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1

科技人物 | 诺贝尔奖的神奇呈现

2025-01-26 08:46
山东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刘卓军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尽管还有很多问题、很多挑战,智能时代正在走来,也许2024年诺贝尔奖的颁授就是一个标志。

阿尔弗雷德·B·诺贝尔一生献身科学事业,不怕失败,不断革新,通过取得的300多项专利聚集了万贯家财。他在临死前立下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1901年,在诺贝尔逝世五周年之际,首届诺贝尔奖得以颁发。其中,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Rntgen),表彰他对X射线的发现及做出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说,伦琴的发现和成就对直到今天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每个活着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受惠于伦琴的发现。

此后的100多年,诺贝尔奖每年颁发一次,逐步成为传统,在表彰全球范围内在各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过程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体现着重大价值,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时至今日共计有近千人获得了诺贝尔(各类)奖项。一定程度上,诺贝尔奖是现代人类在科学、文学、经济方面取得重大进步的进展之记录。从科技创新的角度看,诺贝尔奖的颁发不但是对以往科学、技术、工程等重大进步成就的认可和评价,也对相关的或相近的领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诺贝尔奖奖励的是人(和组织,组织是由人构成的),奖励什么人(和成就)也是由人做出选择和决定的,所以其中不可能完全排除评奖结果的主观因素。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未来AI技术在诺贝尔奖的选择和决定过程中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个值得留意和关注的问题。至少,关联地看,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让人们产生了神奇的印象。因为,这两个奖项与其说是奖励给了物理和化学,不如说是奖励给了AI专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及工程师。

202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J.Hopfield)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科学家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Hinton),以表彰他们“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该成就的实质可以看成利用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构建模型和演化规则、为今天强大的机器学习理论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是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上游”之关键内容。获奖者中的辛顿毫无争议地是计算机科学家,2018年他还因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杰出工作获得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图灵奖。

202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大卫·贝克(David Baker),以表彰其在计算蛋白质设计方面的贡献,并共同授予了Google DeepMind公司的丹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和约翰·乔普(John M.Jumper),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贡献。该奖项的颁发充分肯定了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在“下游”应用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获奖者中的哈萨比斯和乔普完全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专家,而哈萨比斯还被广泛认为是高技术产品和系统的“高级推销员”,因为他是著名企业DeepMind的创始人并长期担任首席执行官。历史上,正是哈萨比斯的关键作用才使得AlphaGo得以成功,于8年前掀开了AI程序战胜人类围棋顶尖高手的光辉一页。在此基础上,DeepMind继续扩大“战果”,把目光转向了其他领域,其中包括了开发和研制AlphaFold系列,这次获奖的重要理由就是AlphaFold2这一人工智能模型勇克预测难题解决了人类自己50年内一直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一成就对科学研究和药物开发具有的重大意义是深远的、深刻的。

这次诺贝尔奖的评定至少让人们增强了这样的感觉,科技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的发展仍然需要人类智慧所提供的科学思想和科学原理做根本指引;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评价仍然应以解决重大难题为试金石,至于是谁做的,那并不重要。

尽管还有很多问题、很多挑战,智能时代正在走来,也许2024年诺贝尔奖的颁授就是一个标志。这对相关技术的进步,相关行业的进步,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关企业的发展,都是机会,是利好。

人们习惯于用图灵测试来检验智能系统或智能体(agent)的水平。当智能系统的水平不行或超行时,就通不过测试,通过测试的情形只是智能体和人自身的水平差不多的情况。很快我们会见识到更多的通不过测试的情况,而那又进入了人类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智慧的新阶段,以达到再一次通过测试。

智能测试的周期就是“通不过—通过—新的通不过,再通过”,如此反复……

作者:刘卓军(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编辑:高谨梅

审核:何静

来源:中关村杂志

声明:文章及图片用于公益科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科普青岛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科技人物 | 诺贝尔奖的神奇呈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9)
    发表
    热评论
    不敢相信这是绣出来的啊
    2022-04-03 ∙ 未知
    回复
    举报
      感谢澎湃科普
      2022-04-03 ∙ 广东
      回复
      举报
        很绝了……
        2022-04-02 ∙ 上海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美乌新版矿产协议曝光
          • 商务部:中方将密切关注美方动向
          • 节后机酒价下降,错峰出游成趋势
          • 加密货币最大窃案,15亿美元以太币被盗
          • 深圳:近期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
          • 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
          • 高适、岑参、王昌龄是唐代哪个流派的代表人物?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