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耳毒性药物不可不防
原创 陈淳 上海新华医院听力眩晕中心
本微信公众平台由上海市科委(18dz2307400)和上海市卫健委(JKKPZX-2024-A06)科普项目资助,获2022年度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三等奖,2023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药物性耳聋是指由于某些药物对听觉系统产生毒副作用,损害耳蜗毛细胞,导致听力下降甚至永久性耳聋。
我国后天性耳聋患者中药物致聋患者占30~40%之多,而0~14岁听力残疾儿童中,11.92%是药物所致。
目前在我国,滥用耳毒性药物是造成耳聋的主要原因,但这种致聋因素是可以人为控制和预防的。
随着各种新型抗生素的开发与应用,临床医生对抗生素的选择范围明显扩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的情况日趋减少。但是,一些地区对耳毒性药物的危害性仍然认知不足。据报道,0~4岁听力残疾儿童中83.2%发生在农村地区。

药物毒性致耳聋的可能机制
① 药物在内耳淋巴液中蓄积,损害了内耳毛细胞;
② 药物影响耳蜗细胞的通透性,破坏了细胞的完整性;
③ 一些药物的NH2基团通过对磷酸酯的作用破坏了神经细胞的完整性;
④ 线粒体DNA基因mtDNA1555位点突变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耳毒性聋有关,即使少量或者一针致聋。
常见导致药物性耳聋的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最常见的耳毒性药物,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内耳,在耳蜗和前庭系统蓄积,破坏毛细胞和听神经,导致听力下降甚至永久性耳聋。
部分患者在使用短时间后即可发生耳鸣、听力减退,而部分人因基因易感性,即使低剂量使用也可能致聋。
代表药物: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
非甾体抗炎药和水杨酸盐类药物: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耳鸣、听力减退,但通常是可逆的,停药后听力可以恢复。但在高剂量使用时,可能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害。
代表药物:阿司匹林、萘普生、布洛芬等。
利尿剂(袢利尿剂):可影响耳蜗的离子平衡,造成耳蜗血流减少,损害毛细胞,导致听力下降。停药后可以恢复听力,但过量使用或联合使用其他耳毒性药物时可能引起不可逆的听力损害。
代表药物:呋塞米(速尿)、布美他尼、依他尼酸等。
抗肿瘤药物:可直接损伤耳蜗毛细胞,导致高频听力损失,且多为不可逆性损害。因此,在应用抗癌药物时,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听力状况。
代表药物: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素等。
局部麻醉药:可能通过圆窗进入内耳,造成听觉损害。
代表药物: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
如何防治药物性耳聋?
预防药物性耳聋的关键在于合理用药和加强监测。
严格掌握适应证,尤其对儿童、孕妇、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患者更应谨慎。
对于必须使用耳毒性药物的患者,建议监测血药浓度,避免药物积蓄导致听力损害。
避免联合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袢利尿剂、顺铂等合用,会加重耳毒性。
也可进行遗传筛查,对于有家族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尽快就医。
目前,药物性耳聋的治疗较为困难,特别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耳聋,多为不可逆。
现有治疗方法:
①扩血管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前列地尔等,改善耳蜗微循环。
②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B12、辅酶Q10等,对轻度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③激素:如地塞米松,减轻内耳炎症。
④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及时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改善听力。
参考文献
[1]卜行宽,刘延.世界卫生组织预防聋和听力减退工作情况介绍.中华耳鼻喉科杂志,2000,35:237
[2] 石磊. 药物毒性导致儿童耳聋[J]. 天津药学, 2002,(04):18-20.
[3]李爱祖. 药物能致耳聋不可不防[J]. 农家参谋, 2000,(05):32.
作者介绍
陈 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数年,专注于儿童及成人耳鼻咽喉常见病、疑难病的精准诊疗,尤其在听力障碍、过敏性鼻炎、中耳炎、咽喉反流性疾病、儿童腺样体肥大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多项国家级及市级科研课题研究,主攻外周神经损伤修复、头颈肿瘤靶向治疗机制等领域,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数篇。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注重个体化诊疗方案的制定,力求为每位患者提供精准、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最新出版!
