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的地方·招募|乐浪上海个苏州人,来搭老妖精一道白相相
Selena是嘉兴人。Selena不相信老上海南京路上那家五芳斋是苏州人开的。
这是July说的。July还说,最早这个“姑苏五芳斋”可不只是卖粽子。南京路这家是原来咸丰年间开在山西路杨家坟山的,1933年搬了过来,卖各种点心茶食。1911年《时报》刊登的《上海著名食品歌》里说,“糖芋艿吃到五芳斋”,July马上泛起了小时候姆妈烧的红糖芋艿香喷喷黏糊糊滑溜溜的记忆。
“江南四大才子” 图片来自网络这两个假装洋气用着英文名字的人,要是用各自的家乡话吵起来,估计是能互相听懂的。
July不仅找到了五芳斋,还有陆稿荐、采芝斋、天晓得、扫叶山房、老周虎臣笔墨庄、来青阁书庄、天成绸缎局、益兴记纸号、恒源祥,它们都在一本叫做《上海市行号路图录》的1947年地图集上。
这本地图集上还有申报馆和商务印书馆,不少苏州人在里面工作,名字留在了史料里。地图集上还有各色茶楼,可以在里面吃吃茶听听评弹响档。还有会乐里,脂粉飘香钗环叮当,从清末到民国,门口的名条一样鲜艳血红。
会乐里 《上海市行号路图录》1939年/1947年版这些都是解放前苏州人在上海的痕迹。July就觉得,个歇辰光伲苏州人乐浪上海真是蛮结棍。
于是她把《海上花列传》安利给了其余的妖精,还怂恿她们去听评弹,什么《玉蜻蜓》《白蛇传》,从三十年代播到现在。结果杭州人、温州人和湖北宜昌人各自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然后妖精们想着,现在上海的苏州人,都在干嘛?她们或她们的长辈什么时候来的上海?为什么觉得自己是苏州人?还说不说苏州话?“客居上海的苏州人”这个身份,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她们会不会有兴趣和老妖精一起追寻老上海苏州人和吴语的痕迹,以分享和讲述,成为《此地吴人》的一部分?
民国时期苏州评弹唱片 来源:苏州戏曲博物馆《此地吴人》是老妖精 “到此一游 Tourists Like Us” 系列的最新番。人口的迁徙和流动是人类社群古老的话题,又在当下现实中密集呈现出特有的风貌和问题。“到此一游”系列基于特定史料、个体口述、及在地参与性调研,发展出一系列以声音为基础的交互性现场作品;试图邀请观众以“游客”的身份,凝视自我在时空中的位置,并反思当代城市生活的惯性。
1938年3月8日上海南京路附近下的一场大雪 图片来自网络本期创作由苏州籍艺术家July发起和带领。项目作为第十二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你的地方”参与项目之一,从1939年初版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出发,选取其中苏州人在上海生活经营的痕迹,作为地理依托,结合鲜活的个人故事,最终呈现一个以声音为基础的城市漫游作品。
《此地吴人》不是文献剧场也不是口述史,而更像是基于史料与个人记忆的再想象。它试图打开一个历史与当下、过去与现在、想象与现实交织的空间,带着观众在上海的街区徜徉,提供一层阅读当代生活的滤镜,一个别样的视角,借此思考当下自我在时空中的位置。
倷啊来啊?
吴人召集令
对象
常居上海的苏州人(只要觉得自己是“苏州人”即可,长辈是苏州人也可),年龄不限,有兴趣向当代实验剧场项目提供自己的经验和故事。
内容
一、问卷。先填一份问卷,让我们认识一下你呗?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开问卷
二、之后我们可能会约你进行非正式面对面采访。最终呈现方式会经过艺术加工处理,并根据你的个人意愿做调整(比如匿名等)。问卷截止时间:2019年2月27日(周三)
(注:向第12届上海双年展总协调人施瀚涛致谢)
关于“你的地方”
人与地方相互发现和定义,这关乎生活之独特经验何以可能。借第12届上海双年展的契机,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共同发起上双城市项目之“你的地方”。以一本初版于1939年的上海商业地图集《上海行号路图录》为基底,向公众征集探究城市的方案。希望能通过自主调查,重新认识和表述那些与自身有关的地方,并发现和勾联起自我主体形成的线索。
《此地吴人》作为参与项目之一,将于3月8日起,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进行成果展示。而现场活动部分,将于3月9日、10日,16日、17日两个周末,在福州路西段街区开展。
关于“老妖精”
“过去、现在、未来都在我们体内。”
老妖精是一个混沌中正在形成的共同体(ensemble),使用当代实验剧场为创作媒介,击破传统剧场空间的限制,穿梭于美术馆、艺术节、日常场景与公共空间,寻找比传统戏剧舞台更独特的现场。每一位老妖精都是独立创作者,同时每一个人都笃信集体创作的特殊价值。
2018年6月,老妖精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出洞”,完成首个演出季的公开演出。《孕》、《生存者之书》和《如鱼得水》三部连续发生的现场作品,深挖三个个体的生命现场,以独特的观演体验与观众发生连结。2018年10月,“出洞”演出季受邀在乌镇国际戏剧节演出,引起广泛争议。2018年11月起,老妖精走出剧场,在上海的公共空间发起一系列游击创作,试图用沉浸式的现场,邀请观众一起反思和打破被规训的生活行径:行走,穿衣,购物,看片,社交,旅行,在日常中代谢弥新。
乌镇戏剧节老妖精“出洞”之“如鱼得水”演出现场 摄影:麻痹公司关于《此地吴人》发起艺术家
Floating Citizens剧照杨之龑(July Yang)1990年生于江苏苏州,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演出创作硕士,香港大学文学及艺术史学士,在世界各地游学及创作,涉猎导演、表演、声音、肢体、偶戏等领域。她的近期艺术实践专注于挑战个体在当代生活中的惯性,着重于协作性演出创作及集体创编。
July此前作品亦聚焦“个体漂流”与“流动身份”的主题。“Floating Citizens“(漂浮城市人)基于纪实采访资料集体创作,在伦敦 Camden Fringe 艺术节上演大获好评。“FLASHCARDS“(单词卡片)邀请西班牙当地居民,转换身份,站在当地中国移民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熟悉的环境。2019年秋她将为领军捷克先锋剧场的 Divadlo Archa (布拉格方舟剧场)带去“The Drifters“。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