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 +1
    11

两会定调“人工智能+”扩规模,中国企业如何跑出AI落地加速度?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聪
2025-03-18 17:46
来源:澎湃新闻
未来2% >
字号

继“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之后,这一词语首次以独立章节的形式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今年全国两会,在“人工智能+”的“+”之后,代表委员们补上了“教育”“产业”“医疗”等词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解码”人工智能。

两会热议的背后,是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之后,所引发的一系列变革: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化升级浪潮,AI应用的热度一度高过大模型本身,各大厂、大模型企业纷纷在大模型基座之上建立起自己的AI应用,赋能千行百业。

从智能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从机器翻译到智能医疗诊断,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城市,各类人工智能产品正走进人们的生活,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回望过去的十年, “互联网+”首次亮相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宣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深刻刻画了全球科技版图。十年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定调“人工智能+”扩规模。从“世界工厂”到“全球智造”,预示着新的十年。

人工智能的冲击波正进一步被释放。过去的几年,中国AI企业做对了什么?他们又如何把握新十年的机遇?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所说的:“依托中国广泛的AI应用场景,积极推广大模型在产业领域的应用,并形成数据飞轮,让中国率先获得AI产业落地红利。”

在AI产业落地应用中跑出加速度,或许是其中关键。

大模型浪潮第二幕:应用!应用!应用!

回顾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人工智能”的表述渐次展开:从2022年的“加速发展”“培育壮大”、2023年的“取得新突破”、2024年的“深入推进”,到2025年的“持续推进”。随着时间推移,国内人工智能的竞争也从喧嚣纷乱的“百模大战”演变到大模型落地“诸神之战”。

2023年百度、阿里、腾讯等科技互联网大厂发布新一代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通义千问”“混元大模型”相继亮相,华为、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等纷纷入局,“百模大战”正式开启。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截至2024年末,我国共有309个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完成备案。

随着业界巨头投入,头部玩家凸显:既有字节、阿里这样强资源的互联网大厂,也有Kimi、Deep Seek这样独具特色的新锐势力。

“不要去卷模型了,卷应用吧”,不少中国AI企业呼吁,鼓舞大模型赛道竞争进入卷生态、拼“获客”新阶段。

这也意味着大模型浪潮的第二幕降临:不仅仅是在推理层把逻辑跑通,不仅仅是“比参数、跑得分、拼排名”,更要在应用层证明自己的价值。

以讯飞星火大模型为代表的越来越多大模型玩家已经奔赴大模型落地战,AI落地应用竞争进入白热化态势。

比如,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华为、科大讯飞共同打造的能源行业大模型——33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地震处理、地震解释、测井处理解释,为化工行业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国家电网携手百度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做好供电服务提供“超级大脑”;阿里把大模型能力嵌进了陕煤建新煤矿等十余座矿山里,提供自动处置常规风险的服务。

在这场“落地诸神之战”中,科大讯飞甩出组合拳,以“1+N模式”撕开突破口——讯飞星火大模型作为通用底座(“1”),而教育、医疗、工业等垂直赛道(“N”),将技术势能转化为商业价值。科大讯飞也交出了2024年亮眼的成绩单,在医疗、教育、国央企等大模型应用场景,接连摘得第一。

而“1”的部分持续演进。2025年1月15日,讯飞星火4.0 Turbo的底座能力再次升级,并首发讯飞星火深度推理模型X1,解决了国产算力大规模集群训练在深度思考和长思维链推理方面面临的全新挑战。3月3日,讯飞星火X1全新升级,显著提升基座模型的数学专业能力和在推理阶段的准确性。

不仅如此,讯飞星火X1的焕新也带动了讯飞晓医、星火教师助手、讯飞AI学习机等应用与产品的升级:大幅降低了医疗幻觉问题,给出了更清晰翔实的AI教学思路,还显著提升了证据审查、量刑辅助、裁判观点总结等复杂场景所需的法律推理能力。

同一个技术通过不同的方式赋能不同的场景,带动行业大模型不断优化,推动正向数据飞轮。

“1+N模式”的本质是用通用能力降低AI门槛,用专业能力突破行业壁垒。通过技术分层与生态协同,讯飞星火大模型既实现了教育、医疗等民生刚需场景的深度赋能,又为能源、制造等产业升级提供了高性价比解决方案,成为推动“AI+行业”规模化落地的核心引擎。

深度赋能国计民生领域,人工智能还能“+”些什么?