杨军主任主编—颞骨侧颅底解剖与手术图谱
杨军主任总主编—眩晕诊治丛书
杨军主任主编—耳源性眩晕自助手册
杨军、何景春译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听力障碍及眩晕诊治中心是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中残联及上海市人工耳蜗植入基地、卫健委新生儿听力筛查培训基地、卫健委助听器验配师培训机构、国际听觉与平衡学院(上海站)、新华-渥太华听力言语障碍诊疗中心,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的听力障碍及眩晕诊治中心之一。中心拥有医师5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博士4名、博导1名、硕导1名;还有9名技师,其中硕士3名。
中心率先在上海开设听力障碍及眩晕诊治专科门诊,并专门成立了眩晕内科和外科病房以及“眩晕疾病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为各类常见及疑难耳聋、耳鸣及眩晕患者提供全方位、个体化、综合性的诊断和治疗。目前中心拥有国内最完善的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测、诊断和干预康复技术和设备。在婴幼儿及成人的听力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开展了系列的主客观听力学检查和人工助听干预技术,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精准诊治。在眩晕疾病诊治方面,相继开展了系列的国内领先水平的前庭功能检测技术,可以满足各类外周及中枢眩晕疾病的精确诊断及疗效评估。近年来学科发展迅速,致力于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测诊断和干预康复技术的规范化,提倡为各类耳聋耳鸣眩晕患者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和优质的一条龙模式服务。
优势特色
各类眩晕疾病的内外科综合诊治
各类前庭功能检测技术
婴幼儿全频率段听力测试及评估
成人及儿童各种难治性听力障碍疾病的诊治
人工耳蜗植入的人工听觉技术
婴幼儿及老年人助听器验配
先天性耳聋分子遗传学临床诊断与咨询
新华医院听力眩晕微信平台依托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障碍及眩晕诊治中心,自2014年开通以来,受到了同行及患者的广泛关注。2018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项目编号:18dz2307400)”资助,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成为兼具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听力眩晕医学领域科普微信公众平台。
开展的各项专业技术
1.系统和全面的听力学检查技术,开展目前国内最全面、最先进的各项听力学评估检测方法,如常规纯音及高频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及宽频声导抗测试(WBT)、咽鼓管功能测试(TMM)、言语测听(包括噪声环境下言语测听)、婴幼儿视觉强化测听和游戏测听等行为测听、听性脑干反应(ABR)、骨导ABR、频率特异性ABR(tb-ABR)、耳声发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耳蜗电图(EcochG)、耳蜗微音电位(CM)、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AEP)等。开展侧颅底手术中的听觉监护和耳蜗植入术中的电刺激诱发的听觉脑干反应(EABR)。
2.系统而全面的前庭功能检查,拥有完备和先进的前庭及平衡功能障碍检测系统:包括眼震电/视图、主观垂直/水平试验、冷热实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甩头抑制试验(SHIMP)、多种刺激方式(气导声刺激、骨导振动刺激、直流电刺激和Tap刺激)诱发的颈肌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电位(cVEMP和oVEMP)检查。
3.接受各医疗机构听力筛查未通过的转诊婴幼儿,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精准验配婴幼儿助听器,通过听觉言语评估量表、视觉强化测试、游戏测试等手段评估验配效果以达到助听后最佳效果。建立了完善的婴幼儿个体化家庭康复指导模式。
4.根据听力状况,为先天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前的儿童,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听力下降的成人验配及调试助听器,开展专业的老年人助听器验配工作,具备完善的助听器验配后随访制度,通过验配前的听觉言语评估及验配后的声场测试等,为儿童及老年人提供优质周到的听力康复指导和助听器日常维护服务。
5.人工听觉植入前评估和植入术后调机,开展适合不同类型听力损失的人工听觉植入项目,包括人工耳蜗、骨锚式助听器(BAHA)和骨桥(Bone bridge)、中耳植入等植入前听力学综合诊断评估。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客观检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机。对人工听觉植入患者制订术后系统、个性化的调机方案,对患者分阶段进行效果评估。结合听觉言语评估量表、行为测听等,完善对听觉言语家庭康复的指导。
6.开设耳聋基因诊断与遗传咨询门诊。近年来为逾2000例先天性耳聋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耳聋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及婚育指导,与市科委、卫健委、残联合作,针对上海地区遗传性耳聋不同目标人群分别确定了耳聋基因突变图谱,确立了常见致聋基因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多种策略,建立适应多种样本来源、不同技术特点、多层面检测验证的遗传性耳聋常见致病基因诊断技术体系,为遗传性耳聋的预防和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7.制订梅尼埃病序贯性治疗流程、以及个体化综合性的诊治方案,建立“耳内科与耳外科”的联合模式,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
8.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体化远程指导的前庭康复平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前庭康复方案,并实时在线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指导、定期在线评估及随访,满足各类眩晕患者的前庭康复诊疗。
9.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和复位,开展BPPV的临床诊断及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仪,通过1080P全高清眼震视频采集,记录清晰实时眼震变化,精准定位6个半规管耳石情况,并根据病变部位进行典型及难治性耳石的复位治疗,使诊断和治疗更加准确、安全和有效。
10.听觉-口语法(AVT)治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听力障碍及眩晕诊治中心于2017年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成立新华-渥太华听觉言语康复诊疗中心,专业化开展先天性耳聋患儿助听器佩戴或人工耳蜗植入后的AVT康复训练。AVT是目前针对听障婴幼儿童非常有效的一种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方法,融合了听觉、言语、语言、认知和沟通五大训练元素,注重个体化的、全面的、综合性的言语康复训练,强调婴幼儿早期干预的重要性,遵循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指导原则;通过对婴幼儿童早期助听干预后听觉技能的培养和建立,以期获得全面的听觉-言语-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回归主流社会。
关注“上海新华医院听力眩晕中心”
“新华耳源性眩晕”
原标题:《耳毒性药物不可不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