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走了:一生都在追索中华文明的根脉

唐婷/“科技日报”微信号
2019-02-25 13:49
教育家 >
字号

周日的微信朋友圈里,刷屏的不只是“流量明星”,还有一位重量级学者辞世的消息。

官方发布的讣告称,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于 2019年2月24日0点11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上午8点左右,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辛德勇得知了李学勤先生仙逝的消息。整个上午都沉浸在哀思中的他理了理思绪,中午时分端坐在桌前,把还没来得及跟先生说的“心里话”写了下来。

“我从事的专业,同李学勤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距离较远,他也比我年长很多,虽然一同在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工作了十多年,但直接的接触还是非常有限的。”辛德勇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在有限的接触里,先生真学者、真性情的一面给辛德勇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真学者

如何评价一位学者?辛德勇认为,首先要看他对待学术的态度,和具体是如何来做学问的。

由于身体的原因,2017年冬天,李学勤住进了医院。在先生住院前的数月里,辛德勇曾去清华拜访过一次。当时,李学勤正趴在桌前,和几个学生一块辨认竹简上的字样。

“当下一些中青年学者,有了一定学术地位,往往就成了分包研究任务的‘老板’。李学勤先生已经年逾80,在学术界也有着很高的学术声望,仍然亲力亲为地做学问,甚至做一些很基础的研究工作,实在令人感佩。” 辛德勇说道。

回顾李学勤最后十年的学术生涯,清华简无疑其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2008年,清华大学抢救回一批走私到香港文物市场的珍贵竹简,依惯例命名为“清华简”。

据介绍,清华简是一批抄写于战国时期的竹简,总数约有2500枚。这批竹简由于很早就被随葬于地下,没有经历秦始皇焚书的劫难,因此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先秦典籍的原貌。

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10多位专家出具的《清华大学所藏竹简鉴定会鉴定意见》认为:“这批战国竹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研究这批竹简,2008年9月,清华大学成立了由李学勤带领的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从2010年开始,李学勤和他的团队大致以每年出版一辑整理报告的速度,整理公布清华简的有关内容,创造了战国竹简整理公布的新速度。

真性情

谈及李学勤,熟悉他的人都充满了敬佩之情。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在多学科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引领和推进了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古文字学等多学科的发展,被学术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刘国忠曾撰文指出,正是有这样的眼界和理论素养,李先生能够提倡“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走出疑古时代”等涉及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理论和观念上的变革,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李学勤共出版著作40多部。在这样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身上,时常流露出率真的一面。在辛德勇看来,因为学术是纯真的,所以真学者往往都会有些长不大,甚至会有些调皮。“这一点,我和业师黄永年先生接触太多太密,所以感受得最为清楚。其实,李学勤先生也是这样的真性情人”。

辛德勇刚担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时,时任历史所所长的李学勤和他有过一次谈话。谈及研究室人员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时,李学勤没有回避任何实际问题,没有一丝一毫的圆滑和世故。这是李学勤给辛德勇留下的最初印象。

后来,在一次聊天中,李学勤和辛德勇说起去医院看病的经历,当时挂了专家号也没看明白,最后是他自己给自己确定了病症。令辛德勇诧异的是,大医院的专家怎么会看不明白。李学勤指指外面的长安街马路说:“德勇啊,什么是专家?外边儿马路上的人,看我们这大楼里不也都是专家么?”

或许是一句调侃,在辛德勇看来,这是一位纯真的师长以俏皮话的形式在袒露心声。

(原题为:《那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走了,他一生都在追索中华文明的根脉》)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