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评展丨并不仅仅是名迹,董其昌与颜真卿展的交集与比较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展览。本期评点的展览是上海博物馆的“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对比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颜真卿展览,两个展览都集结了众多经典作品,且有展品交集,但其间又各有特点;北京中间美术馆的《想象·主流价值》在中国当代文艺现状中寻找一种更具有思想深度和视野广度的实践;东京森美术馆的“六本木Crossing 2019:尝试链接”在“网红展”表现下剖析日本当下社会。本栏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dfzbyspl@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评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期:2018年12月7日-2019年3月10日
票价:免费
点评:颜真卿、董其昌两位中国艺术史甚至是历史中绕不开的人物,在东亚最有影响力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和上博几乎同期推出,展品也有所交集。从中可见两国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诠释。两大展览都以明星展品支撑,相对来说,东京有轰动性的《祭侄稿》与《五马图》,上博展览展出时期更长,也更加见出学术性与厚重感。
评星:五星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颜真卿大展”落幕不久,上海博物馆的“董其昌大展”也即将在3月10日闭幕,两展均在东亚世界引起观展热潮,“董其昌展去看了吗?”“最近东京去吗?”一时间成为了见面寒暄的话题。之所以能成为业内焦点,两个展览确有不少相似之处:
比如,以一个人为线索,讲述上下千年。其中颜真卿展展品共177件(套),出自颜真卿之手的书法碑帖27件;董其昌展展品共154件(套),出自董其昌之手的绘画书法近80件。
日本颜真卿展的副标题虽为“超越王羲之的名笔”,但策展人富田淳也直言,所谓“超越王羲之”是一种增加展览吸引力的策略,并非是展览真正要探讨的。同时书圣王羲之的出现也为呼应此前举办的王羲之大展。
褚遂良版《兰亭序》(局部),颜真卿展“颜真卿”展更确切的说是中国从甲骨文至清末书写史的回顾和梳理。涉及西周铭文、秦代石鼓、汉代碑帖、东晋《兰亭序》、隋代墓志;唐代智永、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颜真卿及其以后唐代书家张旭、怀素、柳公权等(东京国立博物馆还为他们设计了卡通形象),宋代苏黄米蔡、元代赵孟頫、明清董其昌、王铎、傅山、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等均有涉及。
颜真卿展Q版人物上博的董其昌展的大标题名为“丹青宝筏”,此名源自王鉴“跋董文敏仿米南宫山水卷”——“董巨正脉,惟思翁得传。此卷虽仿米南宫,然笔法仍归之北苑,真丹青宝筏,后学师模。”由此可见, 董其昌以他“南北宗”为线索,从他的收藏、绘画观念、绘画技法梳理。更通俗的说就是影响董其昌的和被董其昌影响的。在影响董其昌的部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董源、赵佶、郭熙、苏轼、赵孟頫、黄公望、倪瓒、王蒙等悉数登场,也以这些作品梳理董其昌推崇的南宗绘画和书画同源的理论,其中展品的选择尤其见出学术的梳理。且其中部分展品在上博展后出再到东京展出。
董其昌,《集古树石画稿》(局部),董其昌展在董其昌的部分,除了最直接看到董其昌的艺术实践、他自己所推崇的“淡”与“神”——王维笔墨的理解外,还可窥见他的交往,他从朋友伙伴处所获得的艺术启发和艺术观点的交融。董其昌之后,他的代工,以及学生王时敏的作品也一同呈现。同时八大、“四王”、恽南田、直至董其昌的家乡松江的顾绣都有涉及,从中可以看出董其昌的绘画和观念对后世的影响。同时,展览也特别辟出一个单元专门讲述“滥董”,中国画中种种作伪的伎俩和专家如何火眼辨真伪均有体现,更加见出策展的学术深度。
颜真卿《裴将军诗》(局部),颜真卿展董其昌《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局部),董其昌展可见,两个大展均是以一个人讲述上下千年,不同之处在于上博的董其昌展更多围绕董其昌,他以南北宗梳理前世及之后的绘画,他的墨迹存留于展览中他之前的书画题跋中,“董文敏”三个字也常见于他之后的书画题跋中。
而颜真卿则不然,展览并未梳理前人墨迹,他的书法是中国文字书法史、王朝兴衰史、个人生活轨迹中的水到渠成。后世对他的推崇,或是清代碑学帖学之争也是汉字发展的过程。
