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153
跑马拉松需“烧脑”供能?研究称跑者部分大脑会显著“减脂”

澎湃新闻记者 蒋立冬 AI创意
马拉松长跑很火。
3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代谢》在线发表的一项针对10名受试者的研究发现,跑完马拉松后,跑者特定脑区的髓鞘(myelin)含量会显著地降低。这些脑区与运动协调以及感觉和情感整合功能相关。
该研究同时指出,髓鞘含量减少的情况在马拉松比赛两个月后会完全恢复。目前,这种暂时且可逆的含量变化的生物学意义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
髓鞘是包裹着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轴突,为轴突提供电绝缘和代谢支持的结构。髓鞘70% - 80%的成分是脂质,其余的成分是髓鞘蛋白,使其多层结构紧密并保持稳定。此前对啮齿动物的研究显示,这些脂质可能作为极端代谢条件下的一种能量储备。
一般而言,规律的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是人们维持大脑健康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剧烈的体育活动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遗传易感性人群患病的风险因素之一。
长跑会迫使人体消耗储备的能量。马拉松跑者主要将糖原这种碳水化合物作为一种能量来源,但当肌肉中的糖原耗尽时,便会开始消耗脂肪。
前述论文的通讯作者、西班牙Biobizkaia健康研究所的卡洛斯·马图特 (Carlos Matute) 博士和同事们对10位马拉松跑者(8名男性和2名女性)参加42公里比赛前和跑完后的48小时内,进行了大脑磁共振成像(MRI)。

42公里马拉松比赛跑者大脑的磁共振成像显示其髓鞘水分数(MWF)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赛前、赛后48小时内、赛后两周、赛后2个月。
作为随访,他们还在比赛两周后和比赛两个月后分别对其中2位和其中6位跑者进行了上述磁共振成像。
通过测量髓鞘水分数(MWF)——髓鞘含量的一个替代指标,研究人员发现,马拉松比赛后,跑者大脑50个白质区域中,12个白质区域的髓鞘含量发生一致性且显著的区域性降低。两周后,相关脑区髓鞘含量显著上升,但仍未回到赛前水平;两个月后则完全恢复至赛前状态。
研究人员称,前述研究结果表明,耐力运动中广泛的可逆性髓鞘水分数降低代表了一种新的可塑性——通过消耗髓鞘脂质来支持大脑功能。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小,有必要在更大的人群中进行测试。







- 回望他,回望一个时代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哪些信号
- 自然资源部点名地灾风险区

- 【美股】美股四连涨,特斯拉涨近10%
- 【欧洲股市】欧洲三大股指25日全线上涨

- 中国的一部传统儿童启蒙读物,第一句是“人之初”
- 上海的一所985高等学府,是中国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