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

窗友圈|大学生不快乐图鉴

关注
2025-01-29 12:15
广东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期关于“为什么大学生越来越不快乐了”的征集,新窗报将在此分享8篇优秀来稿。

“大学生越来越不快乐了” 逐渐从疑惑式命题变为肯定式叙述。“不快乐”逐渐从一种情绪变成一种问题。面对这一命题,或乐观或伤感,都引人深思。

有些同学自嘲成为“八爪鱼”疲于奔命,心神俱疲;有些同学拿起“珍惜”作为武器,对抗名为“比较”的小偷;有些同学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追求中,被套上绳索;有些同学在后悔,有些同学在迷茫,有些同学在恐惧,有些同学在肯定……

无论如何,我们乐于倾听大家的观点,分享大家的故事。希望本期的分享能带给你新的视角。

文字整理 | 孙欣茹

排版 | 郝家旋

策划 | 新窗报报道部

审稿 | 新窗报编辑部

责编 | 崔以华 苏丽娜

指导老师 | 黎藜 陆欣

“不快乐”的花植根于迷茫的土壤

@小汪会爱上大于吗

为“学分役”就是我这两年大学生活的概括,朋友笑我一抓捕到考试、考核相关的关键词,就会精神一振。我并没有为我托底的家庭,在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对自己的就业产生了强烈的疑惑,迷茫于自己是考研、考公还是考编,而每一个大的方向下又细分了无数条路。无数个夜晚我都在想,要是我明确了自己想干什么,就不会这么累了。我被迫成为多手抓的“八爪鱼”,在教室和图书馆之间疲于奔命。而在上大学之前的十七年,高压教育下,我并没有培养自己的技能和爱好,没有找到能让我快乐的东西,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拿到好成绩,现在也是。

这就像漫长的梅雨季之后,我敲落发霉的墙皮,里面是已经被潮湿侵蚀透彻的精神小屋,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阳光,有阳光之后,这间小屋会不会变干变脆而后破碎,但我还在等雨停。

@海星

身处大学,我仿佛置身于信息的汹涌浪潮之中,在其中努力辨别,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我怀揣着理想踏入校园,可现实却如一道道难关横亘在前。我奋力拼搏,却总与心中所求失之交臂。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追求,像是两只无形的手,将我往不同方向拉扯。

社会对大学生仿佛设定了很高的标准,就业的压力压在心头。为了能在未来有立足之地,我在学业的苦海里拼命挣扎,课余时间也被各种考证和实习填满。我像一个旋转不停的陀螺,在忙碌中渐渐失去了青春应有的活力与快乐。父母那充满期望的眼神,也成了我心中难以释怀的重负,害怕自己的表现会让他们失望。

我曾无数次憧憬着,在大学这个广阔舞台上大展身手,然而自身能力的局限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社交经验,都与我心中的理想状态相去甚远。每当追求梦想的脚步受阻,那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就会让我陷入深深的失落与迷茫之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理性与感性在我内心不断地争吵。理性告诉我要遵循社会既定的规则,选择热门专业,参加各种有“用”的活动,可我的感性却在心底呐喊着对自由和热爱的渴望。我常常躺在床上,反复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这种内心的纠结与挣扎,如同绳索一般,紧紧束缚住我,而快乐离我越来越远。

怎样才能重新找回那份快乐?是依靠自律,强迫自己去努力改变?还是与自我和解,接受一切的不完美?自律或许能让我在既定的轨道上稳步前行,通过合理规划时间,认真学习生活,我能收获一些成就感。但这过程必定充满艰辛,需要我有极强的意志力去坚持。而与自我和解,听起来是那么轻松诱人,我可以放下那些过高的期望,只听从内心的声音,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可这又似乎像是在逃避现实的责任,让我在未来的道路上可能面临更多未知的风险。我在大学的不快乐,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想要找回快乐,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出口,无论是选择自律还是与自我和解,都需要我用心去感受、去尝试、去成长,才能在这漫长的大学时光里,再次拥抱那久违的快乐。

(图源网络)

@青妩

我是一个大一生,在短短一年中经历了从最紧张到最悠闲的转变。

从我摆脱高中生身份的那一刻,低气压就一直萦绕在我周围。我觉得就像一个跑百米冲刺的人到达终点后突然脱力一样,浑身提不起劲。仿佛除了考试、做题,我没有任何爱好和擅长的事情。当我处于停下来时,找不到事来转移我的注意力。其实大学课程不多,很多时间可自由支配。看着大家都在各自忙碌,我会感觉自己与周围人脱节,跟不上步伐,跟自己说那就好好努力学习。但说实话,我并不是热爱学习,积极上进的人。我跟很多人一样,荒废在手机里的虚拟世界里,我常用的也就那么两三个软件,而且也不怎么能从中感到乐趣,更多出于习惯和无聊。我的朋友一直很少,我也很i(内倾性)。按理说我应该对大学的独来独往感到习惯,但我莫名感到压抑。宿舍的人感觉怎么都混不熟,没人说话,连玩手机都不会外放声音,同学之间就更不必提。我感觉一天中开口说话好像很难超过十句,时刻都在压抑自己。

