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 +1
    45

2025年会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吗?

澎湃新闻记者 喻琰
2025-01-23 16:02
来源:澎湃新闻
未来2% >
字号

“2024年是技术层出不穷的年代,全世界人形机器人厂家都在做两件事:一是洗碗,二是叠衣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近日,在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启用仪式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在演讲中表示,产业界曾预测2025年会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全球将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场景训练。但江磊认为,2025年人形机器人实现量产,并不代表人形机器人能实现规模化应用。

在过去的2024年,人形机器人已经形成了27.6亿元的产值,整个A股市场人形机器人自2024年8月开始已经上升超2倍以上,从股市来看,人形机器人给大家带来了足够的信心。江磊认为,目前在人形机器人市场上发现,机器人“跑得快”的厂家是宇树科技,“拿得准”的是EX Robots,“训的好”是马斯克的Optimus,通用化做得好的是π0通用机器人策略模型。“如果要实现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闭环,需要这四家企业实现‘四位一体’。”

江磊在演讲中保守预测,人形机器人预计在2026年会正式进入通用化产品序列,不过这一预测是基于人形机器人能否在这一年达到10万台的门槛。

江磊预测,2025年所有做硬件平台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如果没有1.2米的机器人可能会在未来三年内被淘汰;做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公司,如果不做行走大模型可能在1-3年内也会被淘汰;对于做数据集的创业公司,如果公司没有采用开源的机制可能也会在1-3年内被淘汰。

活动当天,国内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上海正式启用。据介绍,经过前期试运营,目前训练场已实现单台机器人每日采集轨迹数据500条以上,受训机器人能够完成涉及桌面整理、物品分拣、设备操作在内的多类型任务,平均执行成功率达到90%以上。预计在2025年,该训练场将收集完成1000万条高质量实体数据集,打造形成业界规模领先的异构具身数据集。

养老行业是人形机器人最为重要的场景。江磊认为,对于人形机器人进入养老行业,目前仍有安全性、情感(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对话需求)、伦理(责任归属)、老年人可承担的成本等问题需要克服,只有在实训场攻克这些技术门槛才能有望真正进入场景应用。

    责任编辑:宦艳红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45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28)
    发表
    新评论
    今天刚参观了,挺有意思
    2025-01-26 ∙ 山东
    回复
    举报
      阅读阅读
      2025-01-25 ∙ 广东
      回复
      举报
        宇树的机器狗,真不错。
        2025-01-24 ∙ 浙江
        回复
        举报
          先在老人陪伴照顾上,用起来,很不错
          2025-01-24 ∙ 上海
          回复
          举报
            先进科技
            2025-01-24 ∙ 浙江
            回复
            举报
              宇树的机器狗,真不错。
              2025-01-24 ∙ 广西
              回复
              举报
                不容易啊
                2025-01-23 ∙ 上海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 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
                  • 国台办回应美国务院更新美台关系现况
                  • 多地自然资源部门回应土地收储涉及的“企业土地成本”:包含出让金及企业投入的各项税费、利息等直接成本
                  • 加拿大官员:将对美国加征关税作出“有力回应”
                  • 国漫之光,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一;现暂列世界影史票房榜第九
                  •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哪个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