“人工智能+”,“+”的不仅是千行百业、多元场景,更是国计民生、烟火人间。

从“人工智能+教育”重构教学模式,到“人工智能+医疗”优化诊疗流程,再到“人工智能+智能终端”重塑交互体验.......市场上,一批批人工智能产品涌现,一再验证了,新技术的繁荣,是应用的繁荣。

深圳学生鑫宇借助讯飞AI学习机的编程助手,在“玩中学”掌握代码知识,实现兴趣与学业双线突破。

河南教师许一龙通过晓医APP解决高血压管理、父母饮食调理等健康问题,“先问晓医,再找医生”,成为家庭健康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无数真实的案例预示着,未来已来。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研,2024年,我国有3.5亿人表示自己听说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24.8%;有2.3亿人表示自己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16.4%。

人工智能就如同基础设施中的“新水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人工智能+”,聚焦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推动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和措施。正所谓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企之所盼、纾困解难,政策与人工智能企业相辅相成,为行业注入新的能量。

比如,在教育领域。

2025年3月5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两会“部长通道”宣布,我国将正式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标志着中国教育正式迈入AI深度赋能的新时代。

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对教育可以实现“三个赋能”,即赋能教师精准教学和减负增效、赋能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赋能教育管理者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治理。

科大讯飞发布基于“问题链”的高中数学智能教师系统,可以智能生成教学问题链,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辅助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并逐步解决问题。

内嵌了星火多模AIUI能力的讯飞AI学习机阅读伙伴即将上线,孩子们“指哪读哪”,书中的文字可以马上“变身”成个性化数字人,跃然纸上,启发孩子思考和提问。

“培养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上的新人类”,刘庆峰建议优化生均经费支出结构,为“AI+教育”提供持续经费保障,同时,系统构建AI时代的人才画像和培养体系,创新评价方法,增加AI通识课,将AI能力纳入新课标。

在过去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凡涉及医疗卫生服务部分,一直要求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改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打破传统医疗体系的物理边界,让基层百姓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而目前在AI大模型的助力之下,通过推出符合基层医生需求的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帮助基层全科医生提升问诊、诊断、用药等全系列能力,进而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

比如科大讯飞的智医助理,在全国600多个县区已经全面覆盖,进行了8亿多次辅诊,为基层医生提供了“智能工具书”。

针对医疗大模型应用中仍存在的数据安全、医学专业性及伦理风险,刘庆峰提出制定临床实践导向的技术标准与测试规范,建立第三方权威评测机制,推动医疗AI从“能用”向“可靠”跨越。

“智能终端”一词也是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既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抓手。

AI智能终端正走入千家万户,提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针对AI智能终端的补贴政策相对滞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AI智能终端覆盖度不够,刘庆峰建议,优化和丰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将包括家庭机器人、AI学习机等在内的AI智能终端全面纳入补贴范围,合理设置补贴限价,使其享受与家电同等的补贴。

随着政策精准“滴灌”,人工智能将加快走入国计民生领域,走向更加多元的产业落地场景,不仅能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更能够通过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高端高效智能经济的发展。

人工智能+出海,携手全球开发者共探大模型新机遇

大模型落地的“诸神之战”,已从国内移步国外。

中国AI企业正不断打破技术应用的地域边界,更加深度地赋能全球行业,构建产业生态。他们根据业务核心满足社会刚需,以价值创造推动社会进步,这在全球科技公司盲目扩张大模型的当下,有着不小的意义。

2024年8月份,与AI相关的APP数量再创新高,据非凡产研统计,全球规模以上AI APP产品总数达355个,其中国内达211个。

一批中国制造企业正在探索生成式AI从1到100的应用创新,在设计研发、流程管理、产品质检、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取得新进展。