进入学校,听到很多优秀学长学姐分享,看到很多人发光发亮,同时也看到现在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有多大,做职业规划时感到非常迷茫且不知所措。身边各种人在提意见,考研、考公、直接就业等等,各种声音在脑子里打架。刚刚步入成年人的世界,感觉自己需要做的很多,但能做的很少,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心理落差和受挫。其实我知道,我感到不开心的很大原因是自己的“内心想卷,实际摆烂”。我现在最大的苦恼是,自己怎么能轻松抛下无聊且无意义的事,尝试去做,去挑战,克服惰性,也希望早日找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拨开云雾见光明。

比较是偷走幸福的小偷

(图源投稿者)

@cc66

“比较是偷走幸福的小偷。”我觉得很多的不快乐都是源自于此。我们将社会的期待和他人的优秀压在自己身上,让优绩主义裹挟着我们,我们开始在想什么才是应该做的?什么需要我去做?我们变得怀疑自己。因此,当我们把目光真正转向自己,你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尽管我们迷茫着,但我们可以为了自己而去活着,去享受世界。

人生到底是旷野还是轨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也需要自己去探索。不管怎样,我始终认为应该活在当下,多去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多愉悦自己。比如我就很喜欢美食和听音乐,这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会通过这些去释放压力愉悦自己,也享受着这样过程,不去想东想西。人生啊,就这么一回。还是对自己好点吧。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珍惜自己。

@Caravaggio

上了大学之后,我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我在做“我”自己吗?可能这听起来很奇怪,“我”不一直都是“我”吗。但我好像渐渐失去了“自我”。随波逐流,神经质地关注着自己的综测分、二课分、比赛、志愿。忙碌了很久之后,我会突然恍惚。我做过的那些,是我真的想做的吗?我不知道这些是不是对的,我不知道我想做什么,但却无数次陷入自我指责的漩涡。“你看,大家都在打比赛,你不去参加你就落后了”“你看,别人都这么优秀”“你看,ta正在准备考研,你还不努力”……网络上营造的氛围也如此,无数鲜红的数据提醒着大学生就业的严峻。

我好像被洪流推动,被无数声音裹挟着。或许,这就是我不快乐的来源吧。忙碌寻找,却忘记问问自己“这是你想做的吗”。或许我们应该停下来,或许我们应该屏蔽掉外界的嘈杂声音,听听“你”自己,在说什么。“我”可能在说:我想休息,我想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想完成好我所热爱的,我想在我擅长的领域闪闪发光……

所以,我想我们该找一次机会与自己对话。焦虑是一只怪兽,过度膨胀的话只会把本我全部吞噬。只有内心足够坚定、强大,才能和它抗衡。所以请相信“我”,请遵从自己的声音,在属于自己的时空悄然生长,不用与他人比较,只要做“你”自己,就已经是很厉害的事情了。

丰盈内心是对抗不快乐的法宝

(图源投稿者)

@邵雪

解铃还需系铃人。焦虑的内因还是“面子”文化在作祟。推文里提及的种种不开心缘由都可以归结为“我是在为别人而活”,底层逻辑是“好面子”,没有真正正视自己的内心需求,仅仅只是对身份认同的迫切渴望感到不安罢了。这种“既要又要”的患得患失的心态才是困扰每个人的“心魔”,心病还得心药医,让自己精神世界丰富起来,内心承受能力强大来,什么伤心烦恼都不是个事儿。

@霜满天

我的不快乐源于后悔,现在的我在为了过去自己的懒惰买单,总是为自己过去不够努力焦虑,为要彻底独立融入社会的未知未来茫然恐惧。但时间总推着人向前走,再不快乐再忧郁也无济于事了。现在的我为了停止这无休止的内耗,把生活和学习要处理的事情分门别类,一件件应对。最近让我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做兼职被别人肯定了工作能力,让我想起了高中政治学过的人的价值相关的课,也让我明白自己的价值被看到被肯定,就是一件让我非常快乐的事情。

(图源投稿者)

@既君

求生意志的驱动下,人就有无穷的欲望要去满足,并不会有圆满的一天,会在欲望的苦海里无尽地煎熬。要么,就是欲求不满,焦虑、很痛苦,要么,就是欲望满足了,然后陷入一种空虚感之中。比如中考、高考、考研、考公、求职、谈恋爱、结婚…… 从一个欲望的漩涡跳向了另一个欲望的漩涡,永无止境。

没有什么所谓的上岸,苦海无边,根本没有岸,有的只是在没满足这个欲求之前的那个短暂的错觉,一旦踏上了这个岸边,这个岸就后移了,你永远也不会真正地上岸。而寻求踏实的快乐的办法就是,找到一根轴,它可以是热爱的、愿意为之付出一以贯之的努力的任何事物,把控理智与感情,不在虚幻的欲望中沉沦。

感谢大家对《窗友圈》栏目的支持,二课证明将通过企业微信的方式陆续发放,请大家注意查收。我们下期再见!

原标题:《窗友圈|大学生不快乐图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3)
    发表
    已经到底了
    • 开学,准备好了吗
    • 王毅谈中方对中美关系原则立场
    • 缅甸逮捕29名涉赌涉诈人员
    • 杭州六小龙首个IPO:群核科技递表港交所,近三年毛利率超70%
    • 上交所原副总经理董国群被双开:长期借用多人证券账户炒股,违规入股多家拟上市企业
    • 哪种岩层可以找到化石?
    • 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中,“月有阴晴圆缺”的上一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