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爱” 的歧途——那起不该发生的抢劫案
爱情,本应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为生活添彩,让心灵有归处。然而,当它被执念与冲动裹挟,一念之差,便可能让一些人踏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不仅亲手摧毁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更给他人带来伤痛。今天要讲的这起案件,便是源于一段感情纠纷,被告人李某因一时的报复念头,险些酿出一场大祸,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代价。
基本案情
2024年初,被告人李某与女友刘某因感情纠纷产生报复念头,虚构刘某家中有大额财务、家人资产数千万等信息,向郑某(另案处理)提议入户劫取钱财,后郑某又拉拢张某、王某(均另案处理)加入其中,四人多次到刘某住处进行踩点,预谋伪装成某公司工作人员进入刘某家中实施犯罪后逃往国外。
犯罪预谋期间,李某又与刘某和好,郑某等人催促实施犯罪时,李某以需办理护照及自身缓刑考验期未满等理由拖延实施犯罪。后李某表示放弃参与,并要求郑某等人停止行动。但郑某、张某、王某觊觎刘某家中财产并未停止实施犯罪。三人冒充某公司工作人员强行入户,捆绑控制刘某母亲张某甲,劫取黄金首饰、手机等财物及现金共计6万余元。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查明,本案系共同犯罪;被告人李某系自首,且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减轻处罚;其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数罪并罚。综合其犯罪事实、情节、社会危害程度,被告人李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二万元,撤销该院(2023)豫0825刑初**号刑事判决书中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一万元的缓刑部分,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三万元。
法官说法
本案中,李某虽未实质性参与抢劫的最终实施环节,但从最初因感情纠纷而起报复心理,到虚构信息、提议入户抢劫,再到与同伙筹备作案工具、安装定位器、多次踩点,李某无疑是整个犯罪计划的发起者与推动者之一。李某在犯罪预备阶段的共同谋议行为已经不只是停留在主观内心的犯罪意图,也不仅仅是个体的意思表示,是相互之间的意思联络;参与共谋者即使未参与实行,但通过参与如何实施共同犯罪的商量,为实行者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对共同犯罪施加了影响,当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李某自身情况更为特殊,其处于缓刑考验期,本应倍加珍惜改过自新的机会,在法律的约束与引导下回归正途。然而,他却被情绪左右,妄图借新的犯罪行径发泄私愤,这是对法律给予机会的公然漠视。因此,按照法律程序,必然要撤销缓刑,对新旧罪行一并惩处,以彰显法律的严肃性与公正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温县人民法院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爱” 的歧途——那起不该发生的抢劫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伊朗港口大爆炸
- 伊朗外长: 美伊谈判进展良好
- 俄罗斯准备与乌克兰谈判

- 伊朗南部港口火势蔓延
- 美滥施关税致该国大豆销量一周骤降50%

- 中国乒乓球名将,近日当选中国乒协新任主席
- “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的简称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