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个明星的诞生》:生于偏见,但为何长久不衰?

阿水
2019-02-19 16:19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布莱德利·库珀饰演的摇滚明星杰克·梅恩因酒精成瘾及滥用药物进了戒毒所,他的妻子埃利(Lady Gaga饰)去看他。梅恩对埃利登台领取格莱美最佳新人奖时他的失态很抱歉,埃利安慰他:我不怪你,你只是生病了。

把自毁和成瘾归为“生病”,在《一个明星的诞生》这个经典IP的初代是行得通的,放在今天就有过分简化之嫌。

事实上这部电影中有太多基于观念和传统之处,充满象征意义和典型角色。这是经典IP的诅咒,大半个世纪(如果把1932的《好莱坞的价值》(What Price Hollywood?)也算上的话)的时光像贝壳挂满老船,令固定思维更坚固。

芭芭拉·史翠珊和克里斯·克里斯托弗森版本《一个明星的诞生》

1937年的版本中,男女主角都是好莱坞巨星的身份。1954年朱迪·加兰(Judy Garland)和詹姆斯·梅森(James Mason)的角色设置变为有天分的年轻女歌手和大明星。1976年芭芭拉·史翠珊和克里斯·克里斯托弗森的版本中,男主角的身份顺应时代地成为摇滚明星。2018年Lady Gaga和库珀的身份若与时俱进,该换上Hip-Hop或电音明星的身份。

但是它不敢。影片中的音乐现实和原声更像1990年代而不是现在。2018年不会有一个乡村摇滚明星在科切拉(Coachella)上拥有海洋般的观众,2018年的摇滚英雄已经绝迹。

《一个明星的诞生》是好莱坞音乐与电影业的嫡子。尽管在今年的奥斯卡上前途黯淡,但上映至今已收获足量讨论和票房,这个老故事的生命力依然顽强。除去好莱坞对“自己的”故事的特别亲睐,它仍能引起话题和情感共鸣的原因至少还有三个。

1

无论哪个时代,新与旧的交替总能唤起情感上的共鸣,诚挚/技巧、真实/虚假、个体生命的短暂/行业的长久与无情之间的二元对立是永恒不变的讨论对象。

布莱德利·库珀的角色杰克·梅恩,一位缓缓下沉的摇滚英雄,以独立甚至孤立的方式生存。他站在万人之上像神一样地表演,离流行工业的距离却很远。他似乎没有制作人、没有经纪人,不做采访、不上节目。

梅恩以挖掘灵魂的方式创作,“如果你不深挖灵魂,你会站不住脚”。听力衰退和耳鸣是他更严重的问题的隐喻。梅恩不惜承受听力继续损坏的代价也要在舞台的巨大噪音中表演。他要听到台下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与他们互动。这是他坚持追求的真实。

埃利上《周六夜现场》之前,他以音乐人而不是爱人的身份把毕生经验传授埃利:“你所拥有的只有你想对别人说的话,他们正在听,但不会永远聆听下去。”

他相信生命和才华一样在历史中只是白驹过隙的一瞬,属于个人的时刻很快就会过去。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诚实是保证自己不被吞没的唯一办法。

后来二人的矛盾爆发,原因就在这里。梅恩质问埃利你唱的都是什么鬼?“为什么你穿牛仔裤那么好看/为什么你在我身边扭动电臀如斯”(《Why Did You Do That?》)。言下之意,这是真实的你吗?哪怕是虚构或唱别人的歌(二人初识时埃利翻唱了《La Vie En Rose》),这样的歌背后由真实推动的部分在哪里?

得知埃利被知名经纪人雷兹(拉菲·格拉沃恩饰)相中后,梅恩的反应复杂。埃利最初理解为嫉妒,要到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将尽时,她才会了解,梅恩并非嫉妒。他恐惧的是流行音乐工业改造埃利的可能。

梅恩自己亦长期浸淫其中,但已习得用友善与合作来保护自己的生存之道。

骨子里,梅恩担心埃利与自己追求的是否是同一样东西。虽然她在二人相识的第一夜就对骚扰梅恩的人给出一记老拳,暗示埃利也是个愿意拼命保持自我的人。但回到音乐这个核心,梅恩怀疑埃利是否真的有话想讲,并且,在流行音乐体系中,她能如实地通过音乐讲出来吗?抑或她虽有才华,却只是想做一个明星?

