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2
  • +1
    1

这三本书,让我理解中医

关注
2025-03-09 12:54
广东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我们的身体会感到越来越沉重,怎么努力都没了那股劲?

肌肉酸软、睡不好,动不动就感冒、咳嗽、人不舒服?

寒湿重,头发掉得多,越睡越累,不知养身从何养起?

每当遇到这些问题,就会胡思乱想起来,我年岁还不算老,怎么越来越差了,这么下去,身体迟早要垮。

其实真的错怪了,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大部分人缺少一套科学、高效的养身方式!

用错了传统养身知识,危害很大!

一代国学大师南怀瑾,直到看了秦伯未的中医三书,才慢慢明白了养身之道,他一直活到94高龄。

他用一生,捍卫传统养身知识的尊严。

因为如果对传统理论一无所知,用错了“养身”方法,反而损害了身体浪费了金钱和精力。

网上的各种偏方,一旦错误,很可能成为致命误区!不得不重视。

比如说食疗。

“名家”今天鼓吹枸杞,明天大赞秋葵。很多人从不知道自身体质是否适合就跟风消费。

比如说湿。脾胃不好的人若不加分辨,一味喝偏寒性的除湿茶汤,身体只会越祛越湿。

今天,特别给大家推荐一套捍卫传统养身之作,老少皆宜、简单实用、容易学习的读物——大师秦伯未的《写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

分别为:《读得懂的中医入门》《读得懂的黄帝内经》《读得懂的金匮要略》。

《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提倡生活要顺应自然运行规律,书里讲得更多的是吃、喝、穿、睡里的养身智慧,非常贴近生活。

文风轻松可爱,摒弃了人们对传统医学的“严肃”、“无趣”的刻板印象,看过的人都说,第一次发现传统医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

秦伯未是中华医学会创始人之一

曾参与创办北京中医药大学

主持并审定大学中医学科教材

活到94高龄的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汲取了秦伯未的传统养身知识。

相信读了这套《写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就足够了,肯定收获巨大!秦伯未还参照现代西医知识,经过中医临床,互相验证。

数十年临床验证的知识

贴近生活,一看就懂

确实,中医博大精深,也有很多人试图将中医经典通俗化,但是真正成功的却不多,哪怕经过注释翻译,依旧读起来如同天书。

但秦伯未先生长期研究中医经典,又有大量鲜活的临床案例,所以他的语言活泼生动,大家一看就能明白。

它是以通俗的语言呈现的,编者还在里面加入了插图,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都能读懂,并且简单明了,从不绕弯子。

女性读《写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针对状况保养五脏,40岁的女人,也能面如桃花。

中青年读《写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提早保养身体,学习按摩手法,更有精力和能量为生活奋斗。

中老年人读《写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防患于未然。不只是养身,书中还特别讲到了如何“养心、调神、养气”,每天都有好心情。

读得懂的中医入门

普通人学习中医的医学圣书

有不少中医爱好者,和中医初学者,都面对着同样的一个困惑:我想学好中医,但究竟该从读哪本书入手呢?

这套书“读得懂的中医入门”入手,讲解了中医的基本知识后,结合经典中医理论,作者由表入内,由浅如深,丝丝入扣。

秦伯未根据多年的实践,得出中医主要依据理、法、方、药四个部分,“中医入门”依次叙述中医的基本理论、生理、病因、诊法、治疗法则,以及方剂和药物的组成运用等。

“中医入门”使读者在学后对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孩子不爱吃饭、不愿意运动,到中年、老年的各种问题。

书中都通过深入浅出的病例分析,给大家讲述对应的养生之法。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随学随用。

可以这么说,这本书集中医经典之大成,读完了这本书,中医精髓,你已经了然于胸。

本书在介绍中医基本理论时,作者多会举常见实例来说明,以便让读者一边学,一边联系实际。

要学快速精准了解中医精髓,这本“中医入门”是优选之一。

书里面的许多文章,都是秦伯未发表在大众媒体上的科普文章,致力于让人人都能读得懂,少走弯路。

为了配合阅读效果,出版社也加入了许多精美绘图,以插画的形式把养生智慧都说尽了。

《读得懂的中医入门》主旨是:提倡生活要顺应自然运行规律,书里讲得更多的是吃、喝、穿、睡里的养生智慧,非常贴近生活。

读得懂的黄帝内经

人人都能用得上的养身宝典

《黄帝内经》说,人以天气之地生,四时之法成。

它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中医之始祖。也称《内经》。

无论你的文化层次如何,也无论你是否学习和了解过中医,《读得懂黄帝内经》你都能够轻松看懂。

黄帝内经中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这是什么意思呢?它就是告诉我们正气,就是人体自身抵抗的能力,倘若自己能力强,那疾病就很难侵入身体。

