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代代西工大人记忆!一把榔头的故事……

2025-01-16 17: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据说,

有一种工科男的浪漫叫“送你一把榔头”!

据说,

工科生都有的传统技艺是“做好一把榔头”!

据说,

在一代代西工大人中,

一直流传着关于“一把榔头”的故事……

没错,我就是那把“榔头”

机床作响、火光四溅、挥汗如雨但永远兴高采烈,熟悉而亲切的场景,“做榔头”已然成为西北工业大学经历过金工实习的同学们的独特记忆。

同学们在开展金工实习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从上学到工作,钉钉子、砸核桃……这把刻有专属学号的小榔头早已超越了他本身的功能,在它的身上,更多体现的是岁月的沉淀和青春的印记。

往期官微推送留言区里,小伙伴们对于榔头的感情溢于言表……

榔头,这把小小的工具,却是凝聚着车铣钳磨等最多工种的产品。加工榔头的过程,不仅能培养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对“工匠精神”的深刻体验。

作为一门理工科通识性工程实践基础课,以做“榔头”为代表的金工实习课程在国内许多高校都有几十年的历史。西北工业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起,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原机械实习工厂)就开始承担起,以培养学生机械工艺知识与材料加工操作技能为主要教学任务的金工实习课程。

我校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展出的学生工训作品

你对传统工程训练的印象是不是还停留在金工实习的小榔头,电工实习的收音机里?

如今,在西工大,工训已进入了“高阶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如今,西工大本科生的工训内容里,不再只有做“榔头”,涡轮“叶片”制造、机器人、机器鱼、无人机设计及制作等项目制课程的推出,赋予了工程训练丰富多彩、时代特色的教育内涵。

航空航天产品设计制造实践课程

机器人设计实践课程

手工木工创新设计制作课程

艺工融合工程实践训练课程

近年来,西工大教务部(工程实践训练中心)立足三航,强化特色,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完善丰富课程内容,将夯实专业基础与跨学科交叉融合同步实施,开展了以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效果为目标的实践课程改革。

搭建“基础工程”“创新工程”“综合创新”三级实践体系,逐层推进实践课程优化升级,开设“基础工程实践+项目制工程实践”系列课程,率先试点采用“叶片”作为教学载体,将金工实习训练从“榔头”加工,更新为“总师育人文化”引领、极具三航特色的综合实践项目。

叶片成品

“叶片原来是这么加工成型的?太有成就感了!”在教务部(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同学们在实践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五轴数控机床完成了涡轮叶片的精密加工。

这门涡轮叶片先进制造课程,基于数控机床、精雕雕刻机等先进设备,内容包含叶片三维设计、受力仿真分析、柔性加工工艺规划、加工工艺编制、制作夹具设计、五轴数控编程、高精度测量等10余个模块,共64课时的工程实践内容。另外,基于金属和非金属3D打印设备,工训中心还设计开发了叶片制造实践课程,同学们通过不同工艺和设备,进行叶片制造的全面实践,全面夯实工科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

《叶轮设计与多轴加工创新与实践》

《叶轮设计与多轴加工创新与实践》课程通过典型的学习项目—叶轮的设计与数控加工,使学生深入了解流体机械类产品的功能、性能、外观和设计及制造等方面知识,并能够运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工具,为此类零件开发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最终,通过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与工程实践,完成叶轮产品的试制与测试。让学生在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与制造方法。

数控加工刀路仿真

柔性加工实践

精雕雕刻涡轮叶片

《产品逆向设计与3D打印实践》

《产品逆向设计与 3D 打印实践》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从正向设计所存在的不足入手,引出逆向设计的概念。“叶片”作为该课程的实习模块之一,通过对“叶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曲面重构、数据导出/入、数据分层、工艺参数设置、3D 打印(快速成型)、模型后处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工程应用能力。

涡轮叶片三维创新设计

增材制造叶片3D打印

《金工实习-虚实融合的飞机零部件装配》

《金工实习-虚实融合的飞机零部件装配》课程内容为运动机构理论讲解及搭建、典型航空装配工艺理论讲解及实践两个部分,均采用理论+实践的模式开展教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构运动原理、机构搭接、飞机起落架运动原理、铝合金结构制孔/铆接等典型装配工艺,以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形式开展。

虚拟仿真航空发动机结构

学生整机拆装实践

“采用‘叶片’作为教学载体,有效地解决了以前在实践教学中暴露的‘教学模块独立,缺乏系统意识’‘教学载体分立,缺乏产品意识’‘检测训练不足,缺乏质量意识’三大问题。配套开设的系列课程,聚焦引导学生建立宏观上“控形”,微观上“控性”的整体意识,着力提升同学们在工程实践中的系统观、工程观、质量观。”教务部(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主任蒋建军介绍道。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教务部(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一直在变革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机遇,在机遇中寻求创新。在创新驱动与跨学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中心已相继开设VR虚拟装配、有限元仿真、增材制造、机器人技术、无人机控制、水下无人设备等特色实践项目30余项。

《无人飞行器创新设计与工程实践》

《无人飞行器创新设计与工程实践》课程包括飞行器总体设计与制作、控制分系统、能源分系统等的应用与实现,帮助学生了解无人飞行器应用情况以及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系统性的创新意识和顶层设计思维。

《海洋航行器创新设计与制作》

《海洋航行器创新设计与制作》课程以海洋航行器结构设计为核心,要求学生掌握海洋航行器结构设计及模型构建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学习 CAXA、UG 等机械制图软件;掌握海洋航行器构建的加工工艺方法与流程,包括激光切割、3D 打印、数控加工等工艺;制定海洋航行器结构设计方案,自主设计海洋航行器的整体结构及外观等。

《机器人制造系统运动控制仿真创新实践》

《机器人制造系统运动控制仿真创新实践》是智能制造大类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实践课程之一,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是学习者职业发展中第一门与工业机器人直接关联的实操类课程。

未来,教务部(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将继续围绕学校“127”近期目标举措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聚焦“总师型”人才培养核心任务,构建“工训”教学新体系,重点在中心运行机制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和教职工精神面貌提升、中心环境提升等方面发力,积极营造多学科、立体化、开放式、先进性的工程实践育人环境和氛围,全面培育引导西工大学子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亲爱的@NPUers,你曾经参与的工程实训内容是什么呢?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实习经历呢?欢迎在本条推送下留言,分享你的故事和感悟~

往 期 精 彩

原标题:《一代代西工大人记忆!一把榔头的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