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绑架风云:一场天主教与犹太教关于灵魂归属的纷争
【编者按】
近日,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布朗大学社会科学小保罗·杜比校级教授大卫·I.科策的著作《绑架风云》(The Kidnapping of Edgardo Mortara)被翻译成中文并出版。书中讲述的故事来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即犹太男孩埃德加多·莫尔塔拉6岁时被强行带走,父母营救无果,结果改宗天主教一事。没想到此事件成为了导火索,经过一系列变故,最终促成意大利这个现代国家的诞生。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为该书撰写了序言,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经授权摘发。
文明冲突,向来有之;其中,宗教之间或教派之间的冲突尤为激烈或惨烈。在人类历史上,因为宗教分歧引发的敌视,争斗和杀戮,举不胜举。
杜先菊博士的新译《绑架风云》,便是描写天主教与犹太教纷争的传奇大作。该书以十九世纪教宗国在与王权的争斗中逐渐败落,直至灭亡为历史背景,细致讲述了一个犹太男孩被暗中洗礼,强行带入天主教慕道之家,其父母为夺回孩子历尽艰辛营救而无果,最后犹太男孩心悦诚服地改宗天主教的故事。作者以宏观叙事描述了教宗与王权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般的沧桑世变、博洛尼亚犹太人的屈辱的境遇,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刻画人物和故事,尤其是犹太男孩、他的父母、教宗、主教、女仆的曲折经历,乃至生活和心理细节。整个故事曲折复杂,起伏跌宕,既真实可信,又富有传奇色彩。该书显示出高超的写作技巧,加之译者妙笔生花,读之,不由得心弦紧扣,一叹再叹,感慨万千,欲罢不能。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多出生在教宗国北部城市博洛尼亚的一个犹太家庭。这个男孩在六岁那年(一八五八年)的夏天,突然被教宗国的警察带走,从此进入一个与犹太“隔都”判然有别的天主教世界。罗马的修道院、慕道之家、教堂成为他的起居、进出之所;与天主教徒,包括主教、大主教甚至教宗这样的大人物交往,构成了他的生活世界。天主教一方为什么将埃德加多带离犹太家庭?因为一个扑朔迷离的说法称,埃德加多在很小的时候曾经接受过一个天主教女仆的洗礼,因而成了一个基督徒。天主教教士相信,犹太家庭不会培养出基督教人格,埃德加多的灵魂也无法得到拯救。小埃德加多既然已经受洗而成为基督徒,那么,理所当然要离开犹太家庭和亲属,在天主教的环境中长大成人。与此相反,埃德加多的家人,以及所有知情的犹太人都认为,犹太人的孩子在父母身边生活是天经地义的,信仰犹太教也是自然而然的,局外人不得染指。因此,埃德加多不应该被绑架而进入天主教境地。埃德加多被天主教法警带走一事,令其父母遭受失儿之痛,给这个犹太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也干预了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应该受到谴责。因此,博洛尼亚、欧洲以及远至美国的犹太舆论,一致要求教宗送还埃德加多。埃德加多的父亲摩莫洛·莫尔塔拉和母亲玛丽安娜为要回儿子想尽千方百计,历经种种挫折、磨难和屈辱。他们能够这样做,除了爱子情切,还因心中坚信:犹太人的儿子应该在犹太家庭里成长,应该成为犹太教信徒,而不应该在慕道家或修道院培养,成为天主教信徒;他的儿子埃德加多不应也不会变成天主教信徒。
油画《绑架埃德加多·莫尔塔拉》(1862年)犹太家庭和天主教教会争夺犹太男孩埃德加多,表面上看是争夺其身体所属的居所,实际上是在争夺其精神或灵魂的所属的宗教,也是在争夺其犹太人或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当然,造成这一犹太男孩绑架案的根源,是犹太教与基督教之间长期存在的分歧和仇视态度。基督教——包括天主教相信:犹太人是出卖并弑害耶稣的刽子手,已然被上帝抛弃,从而由“上帝的选民”变成了“弃民”。犹太人只有改宗基督教,才能得到最后的救赎。而按照传统的犹太教,基督教是从圣经犹太教衍生出来的异端邪说,是对犹太一神教的背叛;所谓杀死耶稣基督一说,乃是基督教对犹太人的无端诬陷;犹太人一直是“上帝的选民”,基督教则不是;耶稣是普通的犹太人,绝不是弥赛亚;基督教的“道成肉身”、“三位一体”等教义是违反理性的无稽之谈。犹太人是一个“不在万民中”的神圣民族,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都应该信守与上帝的圣约,遵守犹太教的律法,以此见证上帝的存在,做“外邦人”的光,期待未来真正的弥赛亚降临。由此可见,《绑架风云》这个故事的背后,是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不同。