他还会告诉你疏通膀胱经与肩背的关系;会告诉你,养眼与养肝互为表里。

他还会教会你“望”诊方法——通过脸色看身体情况。

青黑为寒痛;色白为气虚;色黄为湿气;色红为肝火上逆,为阳明实热;色黑为水气。

他还进一步指出了色和气结合的关系,营养缺乏的人,不会有光色,疲劳过度,久病体弱的人也是。

如果你觉得最近总是容易疲劳,做事提不起劲,记忆力也衰退,工作效率低,会告诉你需要调养好自己啦。

在中医眼里,我们的脸色、舌头、手、脚,甚至梦境,都是直观的健康显示屏。

“精神内守,病从安来”,这正是秦伯未先生一直研究《黄帝内经》主张,养身贵在养心,保持心境平和。

随着这本书的出版,“秦内经”之美誉,开始在业界流传。

读得懂的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中医经典著作之一,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秦伯未先生利用毕生所学,打通中医六脉,犹如一个高明的导游,带着我们,详细为拆解这本书的精华,那些难懂深奥的专业术语,在他的点拨下,我们家能轻松的掌握要旨。

这本书前后系统连贯, 要义一目了然。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为维系。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以阴阳五行为说理工具,构成了中医的基本体系。

秦伯未密切配合临床,贴近医疗实践, 写出了这本书,《读得懂的金匮要略》能让读者轻松就能掌握精髓。

中医大师中的大师

他编写的这套书,有普世价值

千金难买好身体,养身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很多学习中医的人都是想看完后能在生活中用得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针对当时对中医的质疑,秦伯未怒了,他和四位中医大师联名写信,亲自编写了一系列的科普文章,出版了《中医入门》等。

这套书中的每个中医关键点,都经过了了秦伯未长期的临床验证,其权威科学,可靠可信。

一代国学大师南怀瑾汲取秦伯未先生的中医知识,活到了94岁。

一副好身体,胜过万贯财。强烈建议大家为家人和自己,备上这样一套养身宝典。

权威版本,有诀窍有方法

学中医原来这么简单

贵州大学出版社经过精心编辑,2024年5月隆重推出这套风靡大半个世纪,影响一代代中医学习者的经典科普权威版本。

这套书共3册,字体大而清晰,排版疏朗,高质量纸张和油墨,无异味。

大多数读者都觉得中医难懂,望而生畏,这套书特意在原著的里面,加入了些插画让读者阅读时能够放松心情,不再压抑。

而关于一些疾病状况的分类和中草医的总结,就不多加任何花哨的装饰,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一目了然,都不用做笔记,直接帮我们整理归类了。

《写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对于学习中医知识,有诀窍、有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养身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节气修真图+ 中草药导图

唐朝人陈抟精于养生,他钻研四时、节气与人体养身的关系,活到了118岁,完成了一部《二十四节气导引图》。

这幅图详细介绍了时令节气,人们应当如何养身,调节体内外,打通全身。

比如大寒,每日23时至次日3时,单腿跪坐,臀部坐脚后跟,两腿互相交换进行,左右各15次。然后,叩齿、呼吸,几十次下来,对于身体大有裨益。

这部《二十四节气导引图》每一个动作都讲解透彻,对于提高生命质量,调理身体与体内外气息。

《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里面涉及了大量的中草药,为了更好的让读者了解,我们精心制作了中草药思维导图,和24节气修真图一起赠送。

秦伯未先生的这套中医启蒙读物,加上我们赠送的双重大礼,你会发现中医养身原来这么美妙简单有趣。

原价168元的《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现在限时特惠价仅需68元,还加赠24节气修真引导图+思维导图。

