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
- +1
Cell子刊:高平/张华凤团队揭示肠道细菌胆汁酸代谢与抗肿瘤免疫的关联
原创 生物世界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在肝癌进展过程中,胆汁酸代谢和抗肿瘤免疫均受到扰乱。然而,它们之间复杂的调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
2025 年 2 月 25 日,广东省人民医院高平/孙林冲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华凤团队合作,在 Cell 子刊 Cell Metabolism 上发表了题为:AKR1D1 suppresses liver cancer progression by promoting bile acid metabolism-mediated NK cell cytotoxicity 的研究论文。

异石胆酸(isolithocholic acid,iso-LCA),是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的异构体,属于次级胆汁酸的一种。这项最新研究发现,AKR1D1(醛固酮还原酶家族 1 成员 D1)的缺失通过肠道菌群失调促进异石胆酸的积累,进而损害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的细胞毒功能,导致肝细胞癌(HCC)的加速发展。
从机制上来说,AKR1D1 的缺失导致一种肠道细菌卵形拟杆菌(Bacteroidetes ovatus)的比例增加,其将鹅去氧胆酸(CDCA)分解为异石胆酸(iso-LCA)。累积的异石胆酸以磷酸化的 CREB1(p-CREB1)依赖的方式损害肝脏 NK 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保钾利尿剂螺内酯通过靶向异石胆酸(iso-LCA)介导的肿瘤免疫逃逸,显著增强抗 PD-1 抗体对肝细胞癌(HCC)进展的抑制作用。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AKR1D1 的缺失促进肝癌进展;
AKR1D1 的缺失通过增加肝脏中异石胆酸(iso-LCA)水平损害 NK 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卵形拟杆菌(Bacteroidetes ovatus)产生的异石胆酸抑制磷酸化的 CREB1 介导的 NK 细胞功能;
异石胆酸拮抗剂螺内酯可提高抗 PD-1 抗体的抗肿瘤效果。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 AKR1D1 与肝细胞癌(HCC)之间此前未被发现的联系,并表明了靶向卵形拟杆菌(Bacteroidetes ovatus)产生的异石胆酸(iso-LCA)可能是激活 NK 细胞毒作用,进而治疗肝细胞癌的一种有希望的新策略。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abstract/S1550-4131(25)00011-7

原标题:《Cell子刊:高平/张华凤团队揭示肠道细菌胆汁酸代谢与抗肿瘤免疫的关联,提出肝癌治疗新策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刀锋起舞:首先得完善法律
- 2018-11-22 ∙ 四川回复举报






- 刀锋起舞:首先得完善法律
- 2018-11-22 ∙ 四川回复举报



- 废墟中搭起生命之桥
- 第13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举行
- 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揭晓

- 赛诺菲血友病新药美国获批,系首个降低抗凝血酶的血友病疗法
- 交通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烟草及双维投资发行A股股票,募资规模不超1200亿元

-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元首政制的创立者
- 核反应中,轻核结合成较重核的过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