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属于哪种肥胖?中医教你辨别
2025-03-23 16:08
上海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中医认为,肥胖属本虚标实证,辨证涉及痰、湿、热等病理因素,常兼夹痰湿、血瘀、气郁等标实之证,其病位多在脾胃,与肾气虚关系密切,并可涉及五脏。常见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分为5类。
胃热火郁证
肥胖多食,消谷善饥,大便不爽,甚或干结,尿黄,或有口干口苦,喜饮水,舌质红,苔黄,脉数。可采用具有清胃热、消导滞作用的食药物质,如铁皮石斛、麦芽等。
痰湿内盛证
形体肥胖,身体沉重,肢体困倦,脘痞胸满,可伴头晕,口干而不欲饮,大便黏滞不爽,嗜食肥甘醇酒,喜卧懒动,舌质淡胖或大,苔白腻或白滑,脉滑。可采用化痰消滞作用的食药物质,如薏苡仁、橘皮、砂仁等。
气郁血瘀证
肥胖懒动,喜太息,胸闷胁满,面晦唇暗,肢端色泽不鲜,甚或青紫,可伴便干、失眠等。可采用理气化瘀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橘皮、山楂、当归等。
脾虚不运证
肥胖臃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脘腹痞闷,或有四肢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劳则尤甚,饮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饮暴食史,小便不利,大便溏或便秘,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可采用健脾益气作用的食药物质,如茯苓、山药、莲子等。
脾肾阳虚证
形体肥胖,易于疲劳,四肢不温,甚或四肢厥冷,喜食热饮,小便清长,舌淡胖,舌苔薄白,脉沉细。可采用温阳补虚作用的食药物质,如小茴香、山药、肉桂等。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0)
加载中

- 驰援缅甸
- 外交部发言人就缅甸地震答记者问
- 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专家解答

- 国资委副主任苟坪:将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单独考核
- 先声全重发布“求索计划”:将持续5年投入累计20亿元,针对10大研究方向

- 北斗七星属于哪个星座
-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澳大利亚的

澎湃矩阵
新闻报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