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鲜掉眉毛!潮汕这款特产“水泥”,究竟有多好吃?
一种看似“水泥”的美食
竟能成为一座城市的味觉符号?
揭阳涂虾
正是这样一道独特美味


放上葱姜蒜
“够鲜!够甜!”
涂虾非虾,而是原产于榕江的多种浮游生物集群——褐泥状的外表也难掩其入口即“炸”的鲜美。
《揭阳县正续志》记载:“涂虾如水中花喘喘而至,视之几与泥沙无别,皆鱼虾子也,土人以布网滤取之,煮熟色赤,味鲜美,亦可作醢。”
“主要是由水蚤等浮游生物构成……”它们是食物链的底层基石之一。
你要买,老板就为你轻取几勺,像是从冰淇淋桶里舀出了一份“建筑材料”。
远道而来的游客常常会因此陷入沉思,并开始主动为眼前的画面寻找一些合理性。

那么,涂虾要怎么做才好吃呢?
热锅先滑鸡蛋,再倒入冲洗干净的涂虾,仅需十几秒,涂虾就从青灰色变成让人食欲大振的橙红色,加盐加葱花出锅装盘。至于味道,据说是得到了沿海人民两字最高评价:“鲜!甜!”
不放鸡蛋,单炒涂虾也行。葱绿蒜白、汁水四溅地淋于热气腾腾的米饭上,做涂虾盖浇饭……吃完的人都说,再来一盘!
还有一种做法,涂虾与猪肉同蒸,让海鲜滋味渗入扎实肥厚的肉里,咬一口淋漓尽致、唇齿留香。与号称鲜味天花板的“鱼羊鲜”有异曲同工之妙。

花肉豆腐涂虾煲

养鱼人狂喜
生态学家也说好
别看做熟了被装入盘子中时平平无奇,显微镜下的种类繁多的水蚤等浮游生物,看起来却是“可盐可甜”、各领风骚。

水蚤外表小透明,体内含大量蛋白质,最高可达本身体重40%以上,并且含有鱼类所需要的氨基酸。
“容易繁殖、营养价值高、鱼类适口性好……”这些特点让水蚤成为天选鱼粮。
大家常说的“鱼虫”,一般就是指圆水蚤等枝角目水蚤。至于更“主流”的桡足类水蚤,主要是海生种类用作海产养殖的饲料,淡水种类反倒养得不多。

野采回家的水蚤找个玻璃箱放在阳光充足的阳台,注入绿水,放点螺旋藻,接下来每过两周就可以收获一大批水蚤了,可谓金鱼永动机式自助餐。
水蚤的价值不光体现在金鱼的肚子里。由于灵敏的生态指示性和易于实验操作的特点,它们也被广泛用于生态学、环境毒理学等研究。
有研究发现,海洋中的某些水蚤种群,可以把大量二氧化碳带入深海,对抑制全球变暖大有用处。

号称“天然水质检测器”
捞涂虾的老行当重出江湖
揭阳市榕城区下路村位于榕江入海口上游,咸淡水的碰撞交汇带来了“涂虾”这一滋味鲜美的特产。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这里捕捞涂虾的渔船一度多达数十艘,“涂虾村”声名远扬。

但随着榕江污染加剧,对水质极其敏感、号称“天然水质检测器”的涂虾也渐渐地从江水中消失、在记忆中消散。
人们只能从揭阳非遗馆展柜里的清代涂虾烹饪器具上感受当年的渔俗、技艺和美味。

“卖涂虾喽!”走进下路村的圩市,叫卖声似乎唤醒了当地人尘封数十年的美味记忆,村民王丽萍带来一桶约20斤的涂虾瞬间被抢空。
时空交错间,涂虾再现,吆喝又起,美味回来了,老一辈渔民为此感到兴奋。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揭阳加大力度整治榕江污染,榕江水质得到明显提升,捞涂虾的老行当又可以重新操持起来。

一些年轻人开始寻觅传承制作涂虾美食的手艺。
生火、热油,涂虾和蛋液一起下锅,瞬间鲜香四溢,一道涂虾煎蛋即可出锅了。或者将涂虾与腊肉一起蒸,鲜味与腊味融合,又是另外一番风味。

涂虾煎蛋和涂虾煲
被激活的味蕾,被唤起的乡愁。当地人已经不满足于自我感动,他们正在想方设法让涂虾出圈,让美味成为文化的载体,让榕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吸引更多人前往品尝。

看到这里
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
想尝尝这种“小海鲜”
找个机会去潮汕试试吧
原标题:《鲜掉眉毛!潮汕这款特产“水泥”,究竟有多好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