入股置换资源),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企业需通过区政府遴选,并满足“研发投入占比超 10%、拥有至少2 项发明专利 ” 等硬性指标。这表明政策针对的是符合条件的初创科技企业,而非无差别补贴,避免了粗放式招商的弊端。
三、对广西产业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1、在存量空间盘活方面,深圳模式揭示了“空间即服务” 的运营理念转型。广西目前面临工业园区平均空置率超20%、部分县域产业园空置率超50%的结构性矛盾,单纯依靠传统“筑巢引凤 ”模式已难奏效。深圳通过政府主导建立“成本洼地 ”,将空间资源转化为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将物理空间与产业服务深度融合的做法值得借鉴。
2、在招商策略优化方面,深圳经验凸显了精准靶向招商的必要性。广西近年招商实践中存在的“饥不择食 ”现象,导致部分园区陷入“企业质量参差-配套服务不足-后续招商困难”的恶性循环。深圳新政明确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建立企业准入的研发投入强度、专利储备等量化标准,这种“以质取量”的招商策略对广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3、在政策工具组合方面,深圳实践验证了“政策套餐”的 协同效应。单纯的租金减免虽能产生短期虹吸效应,但缺乏配套政策支持容易陷入“招商-流失 ”的循环。深圳在实施租金优惠的同时,配套了人才住房保障、创新券补贴、产业链对接等40余项政策,形成立体化支持体系。这对广西的启示在于:需构建“基础政策+专项政策+特惠政策 ”的三级政策体系。基础层面完善园区道路、管网等硬件设施;专项层面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关键技术攻关;特惠层面针对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 ”定制化 服务。特别是在RCEP框架下,可探索建立面向东盟市场的跨境供应链补贴政策,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4、在招商引资政策设计方面,必须超越广西的地域局限, 以跨境合作、联动发展、协同进步和融合创新的视角审视愿意在广西投资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民营企业。这一点对于政策设计至关重要。珠三角地区之所以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期以来从民营企业和市场角度出发的逆向思维,深入理解民营企业产业发展的根本意图。因此,在政策设计上,并非必须提供大量优惠措施,而是在关键环节给予适度支持,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广西在借鉴过程中需避免三个误区:一是防止简单复制免租政策引发“逐底竞争”,应建立差异化的政策梯度;二是警惕过度行政干预扭曲市场机制,需保持政策退出的灵活性;三是防范产业空心化风险,需建立企业成长性动态评估机制。
深圳“零租金”招商新政的实践,为广西破解产业空间供需结构性矛盾提供了多维度的镜鉴启示。作为后发地区,广西需要深刻认识到产业载体运营已从单纯物理空间供给转向系统性要素配置的深层次变革。面对统一大市场的制度约束,需突破传统招商思维定式,将园区定位从“房东式”物理平台升级为“合伙人式”产业生态构建者,通过精准识别区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建立差异化的要素供给体系。在化解厂房空置率难题时,可借鉴深圳“政策工具包”的创新思路,但更需立足沿边区位优势和 RCEP 合作机遇,探索构建跨境产业链协同的新型空间载体。同时要警惕简单复制“零租金”可能引发的要素错配风险,着力培育市场化运营主体的资源整合能力,在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间建立动态平衡机制,真正实现从“输血式”让利向“造血式”共赢的治理模式跃升。
原标题:《【招商经验】深圳“零租金”新政对广西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