原标题:《我不信中医,但这三本书可以让我去理解中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1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332)
    发表
    热评论
    这是他妈妈的教育问题,跟应试教育有关系吗?应试教育锻炼人的耐力,求知欲,永争第一的精神,有错吗?错的是家长,学生自己本身不会协调。你吃饭被噎能怪饭?
    2019-04-29 ∙ 浙江
    1
    回复
    举报
    • 溪水清青lx并不是应试教育错误,而是不全面,有更多的方面提现个人能力更加合理,本来人就有很多面。很早就讲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成绩还是最看重的,其他方面也多重视更好
      • 2019-05-05 ∙ 上海
        回复
        举报
    这篇文章说的没毛病,慈母多败儿这句话不假,所谓成为母,败也母。
    还觉得原生家庭不是问题的人估计就要吃下一个苦果咯
    2019-04-27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本文太过感性,分析太过浮泛。
      过分强调吴的学霸光环。归因直接给教育失败扣帽子。(家庭教育失败那个我认同)
      看了一圈吴谢宇的报导,他的情商可不低,人设堪称完美。而完美背后的阴暗人性才是最耐人寻味的。
      2019-04-27 ∙ 未知
      19
      回复
      举报
        处理情商的公式、法则,解决情商问题的知识绝非课本知识能代替!一而再、再而三的弑亲惨案的发生难道仅仅甩锅给家庭、家长就可以推脱责任?
        2019-04-27 ∙ 未知
        回复
        举报
          当今教育只重成绩不重心理素质,所以老师对孩子的影响远远不及家长。如果家长不能很好地引导孩子,而孩子又没有在成长中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时,悲剧可能就发生了……生活中或许遇不到,但是书本里还是不乏向善的力量的,吴母是从小就不让孩子看课外书么?还是吴谢宇自身就有不曾显露的缺陷呢?
          2019-04-27 ∙ 四川
          1
          回复
          举报
            这是一篇无病呻吟的文章
            2019-04-27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 老大这是一篇让人深刻思索的文章。
              • 2019-04-27 ∙ 山东
                回复
                举报
            高智商犯罪。我去。
            2019-04-27 ∙ 重庆
            回复
            举报
              居然还是在重庆被抓😓
              2019-04-27 ∙ 重庆
              回复
              举报
              有部日剧说得好: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了自己的财产,这是不对的!
              2019-04-27 ∙ 贵州
              回复
              举报
                但母亲很在意孩子的学习,所以母亲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麻木、冷冰的获得知识的机器。在获得知识与技能方面,孩子技压群芳;但可惜在情绪情感表达方面,孩子先天不足后天没跟上。
                2019-04-27 ∙ 四川
                回复
                举报
                  这位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之外,也压抑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2019-04-27 ∙ 四川
                  回复
                  举报
                    是啊,你说的责任,谁教给他?老师?社会?首要的可能还是父母!
                    2019-04-27 ∙ 四川
                    回复
                    举报
                      白瞎了这块臭才子。
                      2019-04-27 ∙ 辽宁
                      回复
                      举报
                        又一个学霸级迷途羔羊演化为杀人犯,而且还是对自己的单亲母亲下手,这后面的生命意识问题或者说道德意识问题非常令人关心,建议请最好的心理学专家介入以便找到我种飞蛾扑火丧心病狂行为的本源?是什么样的教唆犯罪让一个大三学生变成这样,是偶然的还是有其因果规律的必然性?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如何应对?这个个案的研究应该非常有意义!
                        2019-04-27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悲刷之後專家高談闊論教育、市民痛罵不孝之子,難道悲刷是一時上演的嗎?可憐的母子!
                          2019-04-27 ∙ 上海
                          回复
                          举报
                            每一個悲刷的背後必有形成的悲哀,只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在冷眼旁觀,由於人基本都是自私的,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裡,悲刷之後,幸災樂禍的有之,痛罵不孝之子的有之,很少有反思之根源的,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吧!實際上人生如夢!如每個人少一點自私,多一些愛心,對身邊的人有一點兒關心,但可能嗎?可憐的母子啊!
                            2019-04-27 ∙ 上海
                            回复
                            举报
                              母親的個人性格和人生經歷在特定的社會環境影響下,培養出一個在特定的環境裡性格孤僻、争強好勝的兒子,又在一個大的環境影響下,悲刷就上演了。可憐的母子啊!
                              2019-04-27 ∙ 上海
                              回复
                              举报
                                首先谁犯案,谁负责。
                                2019-04-27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教育的目的并非培养高智商的人,而是为了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健全的人格是怎样的?健全人格的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人格的正常和谐的发展,是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2019-04-27 ∙ 山西
                                  7
                                  回复
                                  举报
                                    真相大白之后,再做反思会更加深刻!
                                    2019-04-27 ∙ 上海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这是他妈妈的教育问题,跟应试教育有关系吗?应试教育锻炼人的耐力,求知欲,永争第一的精神,有错吗?错的是家长,学生自己本身不会协调。你吃饭被噎能怪饭?
                                      2019-04-29 ∙ 浙江
                                      1
                                      回复
                                      举报
                                      • 溪水清青lx并不是应试教育错误,而是不全面,有更多的方面提现个人能力更加合理,本来人就有很多面。很早就讲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成绩还是最看重的,其他方面也多重视更好
                                        • 2019-05-05 ∙ 上海
                                          回复
                                          举报
                                      这篇文章说的没毛病,慈母多败儿这句话不假,所谓成为母,败也母。
                                      还觉得原生家庭不是问题的人估计就要吃下一个苦果咯
                                      2019-04-27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本文太过感性,分析太过浮泛。
                                        过分强调吴的学霸光环。归因直接给教育失败扣帽子。(家庭教育失败那个我认同)
                                        看了一圈吴谢宇的报导,他的情商可不低,人设堪称完美。而完美背后的阴暗人性才是最耐人寻味的。
                                        2019-04-27 ∙ 未知
                                        19
                                        回复
                                        举报
                                          处理情商的公式、法则,解决情商问题的知识绝非课本知识能代替!一而再、再而三的弑亲惨案的发生难道仅仅甩锅给家庭、家长就可以推脱责任?
                                          2019-04-27 ∙ 未知
                                          回复
                                          举报
                                            当今教育只重成绩不重心理素质,所以老师对孩子的影响远远不及家长。如果家长不能很好地引导孩子,而孩子又没有在成长中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时,悲剧可能就发生了……生活中或许遇不到,但是书本里还是不乏向善的力量的,吴母是从小就不让孩子看课外书么?还是吴谢宇自身就有不曾显露的缺陷呢?