在一种文明或宗教中,信仰处于结构的深层。信仰不同,人生观和生活实践必然不同。犹太教信仰超越的、无形无相的上帝,接受和奉行上帝启示的摩西律法,自诩为与上帝有约的“特选子民”。基督教信奉“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相信人有“原罪”而不能自救,因此必须信靠耶稣方能得救,即所谓“因信称义”。在生活中,基督教突出的是一个“爱”字——爱上帝,并“爱人如己”。至于教堂礼仪、教规法则、风俗习惯之不同,盖因两教之信仰有别。信仰既是宗教的根本,故不容轻易改变,因为一旦改变,该宗教的性质就变了。所以,古往今来,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是很难彼此屈就,进而达成妥协与互信的。基督教自诞生之日就想归化犹太人,而犹太人则自古及今反抗基督教,最好的时候,如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也只是“互不干涉内政”,双方并无信仰层面的妥协与融合。若问:“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答曰:信仰不同使然。
“二战”以来,基督教之新教率先沉痛反思纳粹大屠杀的悲剧,并开展与犹太人的对话,以实现犹太教与基督教以及犹太人与基督教徒关系的和解。一九六五年结束的天主教“梵二会议”通过了划时代的宣言《我们的时代》,在神学上撇清了耶稣之死与现代犹太人的关系,承认犹太人依然是“上帝的选民”,深刻反省“反犹主义”错误以及纳粹大屠杀的悲剧,并号召全世界的天主教徒与犹太人开展“兄弟般的”对话,以博得犹太人的谅解,并与之和睦相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已经大为改善,基本实现了两教信徒的相互尊重,和谐共存。然而,共存并不等于合流。及至今日,犹太教各派依旧不承认基督教的神学教义、教规和基本礼仪。“道不同不相为谋”,可共存而不相害。这可以说是目前犹太教与基督教关系的现实写照。
由此可见,不同的宗教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已经不易;若要彼此整合或融合,便有一方吃掉另一方面的危险,对此,各教无不慎之又慎。现代改革派犹太教可以接受基督教的男女同席而坐,歌咏和管风琴,但从不接受耶稣是弥赛亚之类的教义。利玛窦当年穿戴袈裟、儒袍,以示“入乡随俗”,而且以儒学术语讲解天主教,但最终还是落实在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上。他以“尊敬”诠释上坟祭祖,在天主教里可算得“冒天下之大不韪”,因而引起了教内的“公愤”。直到今天,“礼仪之争”依然存在。基督教不同支派各有成规,具体说来,大陆的天主教徒可以祭祖献祭,但不能磕头;基督教(新教)有的地方不能参加葬礼,有的则可以参加葬礼,但不能烧纸磕头。古代国人接受“胡服骑射”,目的是自我武装;今天,我们穿西服,吃西餐,说洋文,并非一定是在接受西方思想或基督教。这里面有一个文明主体性的问题。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这是一个遥远的旅程,美好的愿景。其中,“各美其美”易,是常态;“美人之美”难,但可求而得之;“美美与共”更难,可以说“难于上青天”;“世界大同”是理想,虽然遥不可期,但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心向往之可矣。
《绑架风云》中围绕埃德加多发生的故事已然成为过去,但愿类似的故事永远不再发生。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仇恨和冲突已然大大缓和,但愿不会出现反复,而且会日渐向好。然而,冷眼观之,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大致处在“各美其美”的阶段,尽管偶尔也会听到“美人之美”的声音。不过我相信:“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基督教与犹太教反目成仇太久,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该化解深层次的纷争,多多“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携手并肩走向未来了。
《绑架风云》,[美]大卫·I.科策 著, 杜先菊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九久读书人,2018年11月-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