传统产业中,中国传媒、医疗、金融、零售、汽车等领域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AI解决方案,正在向更加成熟更加全面的智能化模式蜕变。商汤、依图、旷视、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公司,2022年左右就已经开始部署海外市场,在东南亚、沙特等区域提供人工智能技术和解决方案。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这些企业不仅输出产品,更传递着“科技向善”的中国价值观——通过AI消除数字鸿沟、赋能国际交流。

以科大讯飞为例,2024年7月,其国际总部落地中国香港,在智慧教育、智能汽车、消费者服务等领域实现多维度突破,真正做到“让世界聆听我们的声音”。

在智慧教育方面,其全球中文学习平台覆盖191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数超1633万,日本子公司英语学习产品更实现本土全覆盖。

智能汽车领域,科大讯飞为一汽、奇瑞、大众等数十家车企提供前装产品超6000万套,智能语音方案助力上百种车型出海60余国,覆盖23种外语。

讯飞同传支撑COP28、金砖峰会等超40万场国际会议,服务4亿人次,推出多语种应用Deepting赋能跨国交流,还服务北京冬奥会、布达佩斯世锦赛等国际盛会,2024年亮相巴塞罗那MWC和迪拜Gitex展会,向全球展示AI技术实力。

2020年,讯飞开放平台国际站上线,为全球开发者提供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图文识别等人工智能服务,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海外开发者团队数已达47.4万。

同时联合匈牙利BME实验室等11家机构构建布达佩斯AI开放平台,打造欧洲多语种技术生态。

不仅是产品输出,还有技术赋能、生态构建,科大讯飞树立“中国智造”的出海标杆,成为AI全球化浪潮中的关键力量。

结语:

当全球AI竞赛步入“深水区”,"人工智能+"的战略蓝图正逐步落到实处——谁能在智慧医疗中真正缓解"看病难",谁能在教育公平里切实打破"资源墙",谁能在工业质检时精准识别0.01毫米的缺陷,谁就能在这场关乎未来的产业革命中赢得船票。当政策东风与市场浪潮共振,那些把技术扎进产业肌理、让创新照进民生痛点的企业,终将在"人工智能+"的时代答卷上,写下他们的解题范式。

    责任编辑:黄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11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34)
    发表
    热评论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机遇面前,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勇立潮头、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1天前 ∙ 安徽
    57
    回复
    举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过去一年,中国科技稳步推进,在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征途上大踏步前进,一系列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斩获重大创新和突破,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要秉持创新精神,奋发有为,为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1天前 ∙ 安徽
      53
      回复
      举报
        随着政策的精准“滴灌”,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国计民生各领域,拓展至更加多元化的产业落地场景。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应积极学习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借助这一强大工具推动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正所谓民之所望即施政所向,企之所盼即纾困之责,政策与人工智能企业相互助力,共同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能量。
        1天前 ∙ 安徽
        53
        回复
        举报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科学把握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刻理解新时代、新征程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要求,同时积极应对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我们同样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胸怀“国之大者”,明确“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抓住主要矛盾,坚守初心,顺势而为。
          1天前 ∙ 安徽
          53
          回复
          举报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要弘扬创新精神,永葆"能突破""靠自己”的创新发展自觉,主动作为、大胆突破,深入开展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让高质量发展优势更大、动力更足。
            1天前 ∙ 安徽
            53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人工智能真的太重要了希望能有更多实际应用!
              2025-03-18 ∙ 浙江
              回复
              举报
                期待AI带来更多创新!
                2025-03-18 ∙ 河北
                1
                回复
                举报
                  大企业要加油让AI更快落地实现!
                  2025-03-18 ∙ 浙江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台独”作妖,引火烧身
                    • 解放军今起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 4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
                    • 格鲁吉亚议会正式通过新《外国影响透明度法案》
                    • 宏景科技:与中国移动宁夏公司签署算力业务合同
                    • 源自西方的一个节日,在每年4月1日
                    • 杜牧的诗《清明》中“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上一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