怀素《自叙帖》(局部),颜真卿展董其昌《临怀素自叙帖》(局部),颜真卿展此外两展均汇集各方展品,并附有多样展览图录。上博因其地理优势,既是董其昌的故乡,也是国际大都市,自身有丰富的董其昌相关书画藏品,同时向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大都会、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等国外机构,以及北京故宫、辽博、浙博、天博等国内博物馆借展文物。与东京相比,稍显遗憾处在于由于客观原因,台北故宫的董其昌书画并未能来上海展出。
董其昌《燕京八景图册》之一,董其昌展东京国立博物馆做颜真卿大展,同样基于日本对中国书法的推崇和研究。177件展品中,除了7件来自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外,其他展品均是来自日本各大博物馆和私人藏家。当然来自台北故宫的展品《祭侄文稿》《自叙帖》《褚遂良摹黄绢本兰亭序》最为重要级。展览现场《祭侄文稿》排队1小时多,走马观花15秒虽被吐槽,但观看者依旧乐此不彼。相比之下,看东京国立自家藏的李公麟的《五马图》排队的时间成本要低一些,被观众戏称为性价比最高的展品。
相比颜真卿展以书法碑帖(更主要是碑帖)为主,董其昌可谓书法绘画并重。或是相比书迹、碑帖,绘画作品(尤其是元以前的绢本绘画)更为精微,所以在上博看赵佶、看郭熙总觉得不够尽兴,比如,赵佶的《竹禽图》中麻雀腹部的丝毛肉眼很难看清。而在东京国立看《五马图》或是仇英款的《九成宫图》则无需“用力”观看。仅站在画前,李公麟在澄心堂纸上的用笔、按压、提顿、马的结构、马蹄上的微小运笔、线条的重绘、牵马人的神情均可以看清(《五马图》的精细度与上博董其昌展中仇英《朱君买驴图卷》在一个区间)。但由于研究力量相对上博稍逊,从展览的学术性呈现而言,东京显然逊于上博。
赵佶《竹禽图》,董其昌展再是展览图录,上博的董其昌展针对的专业研究者和普通观众推出1980元和98元2个版本,1980元为四大本,其中除了展品图片外,展品的题跋释文、收藏印等均有解读,完全是地地道道的一套研究资料。这套1980元的图录虽价格不菲,但在展览开幕不到一个月就已售罄。
颜真卿展的画册,为2800日币(折合170元人民币),其中收录了全部的展品,且《祭侄文稿》《自叙帖》为原大折页印刷。但对研究者而言,显然稍显单薄。
对于李公麟的《五马图》展览图录中只有小图,将在3月初发售板仓圣哲编的《李公麟<五马图>》,其中包括原大和放大版的《五马图》、板仓圣哲的论文《李公麟<五马图>的历史地位》等。售价为28000日币。
李公麟《五马图》(局部),颜真卿展颜真卿、董其昌两位中国艺术史甚至是历史中绕不开的人物,在2019年初在东亚最有影响力的东京国立和上博几乎同期推出,展品也有所交集。从中可见两国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诠释。众所周知,日本文化与唐宋时代的中国有着极大的渊源,千年之后的当下,日本对于汉文化的研究更是敬畏和精微。但无论如何,在上海和东京这两座全球化、现代感的都市,还有那么多人带着朝圣的心情与古人对话、希望去了解传统文化的广大,都是奢侈的、难得的、幸福的。(文/黄松)
地点:中间美术馆(北京)
展期:2018年11月18日-2019年3月24日
票价:10元
点评:整个展览所具有的面貌,并不是为某一类型的作品或某一段既有的文化史和艺术史圈点下注脚,而是让文化实践本身回到了起源的状态。
评星:四星
“经验贫乏——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似乎渴望新经验。不,他们试图从经验中解放出来,他们渴望一种能够纯粹明确表现他们的外在以及内在的贫乏环境,以便从中产生出真正的事物。 ”——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1933
谈论《想象·主流价值》这个具有漫长的时间跨度和错综复杂内容的展览,并非易事。我们或许可以从与自身最为临近的现实生活、经验和以及在某段时间里常常和友人谈论,却最终无果的那个寒冬,作为开端。在展览中,从长长的通道拾级而下,郝敬班的《静帧》(2018)也记录着那个时刻。她的这件作品,只是选取了众多视频素材中定格的一帧。逆光的视角,画面中央一盏冷色的灯十分晃眼,也使得狼藉的街道和匆忙的一家三口湮没在夜色中。关于那场清退事件,与2017年末互联网上喧闹的质问,仓惶的逃离不同,这件作品所在现场接触到的事件的中心是更为普遍的沉默和承受。
郝敬班《静帧》2018年,©中间美术馆此时与本雅明所面临的困境相似,不管是技术变革带来的加速感,还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现实,关于文化、经济、政治、伦理、抑或肉身,……以往的任何经验似乎都被彻底拆穿了。在社会系统中“主流价值”所对应的正是一种稳固的经验的贫乏。如何在这样的困境中重新去想象另一条线索,成为了此次展览在过往和当下,诸多因素中选择并判断的依据。
展览以1989年作为时间起点,构建叙述的框架和脉络。戴锦华、苏伟两位策展人分别从各自所熟知的领域入手,一方面是电影、电视、文学、戏剧(剧场)所构成的文化实践,他们即与“主流价值”共享着同样的实践空间,又区别于既有的文化生产和方法论。另一方面,借助前者所廓出的范畴,在不同文化领域中重新思考艺术的独立性、边界和位置;在其中,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意识与社会变革,所形成的共振延伸到家庭、情感、记忆、身体等细微之处。