影片中奠定梅恩摇滚明星身份的歌是硬摇滚风格的《Black Eyes》,真正属于他的主题曲则是《Maybe It's Time》。

这首经典的乡村摇滚歌曲与《Shallow》交相辉映,在过去和现在之间的深渊徘徊。

在美国,基督教信仰基础比他人所想的更深。托尼·朱特(Tony Judt)在2003年的一篇文章《海外的反美国主义》中提到,“在《新闻周刊》最近一次民意调查中,79%的美国受访者认为《圣经》中的奇迹真的发生了”。“美国总统在白宫组织查经班,在内阁会议开始前祈祷,他的欧洲盟友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奇怪且过时的举动,但他这样做正顺应了他的选民。”

《Maybe It's Time》的歌中捕捉到了这种信仰的失落——无人再在意上帝和死亡,人人都只关注眼前。

“已无人再信上帝,

而我相信祂正注视我们,

嘲讽悲悯我们的所为。”

另一厢,歌里的“我”毕竟流着美国人的血,意味着他懂得目光该永远往前看,却又忍不住惆怅。

“我庆幸自己已无法回到过去,

我欣慰那些日子已永远消散。

我欣慰那些过去的日子,消散了却美丽。

但若可以召唤过去的幽灵,

你知道我会的,

你知道我会的。”

关于新旧交替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一个明星的诞生》便可以披着娱乐业的外衣继续一代代地转世。

2

在女性文化强盛的美国(相较其它地方来说),一个女明星的诞生故事具有天生的魅力。此前版本中两位主角相识在同志酒吧,这一版中则是变装酒吧——皆是与男性主流文化抗衡的象征,未来的女性巨星诞生于此并不是随意地设置。

影片中的另一个细节,梅恩问埃利的经纪人Rez:“你为什么不穿袜子?”经纪人解释自己穿的是隐形袜,梅恩不置可否。隐含的信息是他所代表的老派/传统男性态度对娘娘腔的、遮遮掩掩的潮流的不满。言下之意,前者代表真诚,后者就是虚伪吗?

女性崛起的神话之背景,仍然是一个传统的男权社会。即使最后的结局是梅恩为成全埃利,也为保全自我而自绝,悲伤依然落在女性的身上。

影片传递出的这层讯息会引起不满,《一个明星的诞生》在奥斯卡大赛中由领跑到失去光环,这或许是个重要的原因。

这样的设置虽然“思想落后”,但还符合现实。对文艺作品要求政治正确并不是一件好事。况且,正因为符合现实,才更引起共鸣。

但埃利这个角色的设置确有严重缺陷。库珀的坠落和坚持都有连贯动机和坚实信仰支撑,埃利却没有。

她是怎么从一个不想混圈子,不想像她老爸一样幻想进入显赫生活的人,忽然间对经纪人递来的橄榄枝欣喜若狂的?

她又是怎么从一个不唱自己歌的人,变得能面对千万人去唱它们?

她为什么写歌,又为什么要当明星?

从始至终,她认同过梅恩对音乐的信念和信仰吗?

她真的理解过梅恩吗?梅恩的“堕落”对她来说只是疾病吗?抑或她这样说只是一种敷衍的安慰?

从埃利这个角色来看,女性音乐人虽耀眼,2018年的今天她们仍没有可以作为信仰的,更为坚实和深刻的内涵。

这些问题对埃利这个角色的成立非常重要,但影片未做更深入的探讨。站在这些偏见之上,《一个明星的诞生》在今天依然有讨论的价值。

3

但如果仅仅把它当作一部爱情悲剧来看,《一个明星的诞生》仍是动人的。

埃利有三首主题曲。象征她与梅恩的世界相遇的《Shallow》,共享同一种对内心的犹疑;象征旧日将逝,但将永远作为新世界的一部分继续存在的《Always Remember Us This Way》(“你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你将永不消亡”),唱的虽是爱情里的老话,但是你信吗?真正的爱情只存在于瞬间;与梅恩主题曲相呼应的《I'll Never Love Again》(“世界还在不停地转动 转动 转动/而我已止步不前”),梅恩终于把自己的彷徨传染给了埃利。

三首都是抒情情歌与原声民谣的结合,Gaga的演唱不吝在大开大合的音域跨度中宣泄情感。为什么是这种放在几十年前亦合适的曲风?显然,导演库珀和他的团队不相信Hip-Hop有这样泣血而啼的老派魅力。库珀的表演曾被指摘为耽溺,影片中的爱情又太炽热和悲伤。惯性思维中,Hip-Hop并不适合作为这种情感的载体。

又是一个好莱坞式的偏见,简单粗暴保守。《一个明星的诞生》就诞生在这些偏见中,库珀与埃利的爱情也是。但爱情和艺术能产生生于偏见却拥有独立生命力的奇迹,Lady Gaga的角色虽然在逻辑上站不住脚,却因为音乐的光芒而终于丰满。

她坚持不用录音室版本,全部采用现场同步演唱录音,使得这些歌注定将与画面交织在一起。

深夜的超市停车场上,《Shallow》副歌的灵感在她体内酝酿至冲破天灵盖的爆发。埃利在舞台上,唱到“你已成为我的一部分/你将永不消亡”时用力以食指一戳时的坚定表情。纪念梅恩音乐会的现场,她唱《I'll Never Love Again》时泫然欲泣,声音从眉心发出来时的神圣模样。

这些时刻印证了一条古老的真理:爱情与艺术能在任何不可思议的地方产生。重要的是它诞生了。

    责任编辑:陈诗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