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六年间全国脱贫八千多万,报告:一些懒汉躺在政策上不劳而获
过去六年间,全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逾八千万。2月26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作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指出,虽然贫困的绝对人口在减少,但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很重,脱贫攻坚已进入了啃硬骨头的冲刺期。
六年累计脱贫超8千万,“任务仍然很重,难度在增加”
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有1386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预计有28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
在资金扶持上,近年来,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年均增长20%以上,2018年达到1061亿元。报告显示,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年均增长30%以上,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也大幅增长,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18年已超过1000亿元。
与此同时,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成为新的重要渠道,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扶贫小额贷款不断增加,证券业、保险业、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
报告指出,2018 年,新增扶贫小额贷款1000多亿元,全国贫困县省域内流转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15万亩实现收益约500亿元,99家证券公司结对帮扶263个贫困县,扶贫专属农业保险产品达74个。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期,剩下的都是一些贫中之贫、难中之难,虽然贫困的绝对人口在减少,但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很重,难度在增加。”报告说。
截至2018年底,全国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约400个贫困县,近3万个贫困村,数量仍然不少,且尚未脱贫人口中,长期患病者、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人口比例高,且越往后比例会越高,“这部分人中很多需要依靠财政兜底才能实现稳定脱贫,保障性扶贫特别是财政兜底的压力越来越大。”
深度贫困区:有地方无机场、无高速、无铁路、无航运
与此同时,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任务重。报告指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状况虽然有了很大改观,,但仍然是脱贫攻坚战的短板、重点和难点。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突出。
具体而言,青海省15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都在20%以上,藏区深度贫困乡镇贫困发生率高达25%。四川凉山州尚有1118个贫困村未退出,彝区10县贫困发生率达19.4%。云南怒江州贫困发生率高达38.14%。
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滞后,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云南省有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困难,有4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居住在危房中,71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卫生厕。南疆地区缺地缺水缺电矛盾突出。西藏有12个县主电网未覆盖,涉及9.8万贫困人口,102个建制村不通动力电,涉及3.58万贫困人口。云南怒江州全州无机场、无高速、无铁路、无航运。甘肃省甘南、临夏两州和青海省海南、黄南、玉树、果洛四州无铁路,黄南79个行政村通村道路为砂石路,254个自然村不通公路,果洛州有近55%的行政村不通路。
同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生态制约明显,如青海省藏区、甘肃省甘南州等地由于生态保护的原因,一些扶贫项目建设用地申报、审批困难。云南省等省的“直过民族”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很多人不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社会发育程度低,社会综合治理难度大。
多地仍存“等靠要”思想,“躺在脱贫优惠政策上不劳而获”
在调研中,各地普遍反映当前的扶贫政策都是真金白银,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给的越来越多,帮的越来越实。报告认为,相比之下,如何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仍是亟需补齐的短板。
报告指出,新疆反映,有的贫困县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欠缺,仍习惯性地依赖外部扶持;山西、安徽等省反映,一些地方帮扶方式方法简单,只注重短期增收,重“帮”轻“扶”,简单给钱给物的多,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针对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对症下药、培养“造血”能力的措施少;广东反映,少数贫困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不足,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办法不多;四川反映,有的基层干部能力素质还不能适应脱贫攻坚的需要,主动担当意识不强,存在不敢干、不会干等问题。
同时,各地普遍反映,一些贫困群众主动致富意愿不强,过度依赖帮扶政策,自身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个别贫困群众甚至存在“你不帮,我不动”现象;山西、青海、西藏等省区反映,有的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旧风俗、旧习惯短期内难以改变,“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江西、青海等省反映,一些有劳动能力却不愿劳动的懒汉,躺在脱贫优惠政策上不劳而获,导致“边缘户”心理落差和抵触越来越大,在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新的干群矛盾。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