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37

俄乌输欧天然气管道——“联盟”“兄弟”情难续:欧洲传统能源供应链时代的终结?

2025-01-22 19:52
北京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俄输欧天然气管道与LNG接收码头示意图(图片来源:ENTSOG) 

2025年的开局对俄罗斯来说并不“顺心”。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当日发布声明称,因俄乌天然气过境协议已于2024年12月31日到期且乌克兰拒绝续约,自莫斯科时间2025年1月1日8时起终止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输送管道天然气。同日,乌克兰能源部对外表示,出于国家安全原因,基辅时间当日早7时乌克兰停止了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过境输送服务。相应地,Gazprom公司每年将损失近50亿美元的天然气销售收入,而乌克兰每年将损失约8亿美元的过境费。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中称,这是“莫斯科最大的失败之一”,他认为,大多数欧洲国家“已经适应”了俄罗斯管道天然气运输的终止,乌克兰希望美国增加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也曾提出过这种可能。他进一步强调,来自欧洲“真正伙伴”的天然气供应越多,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就能越快消除。

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通过6条主要管道向欧洲国家输气,自北向南分别是波罗的海海底的“北溪”(Nord Stream)管道、过境白俄罗斯和波兰的“亚马尔”(Yamal)管道、过境乌克兰的“兄弟”(Brotherhood)管道和“联盟”(Soyuz)管道(以下统称为“乌克兰管道”),以及向土耳其国内市场和东南欧输送天然气的“土耳其溪”(TurkStream)和“蓝溪”(Blue Stream)管道。截至目前,仅横跨黑海的“土耳其溪”和“蓝溪”这2条管道仍在艰难维持运转,向匈牙利、土耳其和塞尔维亚等中欧、东南欧地区客户输送天然气。受到本次“断气”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是斯洛伐克、奥地利和摩尔多瓦(含德涅斯特河沿岸),这些国家均无法通过海运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LNG)。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佐(Robert Fico)在新年致辞中表示,阻止俄罗斯管道天然气通过乌克兰运输将对欧盟所有国家产生“根本性后果”,但对俄罗斯不会产生影响。与此同时,欧洲的天然气和电力价格将上涨。斯洛伐克为应对本次天然气供应危机已与Gazprom公司签订了长期合同,采取“替代性”运输方案预计会额外花费2.2亿欧元的“过境”费。奥地利则通过实施进口替代,向意大利、德国采购天然气以保障国内能源供应,但价格上涨难以避免,或将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作为非欧盟成员国的摩尔多瓦则没有那么“幸运”,由于俄罗斯天然气断供导致该国电力供应不足,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该国已进入为期60天的冬季能源紧急状态。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研究员塔蒂亚娜·米特罗娃(Tatiana Mitrova)在接受彭博新闻社采访时表示,“管道天然气运输的终止不仅仅是供应链的调整,更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曾经苏联时期建造的天然气管道网络将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输送到欧洲,而今已不复当年之勇。”

欧盟2021-2024年各季度按照来源国统计的管道天然气供应量(图片来源:Bruegel) 

英国媒体《每日电讯报》报道称,乌克兰过境天然气管道的关闭可能导致欧洲天然气市场趋紧,供给压缩将给价格带来压力,但不会造成“灾难性的打击”。虽然俄气断供的次日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荷兰TTF天然气期货)已上涨3.7%至50.7欧元每兆瓦时,达到自202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是未来的天然气价格上涨幅度则取决于多种因素,尤其是这个寒冬之后欧洲各国地下天然气存储设施的满载程度。欧洲天然气管道设施运营商联盟(ENTSOG)的数据显示,欧洲天然气存储设施内的天然气容量已从2023年12月31日记录的86.27%降至2024年同期的70.60%。由于寒冷天气导致供暖需求大幅增加,欧洲天然气储备的消耗速度比过去7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快。欧洲国家可能需要从美国、卡塔尔等国家进口大量“昂贵”的LNG。当前,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LNG出口国和欧盟最大的LNG进口来源国。欧盟的目标是到2027年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包括天然气在内的传统化石燃料。比利时顶尖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Bruegel)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欧盟27国通过管道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数量已由2021年的1437.91亿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331.90亿立方米(其中乌克兰管道的运输量约为164.52亿立方米,占欧洲全年天然气整体供应量的5%左右)。根据彭博新闻社引述的欧盟非公开文件称,自2022年8月以来欧盟成员国的天然气消耗量与5年平均水平相比已减少18%;此外,美国预计将在未来2年内新增LNG产能,这些供应将有助于欧盟应对(潜在)天然气供应中断等极端情形。

作者:李知睿 首都师范大学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首都师范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37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0)
    发表
    已经到底了
    • 23人受审
    • 外交部回应越南改造我柏礁岛
    • 2025稳外资行动方案来了
    • 苹果发布iPhone 16e,4499元起售
    • 牧原股份声明:未收到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发出的调查通知,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 pH值为7的溶液是什么性质?
    • 指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传播资讯的新媒体,经营者多为普通网民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