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1
广西云联合访谈间|韦丽娜代表:以“一根甘蔗”串起共同富裕链
新闻眼
2025全国两会期间,广西云-广西日报推出访谈节目《实干为要 创新为魂》,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做客访谈间,畅谈“强实干、抓创新”的决心,共话广西各地新面貌、新变化。
3月9日,节目迎来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来宾东糖集团凤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丽娜,就“如何以‘一根甘蔗’串起共同富裕链”相关话题进行访谈。



广西云-广西日报主持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糖业一线工作者,您对报告中农业领域部署有何感受?您所在的企业将如何落实这些精神推动糖业迭代升级?
韦丽娜:作为企业,我们必须用工业化、产业化思维重塑传统农业,用智能化手段打通全产业链,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重点以技术创新打通产业链堵点、以模式创新强化利益联结、以绿色循环延伸产业链,如今,一根甘蔗能产出白砂糖、赤砂糖、酵母、调味品、环保餐具、牛羊饲料、甘蔗水等30多种产品,糖蜜、蔗渣、滤泥等综合利用率达100%,真正实现“一根甘蔗吃干榨尽”。
当前,我们正与3个甘蔗种植合作社联合推广“五统一”服务(统一品种、种植、施肥、防治、收购),同步推进智能装备升级、数据贯通升级、三产融合升级,将来宾的糖业打造成全国领先的现代化产业,为蔗农带来更多的收益,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西云-广西日报主持人:糖业是典型的“工农联动”产业。除了刚才您提到的,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在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您所在的企业如何以“一根甘蔗”串起共同富裕链?
韦丽娜:作为国内最早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糖企,东糖集团始终以“一根甘蔗”为核心,通过技术迭代、链条延伸和模式创新,探索出工农互促、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具体实践体现为:
在一产上,用工业化思维重塑农业。我们将以全国领先的良种化、机械化水平赋能种植端,继续推动甘蔗种植的规模化、良种化和机械化。
在二产上,向智能制造要效益。我们依托国内最长蔗糖产业链优势,以技术创新提升附加值。如造纸技术迭代形成年产15万吨浆纸能力,助推来宾成为全国最大蔗渣环保餐具生产基地。
在三产上,挖掘“甜蜜经济”新价值。推动糖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我们将通过建设糖业博物馆、举办糖业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游客,提升糖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我们还将推动糖业与电商平台的合作,通过线上销售渠道,扩大糖制品的销售范围,提升市场占有率。

广西云-广西日报主持人:在本次全国两会报道中,我们的节目发挥广西云“三级贯通”优势,与市县融媒体中心联动,把基层的声音带来北京,与代表委员们共襄盛会。接下来,我们将连线象州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到的一位蔗农,看看他有什么问题向代表提问。
象州县石龙镇蔗农冯威:近年来,市面上的农资、人工成本持续上涨,但是甘蔗收购价格涨幅有限,请问能否进一步完善甘蔗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或者建立动态补贴机制,确保蔗农在成本上涨时获得合理收入。
韦丽娜:蔗农是整个蔗糖产业链的起点,他们的种植效率和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不仅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糖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还要确保蔗农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增收。
我们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机制,将技改增效20%利润用于反哺种植端:一是良种补贴,对桂糖42号、44号、桂柳05136号等高产高糖品种使用健康种苗每亩补贴330元,使用脱毒种苗每亩补贴600元,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二是智慧种植,在凤凰镇、大湾镇等蔗区试点推进5000亩水肥一体化蔗田,亩均增产1—2吨,200多个蔗农家庭年收入因此增加3万元;三是全程托管,150余户蔗农提供无人机统防统治服务,降低30%人工成本。
原标题:《广西云联合访谈间|韦丽娜代表:以“一根甘蔗”串起共同富裕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赛事经济火爆春日
- 中央网信办:增强网络执法震慑
- 瑞丽62所学校完成安全隐患排查

- 财政部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国债发行有关安排
- 上交所:终止对厦门市政环能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审核

- 上海市举办F1的赛车场
- 由海尔集团投资制作的国产动画片,主角是一对不同肤色的兄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