                                            2019-04-27 ∙ 四川
                                            1
                                            回复
                                            举报
                                              这是一篇无病呻吟的文章
                                              2019-04-27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 老大这是一篇让人深刻思索的文章。
                                                • 2019-04-27 ∙ 山东
                                                  回复
                                                  举报
                                              高智商犯罪。我去。
                                              2019-04-27 ∙ 重庆
                                              回复
                                              举报
                                                居然还是在重庆被抓😓
                                                2019-04-27 ∙ 重庆
                                                回复
                                                举报
                                                有部日剧说得好: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了自己的财产,这是不对的!
                                                2019-04-27 ∙ 贵州
                                                回复
                                                举报
                                                  但母亲很在意孩子的学习,所以母亲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麻木、冷冰的获得知识的机器。在获得知识与技能方面,孩子技压群芳;但可惜在情绪情感表达方面,孩子先天不足后天没跟上。
                                                  2019-04-27 ∙ 四川
                                                  回复
                                                  举报
                                                    这位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之外,也压抑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2019-04-27 ∙ 四川
                                                    回复
                                                    举报
                                                      是啊,你说的责任,谁教给他?老师?社会?首要的可能还是父母!
                                                      2019-04-27 ∙ 四川
                                                      回复
                                                      举报
                                                        白瞎了这块臭才子。
                                                        2019-04-27 ∙ 辽宁
                                                        回复
                                                        举报
                                                          又一个学霸级迷途羔羊演化为杀人犯,而且还是对自己的单亲母亲下手,这后面的生命意识问题或者说道德意识问题非常令人关心,建议请最好的心理学专家介入以便找到我种飞蛾扑火丧心病狂行为的本源?是什么样的教唆犯罪让一个大三学生变成这样,是偶然的还是有其因果规律的必然性?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如何应对?这个个案的研究应该非常有意义!
                                                          2019-04-27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悲刷之後專家高談闊論教育、市民痛罵不孝之子,難道悲刷是一時上演的嗎?可憐的母子!
                                                            2019-04-27 ∙ 上海
                                                            回复
                                                            举报
                                                              每一個悲刷的背後必有形成的悲哀,只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在冷眼旁觀,由於人基本都是自私的,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裡,悲刷之後,幸災樂禍的有之,痛罵不孝之子的有之,很少有反思之根源的,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吧!實際上人生如夢!如每個人少一點自私,多一些愛心,對身邊的人有一點兒關心,但可能嗎?可憐的母子啊!
                                                              2019-04-27 ∙ 上海
                                                              回复
                                                              举报
                                                                母親的個人性格和人生經歷在特定的社會環境影響下,培養出一個在特定的環境裡性格孤僻、争強好勝的兒子,又在一個大的環境影響下,悲刷就上演了。可憐的母子啊!
                                                                2019-04-27 ∙ 上海
                                                                回复
                                                                举报
                                                                  首先谁犯案,谁负责。
                                                                  2019-04-27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教育的目的并非培养高智商的人,而是为了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健全的人格是怎样的?健全人格的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人格的正常和谐的发展,是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2019-04-27 ∙ 山西
                                                                    7
                                                                    回复
                                                                    举报
                                                                      真相大白之后,再做反思会更加深刻!
                                                                      2019-04-27 ∙ 上海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至暗时刻?
                                                                        • 东部战区位台海中、南部组织演练
                                                                        • 俄美准备举行新一轮会谈
                                                                        • 以色列已控制加沙地带17%的土地作为“缓冲区”
                                                                        • 丁薛祥: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平稳
                                                                        • 太阳系行星中,有一颗星在傍晚被称为长庚星,清晨被称为?
                                                                        • 量子力学中,描述粒子动量与位置不能同时精确测定的原理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