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光明日报:我国绝大部分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齐芳/光明日报
2019-02-24 06:14
中国政库 >
字号

光明日报北京2月23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日前发布了首个“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报告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非农村人口整体好于农村人口。这一报告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未来将每两年发布一次。

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傅小兰研究员介绍,心理健康蓝皮书以最近三年的大型心理健康调查为基础,探讨了我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现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并就进一步维护和改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报告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介绍,蓝皮书显示,我国城镇人口中大多数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仅少数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2007—2008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对我国10~100岁城镇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测查,结果显示城镇人口中有11%~15%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具有轻度到中度心理问题;2%~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而2011年—2012年国民重要心理特征调查项目发现,这4年间国民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相对变化不大,但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比城市或非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一些。

报告还对不同国民群体的心理健康特点和变化趋势进行了调查。例如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的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焦虑、抑郁和孤独感得分均高于普通儿童。“但其中也有不同。比较发现,留守儿童更容易焦虑和抑郁,而流动儿童更容易产生孤独感。这提示我们,对留守儿童更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降低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对流动儿童,减少对他们的歧视、让他们在公立学校上学更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刘正奎说。

陈祉妍介绍,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对心理健康需求极大,而我国目前能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很有限。陈祉妍表示,这提示我们应该尽快制定并推广心理健康素养的评估标准及具体工具,持续监测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并通过大力支援和加强欠发达地区的心理健康科普工作,将心理健康技能培训逐步纳入大、中、小学的必修课程,鼓励工青妇、社区居委会把心理健康科普教育作为常规工作等方法,不断提高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

傅小兰表示,当前我国的心理健康工作正在从快速增长走向日益规范的新阶段,并逐渐从依赖西方的研究工具发展为结合自主研发的测量工具对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测量。她说:“对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了解是指导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基础。希望读者通过这本蓝皮书,能够更好地掌握国民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特征、群体层面与个体层面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影响等情况,也希望这本蓝皮书对国家和政府的相关工作能提供有重要意义的参考。”

(原题为《我国绝大部分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责任编辑:王晓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