展厅入口 ©中间美术馆此次展览期间,除了区分出来的七个叙述章节在展厅中展示,另外的部分“为什么是主流价值?”系列的研讨活动,以及特别项目“家政作业”邀请香港艺术家参与放映和讨论。从方法上来看,在7个章节中展览倾向于从文献(document)出发的工作方式,正是对言之凿凿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体系进行挑战。是的,“我们需要历史,但绝不是像知识花园里腐化的懒散者那样子需要” 。除了展厅中的作品,展示之外的这些活动所涉及的内容,重新梳理了80年代末以来各个领域所激荡的思潮和沉淀至今的遗产,并围绕文艺、美学、政治、知识生产等议题展开,成为与展览的话语空间相契合第二现场。正如亚努斯朝向过去和未来的两张面孔,与其说这些议题是对过去的探望,不如说始终转向赤裸裸的当代,在不同阶段内外经验的贫乏和对抗中,生成对此时此刻的想象。
展厅一层,©中间美术馆由此,《想象·主流价值》整个展览所具有的面貌,并不是为某一类型的作品或某一段既有的文化史和艺术史圈点下注脚,而是让文化实践本身回到了起源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策展从泛化的观念、媒介手段、空间与形式的简单层面跳出,而指向制度性、文化系统和认知方面的考察。同时,对于中国当代的文艺现状而言,如何建立起自身的叙事,无疑需要在现有粗鄙的历史叙述中,寻找这样一种更具有思想深度和视野广度的实践。(王子云/文)
注: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57页;引自:尼采,“对知识点利用与滥用”
六本木Crossing 2019:尝试链接(森美术馆15周年纪念展)
地点:森美术馆(东京)
展期:2019年2月9日-5月26日
票价:1800円
点评:虽贴着“网红”展的标签,但从中可以看到在新价值观产生的时代,日本社会中隐藏在数字化、萌文化之下,与原始物质不同的探索。
评星:三星半
在日本,大部分展览是允许在展厅内拍照的,但森美术馆的这个当代艺术展除外,展览多处提示观众可以拍照,并鼓励多发社交网络。忽然之间,“网红”“打卡”如同关键词般涌现。的确,森美术馆位于六本木的森塔53层,其52层是一个可以俯览东京夜景的观光层。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展览如何让“打卡”的观众满意,又包含学术价值,让专业观众不吐槽,不是易事。
如今正在展出的“六本木Crossing”是森美术馆自2004年以来举办的品牌展览,主要反映日本当代艺术现状。此次是第六回,名为“尝试链接”,在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需要链接的又是什么?也许互联网看似四通八达的“链接”只是表象,社交网络自相矛盾地创造了一个个封闭的“社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将通过他们的作品呈现各种“联系”,如连接对手、融合异质。
展览现场展览主要展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25位日本艺术家,展品涉及对人工智能的再探讨、对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反思等,当然日本也不会忽略萌的元素,这个元素从展览入口处的第一件粉红猫作品便可以感应到。同时也以猫的角度和潜伏的眼光观察社会。比如竹川宣彰的“猫奥运会:开幕式”折射的是即将举办的东京奥运会,艺术家以日常生活中猫的姿态烧制成为一件件陶艺作品,并组合成开幕式上的憨态队列,以批判当下日本对于东京奥运会的吹嘘。这是一件值得细看的作品,虽然这是一个充满视觉诱惑和当代展,但这件作品基于手作,从每一只不同造型的猫咪可以看出艺术家对事物的观察。从某种角度上讲,其中每一只猫都是一件艺术品,当它们被组合后,又产生了新的寓意。
竹川宣彰《猫奥运会:开幕式》从社会学的角度,Yuichiro Tamura的作品“MJ”的灵感来自迈克尔·杰克逊,更接近现代流行文化中的偶像崇拜。榎本耕一的绘画是一部混合而轻松的作品,也是目前当代艺术中架上绘画比较流行的“扁平化”的样式,但其中融合了神话中的历史事实和流行文化。
从科技的角度,林千歩的视频装置作品“人工爱好者和真爱”并没有直接使用最新的技术,而是描绘了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爱情故事,以敦促观众思考生活和人性的定义。平川纪道的“基准”表达了多维空间,并通过使用专有算法转换普通景观图像在数学上的思考。
林千歩《人工爱好者和真爱》再回到展览名,通过“链接”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艺术家可以呈现新的观点并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万代洋辅将垃圾非法倾倒并创造了一个神圣的物体,并以此作为主题拍摄照片。青野文昭则结合了各种过时废品(如汽车和家具),以创造出具有新生命力的雕塑。 他的修复行为创造了新的物质。
虽贴着“网红”展的标签,但本身还是有值得看的内容,也可以看到在新的价值观产生的时代,日本社会中隐藏在数字化、萌文化之下,与原始物质完全不同的探索。(文/黄松)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