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经鼻内镜微创手术切除垂体瘤:一场精准的“颅内拆弹”
四年前,来自崇明的李阿姨(化名),突然发现鼻子和手指莫名变得粗大,她起初并未在意,以为只是年纪大了的自然变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面容逐渐改变,手指关节也开始疼痛,甚至连戒指都戴不上了。内心越来越不安的她,在当地医院终于得到了答案:她的脑子里有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垂体瘤,这个“定时炸弹”让她的鼻子和手指开始了“疯长”。

但是对手术的恐惧,让李阿姨并没有下定决心拆除这个“定时炸弹”。但肿瘤的存在让她始终内心担忧无比,3月20日,她突然开始流鼻血。这让李阿姨顿时感觉大事不妙,马上赶到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希望能够确诊自己的垂体瘤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经过详细的检查,我们也发现肿瘤已经紧贴颈内动脉,如果任由其生长,将会包裹和侵犯颈动脉,危及生命。而由于对传统手术的恐惧,让李阿姨迟迟不愿意做出手术的决定。
垂体瘤,虽然多为良性,但因其位置深在,周围结构重要,手术切除一直被视为神经外科领域的挑战。而随着经鼻内镜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垂体瘤手术迎来了革命性的突破。而这也成为了李阿姨最终决定手术的原因。
我们根据检查结果,会与内分泌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讨论,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并预估手术风险和预后。手术中,我们使用内镜经鼻腔自然通道进入,在鼻内镜的引导下,小心地分离鼻中隔粘膜,磨除部分骨质,建立直达蝶窦的手术通道。打开蝶窦前壁,进入蝶窦腔,磨除鞍底骨质,切开硬脑膜,即可显露位于鞍内的垂体瘤。

在神经内镜的放大视野下,医生可以清晰地辨认肿瘤与正常垂体组织、视神经、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的界限,使用显微器械小心地分离并切除肿瘤。对于质地较韧的肿瘤,可以使用假包膜外切除技术进行充分分离肿瘤边界后大块切除。肿瘤切除后,仔细止血,并使用鞍底硬膜缝合技术修复鞍底,防止脑脊液漏。相关研究已经发表在国际知名神经外科杂志。(题目为Dural suturing for the resolution of high-flow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after extended endoscopic endonasal approach surgery )
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经鼻内镜微创手术切除垂体瘤无需开颅,避免了脑组织的牵拉损伤,术后恢复快。内镜可以提供良好的照明和放大视野,有利于医生更清晰地辨认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切口位于鼻腔内,体表无疤痕。这些优点让李阿姨术后不但恢复得很快,也对手术的效果放心不已。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经鼻内镜微创手术切除垂体瘤将更加精准、安全、有效,为更多垂体瘤患者带来福音。作为一名医生,看到患者康复是我最大的欣慰。我也想提醒大家,肢端肥大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如果发现自己的容貌逐渐改变,手脚变大,鞋码增加,或者出现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台独”作妖,引火烧身
- 解放军今起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 4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

- 特朗普称沙特同意对美国公司投资“近万亿美元”
- 国内商品期市午盘多数上涨,黑色系涨幅居前

- 源自西方的一个节日,在每年4月1日
- 杜牧的诗《清明》中“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上一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