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协同发展涌新潮|“邯”情脉脉 “郸”等你来 文旅迸发新活力
大名古城、广府古城等重点景区实现智慧化运行;
响堂山数字展馆等3家单位入选河北省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
全市旅游产业全要素资源挖掘整合,建设完整的线上邯郸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让京津游客在邯出行更便捷;
2024年,京津游客占比11.88%,国庆假期京津游客占比14.06%;
今年春节,邯郸文旅市场迎来“双增长”捷报——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同比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我市大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进数字文旅产业生态圈建设,带动京津游客占比显著提升,文旅消费热潮持续涌动,邯郸这座三千年古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春潮中焕发新活力。
“下车就吃上热饺子,这欢迎仪式太‘硬核’了!”1月28日,除夕,来邯郸过年的北京游客王宇刚走出高铁邯郸东站出站口,便被扑面而来的年味暖了心。站前广场上,20余名身着战国袍的舞蹈演员正随编钟乐声翩然起舞,宽袖翻飞间,“胡服骑射”“邯郸学步”等成语典故化作灵动舞姿。广场两侧,文旅志愿者将现煮的饺子盛进保温盒中,引得刚下高铁的旅客纷纷驻足。“欢迎来邯郸过年!”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笑着将饺子递给王宇,并送上一份邯郸旅游攻略。
京津冀“两小时生活圈”的加速成型,让邯郸与京津的文旅互动愈发紧密。高铁过境车次大幅增加,邯郸与京津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乘着“春节游”“文化游”的东风,京津游客纷至沓来。广府古城的夜间光影秀穿越千年,邺城遗址的建安诗会墨香悠长,响堂山石窟佛造像千年梵音回荡古城……这些深挖历史文化底蕴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成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身着战国袍的游客与实景剧演员互动合影。在馆陶粮画小镇,非遗“打铁花”的铁水金花点亮夜空,引得游客阵阵惊叹。一位唐山游客感慨:“邯郸成语典故‘演’活了,带孩子来既能玩得尽兴,又能触摸历史脉络。”
文旅市场的火热,离不开“邯”情脉脉的暖心服务。今年春节期间,我市推出了称为“三子大礼包”的特别活动,为游子、学子和孩子提供免费接送及住宿服务。除夕到正月初二,指定酒店每天提供1万间免费房间,供返乡的游子、来邯郸游玩的学生,以及携带14岁以下孩子或60岁以上老人的外地家庭使用。此外,还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主城区公交车免费乘坐,开通往广府古城、响堂山、娲皇宫等景点的免费直通车,向14岁及以下的外地游客免费开放19家A级旅游景区的首道门票。同时,市区内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停车场,以及重点文旅单位周边学校的停车位也免费对外开放。

2月14日,游客在永年区广府古城欣赏夜景。胡高雷 摄
文化赋能让古都焕发新韵。广府古城的灯光秀再现“胡服骑射”的历史场景;娲皇宫上演了“女娲赐福”系列演出;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化身历史人物亲历“负荆请罪”的经典桥段。这些传统文化与现代表演的碰撞,不仅激活了文化基因,更催生出消费新场景。天津游客结伴专程前来体验“成语寻宝”互动游戏,直言“邯郸把文化‘玩’出了新花样”。
夜幕降临,丛台公园的灯光秀映照着游人的笑脸,赵王城遗址的梅花暗香浮动。在这座见证过“胡服骑射”改革胆识的古城里,协同发展的故事正在续写新篇。当京津游客带着邯郸文创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满载而归,当社交媒体上“邯郸宝藏打卡地”话题持续升温,人们看到的不只是我市文旅市场的繁荣,更多的是共享京津冀协同发展红利的生动实践。
今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第二个十年。围绕打造京津冀联动中原的区域中心城市,我市正在朝着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消费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不断努力。邯郸文旅,将上演更加精彩的故事,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作者: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袁柯
来源:新邯郸、邯郸日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缅甸强震后
- 缅甸地震致云南瑞丽847户房屋受损
- 缅甸强震已致泰国曼谷13人遇难

- 李斌:蔚来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向全行业开放,如果想用热烈欢迎
- 缅甸强震遇难人数升至1644人

- 北斗七星属于哪个星座
-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澳大利亚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